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日本研究团队通过血液检查成功判别认知症

2024年05月24日

20240524_k2_01.jpg

【共同社5月23日电】东京大学教授岩坪威(神经病理学)等人的研究团队23日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称,通过对无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人测定其血液中被认为导致该病的蛋白质,成功判别了脑内的积蓄状况。该研究有望提升早期阶段的认知症诊断效率。据悉,以日本人为对象的大规模实证研究尚属首次。

阿尔茨海默病被认为是因脑内积蓄了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导致神经细胞受损造成脑萎缩。去年发售的新药“仑卡奈单抗”适用对象为脑内积蓄了β淀粉样蛋白的人。须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及脑脊液检查确认积蓄后才能治疗,但可提供检查的医疗机构数量有限且价格昂贵,对身体的负担也较大。

研究人员采集了被诊断为轻度认知障碍(MCI)及前一阶段无症状的“临床前期”的474名日本人的血液,测定血液中的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将此作为显示是否患病的“生物标志物”。结合临床数据,对PET的图像诊断结果进行预测,结果β淀粉样蛋白的积蓄状况与实际图像高度一致。

岩坪表示,PET等确定性检查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也是必须的,但“在无症状阶段发现一直被视为难题。未来希望能借助血液检查实现超早期诊断以便进行治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