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信息通信研究机构研究员隅田英一郎:AI的进步让人类已不需要学习外语?应“利用与共存”

2023年04月21日 信息通信

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研发的语言处理人工智能(AI)聊天程序“ChatGPT”的发展令人瞩目。在可以预想的未来社会中,人类将与能够流利地使用多种语言进行高水平会话的 AI共存,那么人类学习外语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就此问题我们采访了在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NICT)长期研究机器翻译的研究员隅田英一郎。

title

NICT隅田英一郎研究员

——迄今为止,机器翻译是如何提高精准度的?

“机器翻译历史悠久,一般认为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最初的约40年间,人们尝试了根据语法等规则来处理翻译,但效果并不理想。(仅凭规则)来处理语言存在局限性。”

“2014年左右随着深度学习技术(Deep Learning)的出现,翻译准确度得到了飞跃性提升。以英语和日语为例,两者语法和词汇的差异很大,被公认为是‘距离最远’的语言,可以说是最难翻译的组合,如果以(满分990分的)英语能力测试(TOEIC、国际交流用英语测试)来打个比方的话,现在的日英自动翻译已经达到了900分的水平。”

——以后就没有必要学习外语了吗?

“学习语言可以了解文化,放眼世界的教育意义是不会改变的。然而,有分析显示,英语母语者学习日语需要花费2200小时,与法语的600小时相比,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没有理由不借助机器翻译作为学习工具。事实上,机器翻译在商业和学问上都很有效,即使是专业的译者也在寻求共存之术。”

“掌握机器翻译的使用诀窍非常重要。日语中省略主语或宾语,句子会显得更自然,但英语中如果不把这些成分表述清楚的话,句子便不成立。所以怎样才能让机器翻译出正确的英语,这就需要掌握不同语言的特点。”

——ChatGPT这样的大规模语言模型会改变翻译行业吗?

“由于ChatGPT对行文的理解能力很强,大家都对它寄以厚望,但ChatGPT能否提升机器翻译的性能尚不能一概而论。已经实现了高精度大的机器翻译的基本模式应该不会因ChatGPT发生剧烈变化。”

“NICT针对专利和制药等专业领域开发了多个机器翻译系统,通过细分行业领域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我们收集政府机构和企业拥有的数据构筑了‘翻译库’,汇集了经过人工审核过的高质量数据。我们已经掌握了即便数据量较少也能高精度翻译的诀窍,今后会在不断试错中推进研究取得进展。”

“大规模语言模型值得期待的一个事情是,即使对于那些积累数据较少的少数语言,也有可能达到一定程度的翻译精度。这对于印度那样重视语言多样性的国家来说,将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技术。”

title

日本总务省正在推进一项名为《全球交流计划2025》的计划,该计划旨在实现能够补充上下文和说话人意图等的同声传译。该计划由NICT牵头研发,计划在2025年国际博览会(大阪·关西万博会)上实际应用于多语种同声传译系统。

机器翻译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无法实用”,但在大量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加上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局面发生了明显改变。ChatGPT以其高超的对话和总结能力震惊了世界,它蕴含着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交流方式的可能性。

尽管社会上关于AI将夺走人类工作的威胁论盛行,但隅田认为:“和日本象棋一样,未来主流还是人工翻译与AI的共存。”重要的是如何利用AI,去拓宽人类的能力。学习语言,探索新的世界和文化,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第一步,这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不会改变。

日文:水口二季、《日经产业新闻》、2023/4/3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