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蚕种祭话今昔(上)秦始皇传人与日本忌宫神社

2020年11月17日 文化历史

每年3月28日,位于日本山口县下关市长府宫内町的忌宫神社内,都会举办一场规模盛大的“蚕种祭”。祭坛设置在神社内一块高约6米、上书“蚕种渡来之地”的巨大石碑之前,来自日本全国各地的各界人士与当地居民一起向祭坛奉上白色、黄色、淡绿色等各色蚕茧,然后共同朗诵与养蚕相关的汉诗、和歌,观看当地农妇现场表演的传统手工抽丝、纺线等活动。祭祀活动结束后,主办方还会奉上煎茶、茧形点心和神社熬制的季节粥,招待各方来客。作者有幸于2016年参加了这个祭典。

title

蚕种祭现场

title

蚕种祭上,使用传来的织布机再现古代纺织情景

忌宫神社的历史

忌宫神社的所在地是日本第14代天皇仲哀天皇(公元192至201年)的行宫。仲哀天皇元年(公元192年),天皇出军平定当时南九州反抗大和朝廷的“熊袭”一族;次年,在穴门(古日本地方新政区分的令制国之一“长门国”的古称)兴建行宫“丰浦宫”,执政七年间一直在此处理政务。

title

位于日本山口县下关市长府宫内町的忌宫神社

仲哀天皇八年(公元199年),天皇在筑紫的香椎辞世,神功皇后征讨三韩凯旋回都之后,在“丰浦宫”祭祀仲哀天皇,并于200年12月14日在该地诞下皇子(即后来的应神天皇)。后来,日本第45代天皇圣武天皇(公元701年—756年)执政期间,在香椎建神社共同祭祀仲哀天皇、神功皇后及应神天皇。祭祀仲哀天皇的神殿叫“丰浦宫”、祭祀神功皇后的神殿叫“忌宫”、祭祀应神天皇的神殿叫“丰明宫”,三大神殿各自独立。中世纪时,由于火灾,三大神殿被烧毁,三位供神只好共聚一堂,统一供奉在中殿的“忌宫”。于是“忌宫神社”的名字就被传承至今。自此,该神社被百姓们当作“文武之神、胜运之神、安产之神”的神圣所在,世代虔诚祭祀。

蚕种传入日本

“蚕种祭”与该神社相关联,还得从仲哀天皇说起。根据日本平安时代编纂的历史古书《日本三代实录》记载,仲哀天皇四年(公元195年),秦始皇第12代传人“功满王”(亦称功德王,也有第11代传人的说法,尚待史学界考证),作为小国“弓月国”的国王访问日本下关,向天皇献上了珍贵的礼物——蚕种, “丰浦宫” 由此便成为日本蚕种传入之地,而下关也成为日本养蚕发源地和丝绸之路最靠东的入口。随着交往的增多,日本后来专门创造了一个固有名词“渡来人”,来特指在4世纪至7世纪期间,从朝鲜半岛或中国等地移居日本的外来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学术、技术和文化,对于日本的社会发展和文明开化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title

日本史书《三代实录》

根据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传统农事的历书、反映公元前2000年淮河长江一带生产情况的《夏小正》记载,早在殷周时期,中国民间蚕桑生产就已经有了很大发展。1984年,在河南省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约公元前3500年的丝麻纺织品出土文物。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朝,已经出现了表示蚕的甲骨文字。虽然中国当时并未限制蚕种及养蚕之法的外传,但周边国家在得到后都十分珍视,将之视为国家机密,轻易不得外传。玄奘《大唐西域记》及欧阳修的《新唐书・西域传》中就都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瞿萨旦那国(今新疆和田)国王为了得到蚕种,求娶邻国东国(有学者根据地理位置,认为东国就是楼兰古国)的公主,公主将蚕种藏在帽子里偷偷带出了王宫,瞿萨旦那国自此有了养蚕丝织业。20世纪初从新疆丹丹乌里克出土的一世纪的木板画上,就描绘了这个故事。

书归正题,《日本三代实录》中提及的秦始皇第12代传人“功满王”携带蚕种归化日域的时期正是东汉汉献帝兴平二年,距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已经时过400多年之久。秦始皇后裔的生活如何?为何移居他乡?又是如何将蚕种传到日本的?

弓月国渡来人传奇

据史书《资治通鉴》记载,秦始皇的后裔一直居住在位于今中亚哈萨克境内的弓月国。弓月国坐落于天山山脉的北侧,东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南边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是丝绸之路北方路线上的一座重要城市。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东汉统治时期。根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由于东汉势力扩张,他们征服了很多周边的民族,并采用强权要求他们作为苦役继续修建万里长城以抵御外敌,弓月国作为其中一员也未能幸免。后来,很多人难以忍耐苦役,纷纷逃往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

弓月国的人们也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经由东北逃往朝鲜半岛。《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列传·三韩》记载:“弃韩与辰韩杂居,城郭衣服皆同,言语风俗有异。”弃韩指什么?结合《三国史记》的记载,可以认为秦人就是弃韩。他们来到韩国,言语风俗与当地人自有不同。但是,秦人的大量拥入,与本地土著居民之间产生了资源共享和利益互惠方面的诸种问题,加之当时的土地利用面积有限,他们在政治上也受到了排挤与压迫。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被迫继续东渡的现实。

带领他们东渡的,是功满王的儿子“弓月君”。日本史书《新撰姓氏录》中又称其为融通王。根据《日本书纪》记载,公元283年,“弓月君”从百济(公元前18年~公元660年)带领“127县(一县大约150人)共18670人集体移居日本”。此时日本执政的天皇,是仲哀天皇的儿子应神天皇。来自丝绸之路上重要城市的弓月君及其,带来的不仅仅是父亲功满王当年献上的蚕种,还有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和高度的文明。对应神天皇来说,接收他们有利无弊;而对弓月君来说,臣民历经重重苦难与艰辛跋涉,能够找到安身之地也算圆了安居乐业之梦。

安定下来之后,跟随弓月君来到日本的人们开始从事养蚕、纺织、灌溉、建筑等农工商业方面的工作。根据《山城国诸番·汉·秦忌寸》的记载,由于他们织出的丝绸柔软光滑,像“肌肤(日语发音为hada)”一样,所以应神天皇赐予他们同音的“波多”这一汉字姓氏(古时,波多与肌肤的日语发音同为hada。而后演变为hata)。又因源于中国的织布机在日语发音中也是被叫做hata,汉字表述为“机”。由此引申出参与织锦养蚕行业者的姓氏被唤作hata,汉字表述为“秦”、“太秦”、“羽田”等等。仁德天皇时代赐“秦酒公”等姓,雄略天皇赐姓禹都萬佐等。(未完待续)

title

本文作者在忌宮神社前

注:本文首发于2020年11月4日《人民中国》,经作者修改后重发于“客观日本”。

文/图片 王敏
编辑修改: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参考文献
Hadaの意味・使い方・読み方 | Weblio英和辞書
「秦」さんの名字の由来、語源、分布。 - 日本姓氏語源 …
mabumaro tumblr. (秦氏とミシャグ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