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式的稻作与日本社会(上)

其他  2011年11月22日  

日本式的稻作与日本社会及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看信州大学教授小泷一彦和埼玉大学讲师太田虹的解析。

主张稻作及吃大米是日本文化的特征有失偏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米是世界半数以上人口主要的热量来源,是世界各地播种面积极广,非常普及的农作物。如果说,“日本式的稻作”有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特点则是中肯、无可非议的。假如您了解了日本式稻作的特点、一定会对稻作与日本的社会及文化有诸多共同之处大为惊讶。

日本的水稻田。

日本的水稻田。

水田大约占日本耕地总面积的6成,如果按优良耕地的总面积来算大约占8成,稻作是日本耕作历史最长、最大的产业。历史上,稻作原是越南等全年气候温暖地区的农作物。日本春季的气温对水稻发育来说过冷;进入秋季又有接连不断的台风。为此,为了在短暂的夏季完成水稻的栽培,日本人经过长年研究、摸索,开发出各种不同的“日本式”栽培法。

日本的稻作是从周密护理秧苗开始的。秧苗过去是在油纸棚内,现在是在塑料棚内,通过温度管理等精心培育的。之后移栽到经过平整的稻田里,并通过保持稻田里的水位来帮助秧苗抵御春寒。

当稻秧进入成长期,则开始接受各种磨难。日本的夏季,适合水稻生长的时间很短,可以说不可能让水稻自由、舒适地成长。首先,进入初夏后,抽去稻田里的水,同时停止施肥。理由是生长期的水稻在有水、有肥和阳光充裕的环境里,将会增加“多余”的茎叶,这样的话,不仅无法抵御秋季的台风,而且由于茎叶过于粗壮而影响稻穗的发育生长。即成为“华而不实”的作物。为此,日本的水稻,由于水与肥料受到限制,稻株偏瘦,但根须茁壮。

文/小泷一彦(信州大学教授、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太田虹(埼玉大学讲师)

 

相关阅读

分享

关于作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