客观日本

【调查】博报堂:对工作与职场满意者为少数,9国调查中日本特征明显

2025年07月18日 经济・社会

日本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针对日本、中国、印度、泰国、越南、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9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居住在日本首都圈(东京都市圈)和阪神圈(大阪神户都市圈)的受访者中,表示“对稳定的工作/职场感到满意”的比例仅为25.6%,在9国中垫底。该研究所分析认为,这是因为与其他国家相比,认为劳动环境不好的日本人更多的缘故。此外,在“家务、育儿、工作等职责由夫妻平等分担”以及“希望尽可能在休息日与家人共度时光”这两个问题上,首都圈和阪神圈居民的认同比例同样在九国中最低,反映出日本人更倾向于重视个人时间的意识变化。

title

调查目的在于了解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

6月27日公布的《日本·中国·东盟·印度九国调查 第3回“全球定点2025”》,是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联合其上海分支机构“博报堂生活综研(上海)”及东盟分支机构“博报堂生活综研(东盟)”,自2023年起每年实施的调查。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民众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前两次调查覆盖日本、中国、泰国等8国,本次(第3次)新增加了印度,共对9国15至59岁的1.3万名男女于今年1月6日至31日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受调者包括,日本首都圈和阪神圈的合计2000人;中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市合计3000人;东南亚六国各1000人;印度德里、孟买、班加罗尔三市合计2000人。各年龄段的样本量均等分配。

调查结果显示,日本首都圈和阪神圈居民对“对稳定的工作/职场感到满意”的回答比例在所有受访国家中最低,仅为25.6%的满意率,是排名最高的印尼(51.8%)的一半,也是唯一一个满意率未达30%的国家。然而,与2023年首次调查时的21.3%以及2024年第二次调查时的22.2%,此次该比例已有所上升。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对此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积极评价:“满意度逐步提升,源于在日本劳动环境流动性增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组织与机构致力于推动工作方式改革,例如引入远程办公和弹性工作制、通过数字化改善业务流程、纠正长时间劳动问题、允许从事副业以及加强反骚扰措施等。”

title

对稳定的工作与职场感到满意(摘自博报堂的调查报告《日本·中国·东盟·印度九国调查 第3回“全球定点2025”》)

重视自己的时间的倾向也开始显著

日本首都圈和阪神圈居民垫底的项目还有其他几项。“夫妻平等分担家务、育儿、工作等职责”的已婚者仅为24.1%。相比最高的泰国(71.7%)以及倒数第二的中国北上广三大城市的39.8%,不到30%的只有日本首都圈和阪神圈,而且“希望尽可能在休息日与家人共度时光”的比例为27.5%,还不到最高值菲律宾60.8%的一半。“想增加与亲密朋友相处时间”的日本人比例也以21.2%的数据位列末位。研究所对此分析道:“比起陪伴家人与朋友,日本人的意识变得更重视自己的时间。这种意识变化的要因,在于双职工家庭增加,家庭成员各自活动的情况增多,以及因数字化造成的与人始终‘在线连接’所引发的反弹效应。”

title

夫妇双方平等分担家务、育儿、工作等职责(摘自博报堂的调查报告《日本·中国·东盟·印度九国调查 第3回“全球定点2025”》)

日本与中国的类似性也存在差异

本次调查结果引人注目的是,日本首都圈、阪神圈的居民与中国北上广三市居民既显现出显著差异的一面,又呈现出意识变化某些相似的一面。比如能够明显显示出中国北上广三市居民意识变化的“是否渴望梦想”这一问题,回答渴望拥有梦想的比例高达24.1%,位居9国之首,远高于排名第2的印度(18.1%),也是唯一超过20%的国家。同时,该比例从2023年的20.2%逐年上升,变化幅度也最大,尤其引人注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首都圈和阪神圈居民对梦想的渴望则以4.8%垫底,也是唯一低于10%的国家,且从2023年的6.0%连续下降,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对于中国北上广三市居民的意识变化,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介绍了中国研究员的看法:“过去北上广的居民主要追求工作和金钱上的成功,但随着经济增长放缓,感到生活停滞并承受压力的人增加。与此同时,面向成人的烹饪、音乐、舞蹈等夜间兴趣班以及通过社交网络(SNS)提供自家作为同好聚会场所的‘家庭酒吧(Home Bar)’开始流行,从中可以窥探到三市居民在排解压力的同时,积极探索未来‘人生方向’的意识。”

title

渴望梦想(摘自博报堂的调查报告《日本·中国·东盟·印度九国调查 第3回“全球定点2025”》)

烦恼邻里关系

还有一个中国北上广3市居民回答最高、而日本首都圈和阪神圈居民回答最低的调查项目——对那些回答感到精神压力的人询问压力来源的提问。北上广3市同意“与邻里的人际关系是精神压力的原因”的达到31.4%,是唯一超过30%的群体,而且随着调查数值也在不断增加。从2023年第一次调查的21.3%开始,数值增加超出10个百分点以上的只有中国。但日本首都圈和阪神圈居民赞同该原因的仅6.7%,在所有国家中唯一低于10%这一点,与“渴望梦想”的调查结果非常相似。

对此,该研究所中国研究员的看法如下:“近年来,以小区为单位的SNS社区群组日益普及,邻里联系较以往更为紧密。通过群聊交换育婴用品、书籍等闲置品以及生活信息的做法愈发平常,但同时,邻里关系的高度可视化也导致因噪音、宠物等引发的公开对话增多,凸显出了社区紧密化带来的矛盾一面。”

title

与邻里的关系是精神压力的来源(摘自博报堂的调查报告《日本·中国·东盟·印度九国调查 第3回“全球定点2025”》)

中日大城市居民也有相似的意识

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的是回答“更注重在物质层面丰富生活”最高的也是中国北上广3市居民。尽管该比例从2023年的27.8%以来持续下降,但仍显示出物质欲望强于其他8国。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项回答上,日本首都圈和阪神圈居民与中国相似:日本以23.1%的比例排在所有国家的第二位,且高于2023年的21.9%。

中日大城市居民与其他7国民众意识显著不同的还有一项:“关注有关环境问题的信息”的比例最低者是日本首都圈和阪神圈居民,仅为9.1%;次低者是中国北上广3市居民,为10.2%。这与最高的菲律宾(38.2%)以及其他7国中最低的新加坡(19.8%)差距悬殊。中日大城市居民的该比例均低于2023年的调查结果,其中,北上广居民从2023年的21.3%大幅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显示出对环境问题关注度的急剧降温的状态。

title

关注有关环境问题的信息(摘自博报堂的调查报告《日本·中国·东盟·印度九国调查 第3回“全球定点2025”》)

对海外工作及购物兴趣淡薄

此外,还有几项调查结果也清晰体现出日本首都圈阪神圈居民及中国北上广居民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回答“对去海外工作没有抵触”的比例最低的是日本首都圈阪神圈居民的10.3%,次低则是中国北上广居民的13.7%,最高为菲律宾的50.1%。回答“渴望幸福”比例最低的是日本首都圈阪神圈居民(20.5%),次低为中国北上广居民(26.4%),最高为印尼(51.4%)。回答“想增加购物时间”的比例最低的是日本首都圈阪神圈居民(10.2%),次低为中国北上广居民(13.8%),最高为印度(40.1%)。

对于“想增加购物时间”比例最高的印度,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公开了印度研究员的观点:“在近年经济增长显著的背景下,显现出新兴国家特有的追求物质富裕的倾向。由于对家庭收入未来持续增长的预期较高,贷款消费的心理门槛较低,人们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踮脚消费’,从而推动了购买意愿的提升。”

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虽未对印度以外的国家给出分析,但从结果可以推断出“对家庭收入未来持续增长的预期”减弱的情况,不仅存在于日本大城市居民中,中国大城市居民期望值也在下降。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学记者)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相关网站】
博报堂调查报告 关于《日本·中国·东盟·印度九国调查 第3回“全球定点2025”》的实施

【相关报道】
2025年06月20日 【18岁意识调查】在全球变暖对策中自己应率先行动——日本年轻人责任感提升
2024年11月29日 【调查】博报堂:仅10.8%的受访者认为明年经济形势会好转
2024年05月08日 博报堂调查显示日本民众对气候危机认识不足,建议使用能激发共鸣的宣传方式
2023年06月09日 认为自己的环保行动不足的日本人,在亚洲8个国家中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