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在“吃货的天堂”思考饮食未来——大阪世博会展示培养肉等创意食品

2025年09月12日 农林牧渔

在日本大阪的人工岛梦洲举办的大阪关西世博会上,设有大量探讨未来饮食的展区和场馆,这与“吃货的天堂·大阪”的城市气质完美契合。与此同时,面对人口增长、气候变化、饮食习惯变化、宗教观念以及过敏原应对等多重挑战,科技也需要为食品领域提供解决方案。本文将针对未来的菜品、主食、甜点,介绍培养肉、无小麦面条和植物基冰淇淋等创意食品。

人工培养鸡肉、三文鱼肉,培养肉在国外推广

7月8日下午,在烈日与暴雨交替的天气中,大阪健康主题馆前举办的“CULTIVATED MEAT JOURNEY 2025”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cultivated”意为“培育”。当天,由大阪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科松崎典弥教授等培养肉研究专家登台,与高中生们探讨了培养肉的社会意义及推广策略,世博会的普通来访者也现场闻到了培养肉的香气。

title

帐篷内世博会来访者正在嗅闻培养肉烤制后的香气(7月8日摄于大阪健康馆前)

培养肉是为了解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森林砍伐限制、畜牧业扩张困境及人口增长导致的动物蛋白短缺而诞生的人造肉类。培养肉有很多种类,使用植物蛋白的大豆肉等替代肉,广义上也属培养肉范畴。自2000年代起,多国已推出培养鸡肉块和三文鱼等产品。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国家因保护现有畜牧业或宗教原因禁止生产,但基于食品安全全面禁止的国家则是特例。

当天活动现场展示的培养肉,使用了鹿儿岛县屠宰场检疫合格的牛肉细胞。从牛肉中分离出的脂肪细胞与肌肉纤维被培养后,塑形成脂肪占比30%-40%、面积约4cm×3cm的“结构化培养肉”。与天然牛肉相比,其肌纤维纹路更清晰,颜色更偏粉色,但与自然牛肉的差异很小,需仔细对比方能认出。

title

生鲜培养肉及其烤制品。表面焦痕分明,散发着诱人的焦香气味(7月8日摄于大阪健康馆前)

会场准备了平底锅和便携式燃气灶,现场煎烤了培养肉。当主持人询问“想闻闻香气的人请举手”时,众多观众举手响应。被邀请在台的观众纷纷描述:“有烟熏的香味,很像牛肉干”、“像是烤肉店门口飘来的香味”、“让人想配上一碗米饭”。

以培养肉为代表的“细胞农业”目前尚无专门法律规范,暂时受现行《食品卫生法》等法规约束。虽然本次活动未能实际品尝,但不久的将来应该就会有培养肉试吃。听到“很适合配白米饭”的感想,松崎教授欣喜地表示,“不能打动感官的产品难以持久”。他还在会后透露,目前仅限于企业及研究机构进行感官评估的培养肉,“是首次让普通民众进行嗅觉体验。人类五感是最精密的传感器,能留下记忆就是积极信号” 。

title

松崎典弥教授向媒体记者谈及活动感想(7月8日摄于大阪健康馆前)

利用米粉技术开发无小麦拉面‌

接下来介绍关于未来主食的探索。针对过敏人群的特殊食品在各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对小麦过敏者而言,拉面本是“大敌”,但神户市一家名为“健民食品”的企业运用其主营产品米粉的制作工艺,成功研制出无小麦拉面。

传统拉面讲究面条筋道、与汤汁交融,而纯米制作的米粉面条口感爽滑,难以复现中华面和拉面特有的弹性和风味。为此,该公司与拉面匠人反复试验,发现添加中华面常用的“碱水”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title

在米粉中加入碱水,制成了中式面条口感的酱油拉面(2025年4月摄于“EARTH TABLE~未来食堂~”内)

自1950年创业以来,该公司首次尝试在米粉中添加碱水制作面条,成功复刻出正宗中华面的口感与顺滑的“入喉感”。这款不含小麦的无麸质(GF)“GF酱油拉面”以每碗1600日元的价格,在大屋顶环形会场静谧森林区的“EARTH TABLE~未来食堂~”销售。

“健民食品”的企业名称源自“给民众带来健康”的理念。为解决因体质不耐或过敏需规避小麦的多样化饮食课题,该公司表示,“希望让所有人都能安心享用美味拉面”。

不使用牛奶的“环保冰激凌”

饭后当然要吃些甜点。在上面提到的GF酱油拉面店的隔壁,销售的是使用植物基替代乳制品的冰淇淋。冰淇淋虽是乳制品的代表,但这款产品使用了美国初创企业日本分公司“Eclipse Foods Japan”研发的植物基替代乳制品。

推出这款冰淇淋的是总部位于佐贺县的“竹下制果”。该店销售的是九州当地知名冰淇淋“黑蒙布朗”(310日元)和米粉制作的吉拿棒。

title

不含乳制品(巧克力涂层部分除外)的黑蒙布朗冰淇淋,以及用米粉制成的文字吉拿棒(2025年4月摄于“EARTH TABLE~未来食堂~”内)

这款“黑蒙布朗”以抗旱性强的马铃薯、玉米和木薯替代乳成分,以这些植物为基础,通过科学配比模拟牛奶脂肪与蛋白质,实现绵密口感。该公司强调:“使用植物基原料就可免去畜牧环节,从而减少用水量以及温室气体排放,为实现SDGs做出贡献。”

title

久保田展馆展出的通用平台机器人,可实现陡坡、狭窄场地等复杂环境下的无人化农作业(2025年7月摄于未来都市馆)。

本届世博会不仅呈现出展馆建筑的华美,更让参观者体验到科技实力的进步。“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除上述以外,相关展示还有久保田的以游戏化积分形式模拟未来农耕场景的“未来生活博览会·未来城市展馆”,和小山薰堂策划的通过可视化数据展示人一生摄入的食物总量以及全球饮食文化差异的“EARTH MART展馆”等。这些展示为人们提供了学习、思考饮食问题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议题的空间。在会场边品尝美食边观展,亦是拓展见识的绝佳方式。

原文:泷山展代 /JST Science Portal 编辑部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日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