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京都大学与上海的握手

2019年04月05日 科技交流

2019年3月23日,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高等研究院物质-细胞综合系统研究基地(iCeMS)与复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于国家化合物样品库(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功举办第一届上海-京都化学论坛。

本次论坛的举办是京都大学在该校On-site Laboratory国际高水平联合实验室项目的框架下,对中日两国间跨领域合作模式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京都大学方面共有12名京都大学知名科学家,由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山子茂教授、iCeMS主任北川进教授率队与会;复旦大学化学系、药学院以及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技术学院也有12名高水平科学家参加了本次论坛。

京都大学与上海的握手

京都大学iCeMS副主任/化学研究所上杉志成教授致开幕词

论坛上,首先由京都大学iCeMS副主任/化学研究所上杉志成教授致开幕词,随后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派代表为双方参会人员介绍了支持国际合作的项目申请信息,接下来双方研究所・院系领导分别介绍了各自科研单位的基本状况。

京都大学与上海的握手

复旦大学化学系主任贺鹤勇教授介绍化学系

京都大学与上海的握手

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山子茂教授

在此之后,论坛分成上海厅与京都厅两个分论坛。在上海厅,京都大学的科学家向上海的科学家介绍自己最新的科研课题;在京都厅,上海的科学家为京都大学科学家分享自己的科研内容。每次报告之后,双方均会展开专业且热烈的讨论。论坛结束之后,大家又在交流晚宴上以更为轻松的模式继续讨论彼此关心的问题。

京都大学与上海的握手

北川进教授与上海青年科学家的学术讨论

紧张的会议过后,日方科学家于次日来到复旦大学,参观了科研分析设备,就大型科研设备的运营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京都大学与上海的握手

京都大学科学家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大楼前合影

京都大学是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共有6名日本科学家在京都大学工作期间获得诺贝尔奖。另外,到目前为止获得诺贝尔奖的25名日本科学家(包括在美国工作的2名)中,有7名是京都大学培养出来的,与东京大学并列日本第一。京都大学的化学专业的高被引用论文数量与被引用数均排名日本第一。特别是iCeMS主任北川进教授成功合成了有微小孔隙的金属与有机物的化合物,论文《Functional 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s》成为该领域的开山之作,至今为止被引用7877次之多。

目前,京都大学与复旦大学之间签有校际合作协议,并且在这个框架下取得了丰硕的交流成果。2018年7月,京都大学高等研究院又与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签署了院级交流协议。此次会议的组织者上杉志成教授表示,希望通过这种高水平草根合作来扩大京都大学与中国化学界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文 周少丹(JST中国研究与樱花科技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