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EV时代即将到来?~美国特斯拉低价车预定火爆

2016年06月29日 日产汽车

EV时代即将到来?~美国特斯拉低价车预定火爆

"普锐斯"级的"革新性"

"价格高""无法远距离行驶""车速慢"是电动汽车(EV)给人的印象,而今年3月在美国发布的划时代车型即将全面刷新这一印象。这就是大型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汽车公司的新型量产车"Model 3"(照片为产品发布会用的)。其价格控制在以往Model的一半以下,同时实现了高性能是其特点。该车型将于2017年末发售,虽然还有一年多,但就连在日本国内也已经预定火爆。提起环保型汽车,丰田的混合动力车"普锐斯"一直引领市场,此次"Model 3"在价格和性能上都可与"普锐斯"匹敌,是一款革新性的车型。长期以来,人们都期待着EV可以得到真正普及,却始终无法浸透到广大消费者。此次特斯拉的挑战或许能打开汽车产业崭新的一页。

■现有车型的半价一下,续航距离增加

说起特斯拉,作为真正制造电动汽车的企业是行业的开拓者,给人的印象是价格昂贵,"普通人买不起"。比如,主力车型"Model S"的售价在10万美元左右。EV环保性再高,消费者的钱包难以承受的价格,却使得广泛普及以及特斯拉自身的发展都面临难题。

此次的"Model 3"将打破这一壁垒,售价为35,000美元,比"Model S"半价还低,提前预定的话还可以享受1000美元左右的折扣。这样的价位,日本的消费者会纠结购买哪款吧?是丰田新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普锐斯PHV",还是"Model 3"?

"Model 3"的亮点不仅在于低廉的价格。续航距离一直是EV的弱点。美国将200英里(约320公里)作为指标,"Model 3"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基准下,充一次电最短可行驶345公里,其续航能力远远超过日产的电动汽车"聆风"。当然,除了能够快速充电以外,该车型还具备突出的加速性能,6秒之内,可由停止状态加速到100km/h以上。加速性能如此强大的车在日本很罕见。并且,预计该车型还将搭载"Model S"的自动变道功能和自动泊車功能。

EV时代即将到来?~美国特斯拉低价车预定火爆

■考虑中国市场?一周预定量超过日产"聆风"的累计销量

五人座汽车大小接近于德国宝马3系等高档小型轿车。"Model S"比小型货车还大,而"Model 3"则小了近两成,更方便驾驶,这也是其一大特点。并且后备箱的空间也比同级的燃油车大很多,不会有不便之处。

然而,看到"Model 3"的logo(参考https://www.teslamotors.com/model3)就会注意到"Model 3"的"3"的设计,看上去像汉字的"三"。虽然正式发表称是将希腊数字"Ⅲ"横向挪动形成的。但也有人认为这是考虑到中国或将成为巨大的环保汽车市场,而特意模仿"三"制作的logo。

在价格、性能、设计等方面完全颠覆了EV常识的"Model 3",预定火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透露,虽然没有投入高额的广告费,但在日本开始受理预定后仅一周,就收到了32.5万辆的购车申请。日产的聆风自2010年发售以来,累计销售数只有22万辆左右,特斯拉2015年的总销售量也只有5万多辆。由此可见"Model 3"的反响之热烈。特斯拉将以"Model 3"为杠杆,实现2020年全公司年产100万辆的目标。

对于"Model 3"的出现,日产社长卡洛斯·戈恩说:"这是个好消息。"对于日产来说,出现了聆风的强劲对手本该是最坏的消息,但戈恩社长称:"EV市场出现竞争就意味着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今后EV将逐渐成为汽车产业的中心。"他认为"Model 3"不仅能促进特斯拉的发展,也能促进EV市场整体的发展。

■汽车产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Model 3"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也有可能引起汽车产业的变革。比如可能会改变汽车制造商的商业模式。特斯拉的EV只有6000个零部件,只相当于燃油车的2成,并且省去了复杂的引擎结构,构造十分简单。以往都是汽车制造商组织起众多的零部件制造商,投入高额的研发费来开发新车。EV的商业模式或将使这种汽车制造模式发生根本改变。

在美国,除特斯拉之外,大型汽车制造商也在加快EV的开发。美国通用汽车集团(GM)预计在年末发售EV"沃蓝达",该车续航距离约为322公里。福特也在加紧开发。在加利福尼亚州等地推行的"零排放汽车(ZEV)法案"也是美国关注EV的原因之一。该法案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销售氮氧化合物(NOx)排放较少的车辆,因此,自明年秋季之后销售的"18年model"开始,评定标准更为严苛,一般的混合车型将成为该法案的整治对象。所以,各公司都必须增加EV和PHV的销量。

不仅是美国,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政府也通过补助金政策,促进EV的普及。中国培养了比亚迪(BYD)等一批国产品牌,今后这些品牌与特斯拉之间或许会展开EV市场的争夺战。

文/汤浅健司(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相关网站(汉语)

特斯拉汽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