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PCH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发病于女童的、以小脑和桥脑的重度发育不全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虽然已知病因是X染色体上的CASK基因功能丧失,但小脑神经细胞死亡的详细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此外,目前尚不存在针对MICPCH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

研究示意图(供图:信州大学)
信州大学学术研究院医学系教授田渕克彦等人的研究团队发现,CASK缺失导致的小脑颗粒细胞变性是由细胞内JNK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及其伴随的氧化应激所引发。此外,在使用JNK抑制剂(JNK―IN―8)的实验中,研究团队确认了神经细胞死亡受到抑制和小鼠运动障碍得到了改善。因此,这表明JNK抑制剂可能成为MICPCH综合征中小脑变性的治疗候选药物。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期刊《Cells》上。
研究团队聚焦于由CASK缺失激活的细胞死亡信号,尝试确定治疗靶点。具体而言,研究团队在使CASK基因条件性缺失的小鼠来源小脑颗粒细胞(CG细胞)上实施R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JNK信号与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上升得到确认。通过投用JNK抑制剂,这些信号得到抑制,细胞死亡呈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减少。此外,当对CASK缺失小鼠的小脑直接投用抑制剂后,小脑结构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得到改善。
研究团队表示今后将通过更长期的安全性评估、与其他JNK抑制剂的比较及灵长类模型验证等途径,在着眼于CASK以外的遗传性小脑疾病应用的同时,探索其通往临床应用的道路。
原文:《科学新闻》
翻译:JST 客观日本编辑部
【论文信息】
期刊:Cells
论文:Jun N-Terminal Kinase Inhibitor Suppresses CASK Deficiency-Induced Cerebellar Granular Cell Death in MICPCH Syndrome Model Mice
DOI:doi.org/10.3390/cells1410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