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2025年本田奖授予推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实用化的伊贺健一教授

2025年10月23日 科学・技术奖

本田财团(理事长石田宽人)宣布,2025年“本田奖”授予了东京科学大学荣誉教授伊贺健一(85岁),以表彰其提出并推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实用化的功绩。这种激光器具有体积小、易于高密度集成、低功耗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器等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光电子学的发展。

title

伊贺健一教授(供图:本田财团)

半导体激光器是通过向半导体材料通电来发射激光的装置。其基本结构由n型半导体与p型半导体组成,在两者的结合处,n型半导体中的多余电子会向p型半导体中缺电子的区域移动,此过程中电子能量转化为光。该光束在接合部两侧的反射镜间反射、放大,最终以激光形式射出。

1970年代中期,随着光纤技术问世,为推动光通信的实用化,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发进程不断加快。当时主流的半导体激光器为“边发射激光器”,即光线平行于半导体基板方向发射,但这种结构存在制造工艺复杂、波长稳定性差等问题。

1977年,时任东京工业大学(现东京科学大学)副教授的伊贺健一受“将横向物体转为纵向”的灵感启发,构想出垂直于基板表面发光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该设计实现了波长稳定、体积小且可高密度集成、易于量产、省电、且与光纤耦合性能更优的特性。翌年(1978年),他在学术会议及论文上公布了有关概念与制造方法。尽管当时多数研究者持怀疑态度,但他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持续试验改进,最终于1988年由小山二三夫教授(现东京科学大学名誉教授)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例室温下连续发光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title

两种半导体激光器的概念示意图。伊贺教授的面发光型“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通过“将横向物体转为纵向”,实现了垂直于半导体基板表面发射激光的构造。(供图:本田财团)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随即引发全球关注,进入1990年代后期,多家企业投入研发,该激光器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局域网(LAN)的超高速大容量通信,以及计算机鼠标、激光打印机和智能手机3D人脸识别系统等领域。此外,采用激光测量物体距离与形状的LiDAR(雷达)技术除了应用于扫地机器人外,自动驾驶汽车的实用化也必不可少。在医疗领域,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还被用于获取眼底横截面图像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器件。值得一提的是,开发OCT技术的美国学者詹姆斯·藤本(James Fujimoto)博士去年也获得了本田奖。

目前,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全球市场规模约达40亿美元,相关学术论文已超6万篇,对光电子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伊贺健一教授曾于2007年至2012年担任东京工业大学(现东京科学大学)校长。

本田财团已于9月9日公布了获奖名单。颁奖典礼将于11月17日在东京都内举行,奖金为1000万日元。

title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示意图。与边发射激光器相比,其可实现高密度集成的优势十分显著。(供图:本田财团)

日文:JST Science Portal 编辑部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相关链接】
本田财团 2025年本田奖获奖者

日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