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长崎大学:5个海底塑料袋就会让小型生物无法逃脱底拖网

2025年08月21日 能源环境

长崎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当5个沉在海底的塑料袋垃圾一旦进入底拖网,就会堵塞网眼,导致小型海洋生物无法逃脱。研究团队在当地渔民的协助下,对进入底拖网的塑料垃圾及其中的生物进行了调查,明确了进入拖网的塑料袋所产生的影响。调查显示,不仅是微塑料,大型塑料垃圾同样会对海洋生物造成深刻影响。

title

在长崎市近海橘湾捕鱼的渔民。长崎市橘渔业协同组合(简称“橘渔协”)管理有约30艘底拖网渔船,其底拖网捕捞法在长崎县内最为兴盛(供图:长崎大学)

近年来,海洋垃圾问题虽然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但焦点多集中于漂浮或被冲到岸边的海洋表层垃圾,以及微塑料等碎片化垃圾,对沉积在海底垃圾的实际状况的调查相对较少。

为此,长崎大学综合生产科学域(水产学系)松下吉树教授(渔业科学)等人的研究团队,于2023年~2024年的4月~9月期间,在长崎市橘渔业协同组合旗下主要捕捞短沟对虾和比目鱼等的两艘底拖网捕捞作业渔船的协助下,回收了进入底拖网的全部海底垃圾,并调查了各种垃圾的材质和大小。

title

松下教授与研究生(照片左侧)使用可分辨塑料种类的设备对底拖网中垃圾进行检测(供图:长崎大学)

调查的结果,从塑料类来看,两年间总计有塑料袋12.29kg、容器类11.02kg、片材类6.36kg进入拖网。其他还有橡胶类和金属类也进入了网中,垃圾总重量达45.04kg,来自陆地人类活动所产生的购物袋、食品容器、农业相关材料等居多。

研究团队在详细调查进入拖网的塑料垃圾时,既发现了被袋子缠住的生物,也发现了将袋子作为栖息场所的生物。部分贝类甚至与袋子融为一体。对此,松下教授判断:“海底的塑料类等垃圾正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此外,研究人员实验性地将5个塑料袋放入底拖网中后,发现这些塑料袋堵塞了网眼,导致小型鱼类和甲壳类等无法逃脱。实验中,有四成体型足以顺利逃出网眼的须赤虾滞留网内。

此外,作为炸鱼糕原料而为人所知的发光鲷鱼,以及内海常见的颈带鲾等小型生物,也被确认无法通过网眼而滞留网内。研究人员认为,其他小型生物也可能同样遭遇被这种塑料垃圾阻挡而无法从网中逃脱的情况,警示这可能对水产资源管理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造成影响。

目前,长崎市橘渔协会回收挂在渔民网上的垃圾,并利用行政补助等进行处理。值得注意的是,与采用相同方法调查的东京湾、鹿儿岛湾及中国东海等海域相比,橘湾海域的垃圾量是最少的。

title

本次研究中进行结果对比的海域。从长崎市延伸至长崎县云仙市近海的橘湾,是这些海域中垃圾量最少的。

尽管如此,这种情况也已经对橘湾周边渔业造成了影响。松下教授表示:“在塑料垃圾变成无法回收的微塑料之前,关键在于首先不要随意丢弃,二来在于一旦发现就立即回收并处理。”未来,研究团队将针对海底塑料垃圾对珊瑚、海藻等无法自主移动的生物及植物带来的影响展开调查。

上述研究是在日本环境省及独立行政法人环境再生保全机构的环境研究综合推进经费的资助下开展,研究成果已于5月15日发表在荷兰学术期刊《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上,并于5月23日由长崎大学正式发布。

原文:JST Science Portal 编辑部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日语原文

【论文信息】
期刊: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论文:Trapped twice: Discovering the impact of marine benthic plastic debris on small organisms caught in trawl nets
URL: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5326X2500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