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JAMSTEC将使用新造船只在北极区域开展海冰调查,探索温室效应的影响

2024年03月15日 能源环境

由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负责开发的日本国内首艘北极科考船“未来Ⅱ”号已经进入了制造阶段,预计将于2026年11月完工。该船能够进入以往国内船只无法勘测的海冰区域进行考察,有望取得关于全球变暖影响等方面的详细研究成果。

title

北极科考船“未来Ⅱ”示意图(供图:JAMSTEC)

title

北极科考船使用的钢材已运入工厂(供图:JAMSTEC)

北极科考船“未来Ⅱ”号全长128米,宽23米,可搭载97人。其建造费用高达335亿日元,预计使用寿命约为30年。科考船推进部部长赤根英介表示:“该船具有观测包括海冰区域在内的整个海洋的能力。”

北极科考船“未来Ⅱ”的建造工程始于2021年,但到目前为止一直处于为制造而进行详细设计的阶段。2023年12月,钢材运抵负责船只建造的日本海洋联合公司(JMU,总部位于横滨市)的横滨事业所矶子工厂,并于2024年初开始进行切割。该船将从9月开始组装各部件,计划于2025年3月下水。

受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北极区域的海冰正在迅速减少。对一年中冰面积最小的9月进行长年调查发现,1990年代后半期到2020年代的减少尤为显著。还有未来预测称,到2050年代甚至可能会出现海冰完全消失的年份。

海冰的减少被认为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地球的气象等产生影响,解析其机制便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日本自1990年代后半期开始,通过JAMSTEC的海洋地球科考船“未来”号(2025年度停用)实施了北冰洋的调查观测。然而,由于“未来”号没有破冰功能,所以观测仅限于没有海冰的区域。

北极科考船“未来Ⅱ”号能够在连续破碎1.2米厚的冰的同时前进。为了能够高效航行,设计者在船只前端的角度和形状等方面下了功夫。关于碎冰和航行性能,赤根部长表示“使用模型的水槽试验等已经取得了符合预期的结果。”

作为进行北极区域海冰调查的功能,“未来Ⅱ”配备了可通过吊篮将人员和物品放在冰上的起重机,以及可以测量冰厚的传感器等。研究人员还计划使用正在开发中的水下无人机,在不破坏海冰的情况下研究其形状和状况。

北极环境变动综合研究中心的中心主任菊地隆充满干劲地表示:“为了推进研究,必须进入海冰区域。”

借助“未来”号的调查观测已经揭示了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的实际状况。如果能够调查海冰区域,将能够更详细地了解冰究竟发挥了何种作用。

近年来各国围绕极地的活动十分活跃,例如挪威从2018年起,英国从2021年起运用了新型破冰研究船等。中国也在1990年代购买了乌克兰制造的船只,并在2019年拥有了自主建造的船只,目前正在建造第三艘。北极科考船的推进对于日本彰显存在感至关重要。

日文:川原聪史、《日经产业新闻》、2024/3/7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