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户大学等对黄带胡蜂(Vespula shidai)的食物进行DNA分析后发现,其食物有324种,除昆虫和蜘蛛外,还包括鸟类、哺乳类等脊椎动物。黄带胡蜂是长野县、岐阜县等地乡土料理的昆虫食品“蜂蛹”原料。这一发现印证了有胡蜂饲养经验的人士根据目击信息等持续投喂脊椎动物等的多样化食物的合理性,有望成为探索饮食文化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一项新知。

米饭上的蜂蛹。常以佃煮或炒制等方式烹饪(供图:神户大学佐贺达矢助教)
在长野、岐阜等日本中部地区,存在着以细黄胡蜂(Vespula flaviceps)等胡蜂的幼虫和蛹,以及蝗虫、水生昆虫天龙川石虫(天龙川上游流域对石蝇、石蛾、齿蛉等昆虫水生幼虫的食用总称)、蚕蛹作为蛋白质来源的饮食文化。蜂蛹作为珍馐美味也广为人知,爱好者会采集野外蜂巢,投喂食物将蜂巢养大后再食用。然而,关于胡蜂的食物,此前仅停留在从早期的调查和文学作品中知道的昆虫、蜘蛛、青蛙等,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前来食取鱼饵的黄带胡蜂工蜂(左)与蜂巢(供图:神户大学的佐贺达矢助教)
学生时代起便持续研究胡蜂的神户大学研究生院人类发展环境学研究科的佐贺达矢助教(生态学专业),在各种生物的DNA信息数据库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决定将胡蜂肠道中含有的各种生物特有DNA序列制作成“DNA 宏条形码”,读取条形码就能知道胡蜂吃下的食物。
佐贺助教等人以日本中部地区村落山林交界地带的可食用黄带胡蜂为对象,从岐阜、长野的5个野生蜂巢、7个饲养蜂巢中,分别采集了20只胡蜂和32只胡蜂幼虫进行解剖,分离出肠道内的未消化物。经过对DNA基因序列进行调查后发现,胡蜂摄取的食物多达324种,除蛾、蝽象等昆虫和蜘蛛外,还包括乌鸦同类的鸟类、哺乳类,此外还有两栖类、爬行类、鱼类。
食物种类的数量在野生蜂巢与饲养蜂巢之间大致相同,但野生蜂巢的脊椎动物检出量较多,可见它们以动物尸体为食。而在饲养的蜂巢中,作为饲料投喂的鸡、鹿、鹌鹑的DNA被高频检出。
所有蜂巢中均检测出了某种鸟类的DNA,野生和饲养的几乎所有蜂巢中均检测出了哺乳类的DNA,可见鸟类和哺乳类是黄带胡蜂的重要食物。养蜂爱好者在饲养时持续投喂鸟类、哺乳类肉类的做法,与野生胡蜂的食物选择相重合,这表明胡蜂饲养的经验性知识在科学层面上具有合理性。

将鸡肉、肝脏、鹿肉等悬挂起来作为黄带胡蜂的饲料(供图:神户大学的佐贺达矢助教)
对有饲养经验的人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29名受访者中有58%的人回答“野生蜂巢与饲养蜂巢的蜂蛹味道不同”。佐贺助教认为:“蜂蛹的味道可谓是与村落山林交界地带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生态系统紧密相连的‘环境之味’”,并表示今后还将针对季节性和地域性展开调查。
该研究由神户大学与冈山大学学术研究院环境生命自然科学学域的藤冈春菜助教共同开展,研究成果已于5月14日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Insects as Food and Feed》的电子版上。
原文:JST Science Portal 编辑部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论文信息】
期刊:Journal of Insects as Food and Feed
论文:Unraveling the dietary ecology and traditional entomophagy of Vespula shidai in Central Japan: Insights from DNA metabarcoding and local practices
DOI:10.1163/23524588-bja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