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日本学者在中国】开辟新天地——在杭州成立研究室

2020年01月10日 人物往来

更多请看:【日本学者在中国】专集

我在美国做了4年多博士后之后,于2012年夏季前后开始寻找独立PI(研究室运营代表)的工作。但在日本能获得这种职位的全都要毕业于东京大学或麻省理工学院(MIT)等超有名大学的人,而且要在《自然》等超有名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才行,对于一样也不沾边的我来说,找这类工作非常困难。

不过,我在范德堡大学时认识的一位在隔壁研究室担任教授的美籍华人Anna W. Roe老师向我发出邀请说:“近期中国的大学要成立研究灵长类动物的系统神经科学研究所(我被邀请出任所长),需要招聘15名左右的PI,你不申请一下试试?”,于是我便申请了浙江大学的这个职位并被录用了。据说录取理由不光是因为我的研究成果,还评价了我平时对待研究的认真程度、提案水平以及策划实施论文讨论会等活动的能力。

日本学者在中国 开辟新天地——在杭州成立研究室

照片1:我和我的办公桌。根据自己的爱好,用热带鱼和观叶植物等温馨地装饰了办公室(当然是自费购置)。

对于“人类与其他动物有何区别,这些区别又是如何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这个题目,我从研究生时代开始就一直想找到自己的答案。目前正根据以下假设推进2、3个研究项目,即“丘脑发出的某种信号可能在形成灵长类动物特有的大脑皮层区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我的研究室有5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和1名秘书。

日本学者在中国 开辟新天地——在杭州成立研究室

照片2:研究生正在实验室里学习如何制作组织染色用的缓冲液。

大学分配了3个16平米的房间作为我们的专用实验空间,还另外给我分了一间办公室,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多个公共实验室开展研究。学生和秘书与其他研究室成员在一间大屋子里,均有自己的办公桌。

日本学者在中国 开辟新天地——在杭州成立研究室

照片3:与研究生分享蛋糕。大学每年会在教职员工过生日当月发放蛋糕优惠券。

我的专业是比较神经解剖学,因此会使用多种实验动物,包括恒河猴、松鼠猴、狨猴和大鼠。主要实验设备有磁密度为7特斯拉的MRI扫描仪、内源光学成像设备、双光子显微镜、电生理记录设备及自动化荧光显微镜等最新设备,研究所充分体现了Anna所长的专业,尤其灵长类动物脑功能成像方面比较突出。

对于我以前呆过的基础生物学研究所等日本的很多研究所,我的主要印象是:“使用相似实验技术的不同领域的人聚集在一起”,但在这边的感觉是“在相似的研究领域使用不同实验技术的人聚集在一起”,能够相互弥补技术不足的联合研究基本在所内就能完成,非常便利。

与日本相比,在中国运营研究室的优点除了人工费及中国制造的产品便宜、资金充裕等之外,应该还包括国家政策“干脆利落”。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实施评价时大多都针对发表的论文数量、影响因子(表示各科学期刊的办刊水平的指标)及被引次数等‘数字’,“将来有什么用”以及“是否在开展符合研究所方针的活动”等方面基本评价不会出问题。

以前日本的研究人员采用的是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雇佣制,但进入1990年代后,日本推进了很多具有竞争机制的基础研究。2004年实施国立大学的独立法人化改革后,“立竿见影的研究”和“能应用于医疗和产业的研究”受到推崇,资金和职位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导致年轻人明显变得“不愿意做研究”。而最近又开始叫喊“不立即出成果的研究”和“不知道是否有用的研究”的重要性,要求“重新审视影响因子至上主义”等,日本的研究环境似乎每隔10-15年就动荡一次。

但中国始终追求影响因子,从中可以窥见中国想通过数字在国际社会上占优势地位的政治意图,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或许正是毫不“动摇”的一党执政的有利之处。我们这些基础研究人员对自己的成就归属于哪个国家的哪所大学等国际竞争并不感兴趣,我们思考的始终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尽量从事高质量的研究项目,这与中国政府的需求也一致,所以能确保自己的立足之地。

不利的方面是,首先在中国国内完全没有人脉,难以招到学生和博士后以及获得竞争性资金。反观我的中国同事,他们认识的中国研究人员会帮其介绍研究生和博士后,能招到优秀的职员,前任领导还会邀请他们参加自己主办的研究会,并在那里邀请他们成为大型资金的小组申请成员,他们能通过人脉扩大自己的研究基础,而我几乎没有那样的机会。

另外,不太清楚竞争性资金申请书的格式和受青睐的撰写方式等,要一点一点摸索。虽然有人给我看过获得通过的申请书范例,但全是用中文写的,而且研究领域也不一样,基本没有任何参考作用。尽管也允许使用英语申请,但用中文撰写好像更受青睐,因此我采取了先自己用英文写,然后让研究生翻译成中文的方法,不过,在最近的申请中,提交申请书之前我让中国同事帮忙看了一下,被指出“翻译的中文完全不行。还有很多语法错误。这样交上去的话,在评估内容之前就会先因为文章水平太差而落选”,我只好匆忙动员所有员工进行了修改。采购设备和试剂时,也不太清楚哪家企业的哪种产品适合我们的使用目的,没有人可以询问,全部要自己一样一样查找,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

个人生活方面也有不便之处。其中就医和儿童教育这两方面问题尤其大,如果身体健康而且单身,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包括我在内,已经结婚的日本研究人员要么把妻子留在日本,单身赴任,要么支付昂贵的学费让孩子读国际学校。另外,中国的网络管制非常严格,比如,甚至无法访问日本的维基百科查找资料。

虽然我写了很多不便的困难,但无论在哪个国家担任什么职位,应该都一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想办法坚持下去道路才会宽广,如果有人得到了在中国工作的机会但正在犹豫,希望能参考我的这篇文章来决定是否要挑战。中国喜欢新的挑战,而且挑战取得成果的人能获得远远高于日本的报酬。

日本学者在中国 开辟新天地——在杭州成立研究室

照片4:研究所所在的大学校园内的池塘华家池。中国特色的风景被认真保留了下来。

高畑 亨

高畑 亨
浙江大学系统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所教授

兵库县神户市出身。2005年在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取得基础生物学博士学位。2008年前往范德堡大学心理学研究科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14年11月起任现职。目标是查清作为灵长类动物大脑皮层进化原因的基因和细胞机制。

日文原文

日文:Science Portal China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