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北海道大学等:小行星“贝努”由具有多种起源的物质构成

2025年09月25日 海洋宇宙

北海道大学等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公布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从小行星“贝努”带回的样本分析结果。分析显示,样本中包含在太阳附近高温环境下形成的橄榄石等具有多种起源的原始物质。研究还发现,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探测器“隼鸟2号”带回的小行星“龙宫”样本与本次分析的材料存在诸多共同点。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英国科学期刊《Nature Astronomy》(电子版)上。

title

小行星“贝努”与探测器“奥西里斯-REx”的示意图(供图:NASA's Conceptual Image Lab)

“贝努”是一颗沿地球与火星之间轨道公转、直径约500米的小行星。据推测,其含有碳及有机物,且自约46亿年前太阳系诞生之时起,地表岩石等物质的性质几乎未发生改变。2020年,NASA的无人探测器“奥西里斯-REx”采集了“贝努”的样本,并于2023年成功将样本带回地球。

研究团队利用多种电子显微镜对“贝努”的样本展开分析,通过对样本的微细结构观察及质量分析等手段,推定了样本的起源。分析结果显示,除橄榄石外,还发现了太阳诞生之前已结束生命周期的恒星来源物质,以及在远离太阳的零下100摄氏度以下环境中形成的冰等也是构成“贝努”的材料。

多项研究成果此前已指出,“龙宫”可能诞生于远离太阳的地方。而“贝努”和“龙宫”一样,由具有多种起源的多种物质构成,这提示“贝努”可能也诞生于类似的地方。

今后,研究团队还将采用物质年代测定法等手段,调查构成“贝努”的母体天体的年代,以期阐明其与“龙宫”的共性,并揭示小行星的演化过程。

原文:《日本经济新闻》、2025/9/2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论文信息】
期刊:Nature Astronomy
论文:The variety and origin of materials accreted by Bennu’s parent asteroid
DOI:10.1038/s41550-025-02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