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东瀛育儿记】让学生亲身体会什么叫“粒粒皆辛苦”——日本中小学的“稻米教育”

2020年07月29日 中小学教育

(一) 嘀嘀盼望早日开学“种大米”

日本的“紧急事态宣言”结束后,东京横滨一带的中小学也陆续开学,家中的小学生嘀嘀变得心花怒放。新冠疫情让这个平时活蹦乱跳的小学生憋得太久,如今终于得以解放了。

看着嘀嘀快乐生动起来的表情,我知道孩子们也需要有归属感,需要有伙伴,需要在健康环境下追求知识,需要看到和伙伴们一起茁壮成长。

嘀嘀盼望开学,还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4月份开始嘀嘀就上5年级了。而5年级教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他盼望已久的“种大米”。“种大米”这个学习环节由于受时令影响,如错过了6月插秧,就有可能错过种植时机而无法得到收获。现在,嘀嘀总算能如期参加他向往了已久的“种大米”活动。

至于你问他为什么如此热衷“种大米”?只因为这个胖嘀嘀喜欢吃大米。

title

北海道利別小学的三年级学生用塑料桶种植水稻(照片:《北海道新闻》)

(二)“综合学习”课上用水桶种大米

第一次听说在日本小学里会教授“种大米”,还是在已经成为高中生的咯咯刚上5年级的时候。对于种大米,我这个来自北方的大连人实在太陌生了,除了脑补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田”画面,几乎没有什么知识了。而现在儿子说学校要教他们在水桶里面插秧种水稻,我记得自己睁大眼睛惊讶了半天。

原来,日本中小学有一个叫做“综合学习”的科目,到了小学5年级,这一科目通常都会安排学生们学习“种大米”,也就是说让孩子们学习体验春天播种、插秧到夏天育苗、护秧以及秋天收获乃至亲自品尝这整个过程。

title

山梨县南阿尔卑斯市大明小学5年级学生在JA农协指导员的带领下在水桶里种植水稻(图片:南阿尔卑斯市农协)

进入6月份,嘀嘀的学年果真开始了插秧活动。据嘀嘀说,在插秧活动开始前,作为预备知识,大家首先在“社会课”上看了一个有关大米的电视节目,从中了解了大米的周边知识。比如,大米的历史、产地和产量、相关的农药知识、品种改良、与大米相关的饮食文化、营养及成长过程等等。我想这是先让孩子们对大米有一个概况了解,然后带着一定的问题意识去参加这次种植活动。

在“社会课”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孩子们进入“综合学习课”学习插秧种水稻。这堂课上先由老师来讲述种植过程和基本操作。我查阅了一下内容,大体上先从“造田”开始。所谓“造田”,是将黑土、红土和鹿沼土三种土壤按规定比例放入事先准备的塑料桶中,然后加入鸡骨粉、鱼渣和椰子油等营养成分,孩子们用手搅拌均匀后,在桶里灌上超出土壤表面5公分左右的水,然后放10分钟左右。据嘀嘀说这个过程相当辛苦,指甲会被泥土塞得满满地,弓腰作业也会让孩子们直喊腰疼。哈哈,这也许正是这一科目对于儿童的教育目的之一,体验一下农民的辛苦。

桶中水土融合后,老师开始教大家插秧。秧苗是由当地农民事先为儿童们培育好的。据说以往也会从稻米发芽培育秧苗开始做起,但今年由于疫情关系,应该播种育苗的5月由于大家都在家中没有上学,所以上课时学校直接从专业人员那里拿来已经育好的秧苗,孩子们便从6月插秧开始学习。

title

青森县八户市下长小学的同学在水桶中种植水稻(图片:下长小学)

每个儿童能得到3组秧苗,每组5支。插秧时老师指导要注意不能过于用力,以免将秧苗根部戳伤,也不能太肤浅,以免秧苗会倒。要注意秧苗距离水桶边缘要有大约5厘米距离,否则水桶会影响根部生长。之外秧苗之间要留出7-8厘米的距离,而插秧深度据说要在食指第二关节左右。

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孩子们熙熙攘攘的劳作,现在嘀嘀和同学们的秧苗已经在校园后院的空地中茁壮成长。到9月份收割之前,这过程中要求孩子们对自己的“水桶责任田”负责,利用课余时间要去给秧苗浇灌,还要进行防虫和除草。由于这过程完全由每个人在自由时间里自觉实行,因此比较尽心的孩子秧苗长得会比较茁壮,而粗心大意照顾不周则会让秧苗枯萎。所以,这段时间嘀嘀会每天腾出课间玩耍时间去看他的宝贝秧苗,它的秧苗据说已经长到20多厘米,他还给自己的秧苗起了名字叫“奥姆斯比”,意思就是日语的“饭团子”。

前两天嘀嘀为了“奥姆斯比”的茁壮成长亲自到图书馆查了资料,查到说7月左右天气湿热,秧苗根部容易腐烂,因此最好进行一次排水,于是嘀嘀按照资料上说明的步骤,将桶中的水倒掉,等土壤表面干出裂缝,使得秧苗根部得到一定的空气和氧分,再加入高处土面2厘米左右水分。这样反复两次再恢复水分5厘米的原状。嘀嘀因为听老师说如果照料精心到位,3组秧苗到了秋天能够收到足足一小杯的大米,而照顾的好坏当然决定大米收成,为了自己能够收获更多的米粒儿,嘀嘀这段时间可真是费了不少心思。无他,只是为了收获后自己的“饭团子”能够大一点儿而已。

嘀嘀告诉我,8月上旬前后,秧苗会长出稻穗,稻穗颜色变深后会长出大米宝宝----幼穗,幼穗成长后会长成很多带着谷壳的谷穗,谷穗裂开后就会开花伸出雌蕊雄蕊。稻花据说只在上午10点前后开花3个小时,一颗谷穗大约可以开出100个左右的小花,这些开了花的稻穗其后将接受阳光照射制造养分运到稻谷中。开花大约10-15天左右,谷穗中开始积攒淀粉,这时期如果用手指捏一下谷穗,会捏出乳白色的液体淀粉。开花大约40天后,淀粉变硬成熟,谷穗上方开始逐渐变黄,成熟了的稻谷也渐渐开始弯腰,就说明可以到了收割季节了。据说这段时间,孩子们一直要去观察,然后在课堂上提交水稻成长观察日记。

9月中下旬,九成谷粒变黄就意味着可以收割了。这时候老师会带领孩子们用剪刀收割下金黄的稻谷,捆成一束束晾晒到阳光较好的教室,地上要铺上报纸,以接住被太阳晒干而掉下来的稻谷。这样晾晒大约十天左右,便可以脱谷皮了。

之后要在“综合学习”课堂上给大米脱谷,过程是将带着谷皮的谷粒装进一个磨芝麻的碗里,用棒球等在碗中不断研磨,一边磨一边将稻谷皮轻轻吹掉,就能得到脱了皮的玄米。再将玄米装入一个空瓶,用一支搓米棒深入空瓶中不断捣搓玄米,这就是将黄颜色玄米表面的薄皮搓掉变成白米的过程。

如果进行顺利,11月将迎来嘀嘀最期盼的部分,就是将孩子们自己种出来的大米在“家庭课”上进行烹饪,这时他们将学习淘米煮米饭然后将米饭制成饭团子。

现在,每天殷勤地给秧苗换水,观察秧苗成长,为秧苗锄草去虫,便是嘀嘀去学校后最要紧的一件事。暑假来临前家长还要协助买来防止鸟害和虫害的透明纱网来把秧苗围住,以免影响收成。如果培育过程有疏忽,自己种的水稻结出的大米很少,第一要面子的嘀嘀会觉得很不太光荣,第二也不够胖嘀嘀吃呢。要知道他可是个十足的小吃货。

title

茨城县境町静小学的同学在收割水桶中培育的稻子(图片:静小学)

(三) 日本中小学教育中的“水田稻作学习”

事实上利用“综合学习课”开展学习“水田稻作”收获大米,这在日本是一种很普遍的教学。日本文部科学省鼓励和推广各学校开展此类相关活动,还在官方网站上介绍了一些地区的模范事例。有的学校带领儿童到当地农民水田中参加真正的“水田稻作”,不仅参加插秧,而且还体验在水田中奔跑等亲近大自然活动。通过实际参加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体验劳动辛苦,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情感,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关的劳动知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在种植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还能够培养主动调查原因解决问题的独立精神。另外通过参加水稻种植活动,孩子们还可以得到与当地农民进行交流的机会,体验当地人们对学校教育的支持,感受到人心的温暖和魅力,从而生发一种感恩之心。

title

筑波大学附属驹场中学的学生在试验田里插秧

而其中东京最著名的筑波大学附属驹场中学种植水稻的传统也是相当有特色。筑驹中学是一所创立于1947年的六年一贯制名门男校。每个学年虽只有160名学生,而每年东京大学合格者数就有100多名,据说该校2019年东大合格者数竟达119人。就是这样一所高考成绩优秀的学校,初一和高一学生也会在每年春季5、6月开始利用宝贵学习时间开展稻作学习课。

该校由于是东京大学农学专业的前身,因此拥有自己的水稻田。从每年4月下旬苗床播种育苗到5月中旬田间施肥、除草、耕地,到6月上旬开展插秧讲习会、进行稻田插秧,再到暑假期间两次锄草作业,一直到10月收割、晾晒、再用学校的脱谷机制成玄米。整个过程都由学生们亲力亲为,而且学校要求大家尽量不使用先进的农机具。经过一番辛苦劳作,最后收获的大米会在每年入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制成“红豆米饭”来表示庆祝和喜悦,由学生们亲自品尝。这项活动据说是该校建校以来一直保持下来的一项传统。

这所学校还有个规矩,即使水田作业搞得学生们浑身泥泞,但也要求从稻田和学校往返之间不得将马路弄脏。此外,还有一个规矩,每次参加稻田作业,老师会向学生们强调一件事,就是“水稻是主角,学生是配角”。

这所名校的学生们未来将考入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名门,他们从事的将不一定是稻农工作,但学校希望他们通过劳动了解其中苦乐,也了解人类永远不应该将自己超越于自然之上。

(四) 感触良多

写这篇文章,我自身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原来每天吃的大米是经过这样的过程培养出来,这个中有如此多的学问和奥妙。而最让我有所感触的还是日本的这种教学方式。通过一个主题“大米”,既能让孩子们在“社会课”上进行相关知识的理性学习,又能在“综合学习课”上体验到实际劳动经验和得到感性体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日记和学习发表等又能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人前发表能力,遇到培育问题也能培养大家调查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在最后的“家庭课”上有机会用自己收获的大米,学习烹饪等实际生活本领,体验收获的幸福和喜悦。这种横向结合的教学方式,实在是一举多得,富有成效。

相信通过这个学习过程,每个儿童除了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以外,一定同时获得了包括劳动的辛苦和快乐,收获的喜悦,品尝的幸福、对周围人的感恩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等等各种感受,也一定切身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贴切和深奥。

我家的胖嘀嘀,每天都在祈祷自己能收获到更多米粒儿,做一个大大的“饭团子”。这个贪心的小家伙,我想他也会通过实际体验意识到,要想得到更多的收获,一定要有更多的付出。而这些道理,都只能通过劳动和体验达到意会而无法言传。

搁笔于2020年7月27日
文:王景贤
编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