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早稻田大学国际学术院的平山廉教授、福井县立大学恐龙学部的大山望助教、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的久保麦野副教授等人的研究团队与久慈琥珀博物馆(馆长为新田久男)共同宣布,在该博物馆毗邻的约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地层中挖掘出的琥珀内,发现了可能属于新种的细蜂类化石。此次发现的琥珀共有两块,其中一块包含蜂类6个个体,状态在全球范围内亦属罕见,据悉这可能与生态存在关联。相关研究成果已于6月末在北海道大学召开的日本古生物学会2025年年会上发表。

图1 已公开的琥珀(供图:科学新闻社)

图2 从久慈产琥珀中发现的细蜂类(馆藏:久慈琥珀博物馆;供图:福井县立大学恐龙学部大山望助教)
此前,岩手县久慈市的同一地层中已发现30种、3000多件脊椎动物化石,包括恐龙的牙齿化石以及龟类、鳄类的骨骼化石等。
久慈琥珀博物馆是由久慈琥珀株式会社运营的琥珀博物馆,位于日本最大琥珀产地的久慈市,这些化石及琥珀是从约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久慈层群玉川层中被发现的。
此次发现的蜂类化石为包含1个个体的琥珀(KMA00039)和包含6个个体的琥珀(KMA00126)中。这些琥珀挖掘自琥珀博物馆附近,于2017年在久慈琥珀株式会社工厂内的琥珀加工作业中被发现。7个个体均具有同一物种的特征,体长约4毫米,其中甚至包括几乎无缺损的个体。
由于琥珀不经过研磨便无法观察内部,据称研究团队是在该公司技术人员的协助下推进了试样的加工。
此后,研究人员利用东京大学的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对封存在琥珀中的状态进行了高分辨率的观察与拍摄。
结果发现,两块琥珀中所封存的昆虫为细蜂类。关注翅膀部分可以发现,前翅的缘纹与Rs脉及r-rs脉发达并形成R室(环状结构),其他翅脉存在退化趋势这一点在7个个体中是共通的。KMA00039中所含的1个个体还成功观察到了产卵管,被认为是雌性。
基于这些特征,封存于琥珀中的蜂类与包含现生寄生性的膜翅目、细蜂总科、细蜂科大半的细蜂亚科非常相似,被认为属于该亚科。日本尚未发现过同时代细蜂类,据称其特征与在时代上较为接近的黎巴嫩白垩纪晚期地层中所发现的蜂类以及缅甸的属于该亚科的蜂类也有所不同。
关于细微结构,由于琥珀中有气泡生成而被遮挡的部分,目前研究人员正利用SPring-8的X射线CT消除干扰以持续进行观察。预计今后琥珀内部更为详细的结构将会得到揭示,而是否为新种则需待论文发表方能确定。
值得关注的极其罕见之处是,KMA00126中包含6个个体。
膜翅目大致分为植食性的叶蜂类、具有社会性的黄蜂类以及寄生蜂类。现生的细蜂类为寄生性,不筑巢而单独行动。
今后,研究团队将继续探讨琥珀中的细蜂类是否存在多个个体寄生在同一宿主上的可能性,以及复数存在的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包裹过程等。
大山助教表示:“除了此次发现的细蜂类之外,从久慈琥珀中还发现了多种多样的昆虫。我认为,今后通过对这些昆虫进行更详细的研究,或许能进一步了解当时生存的昆虫的生态及进化等情况。久慈琥珀在年代上亦属世界罕见,很可能成为了解昆虫整体进化的关键产地。我认为,通过将其与保存及研究方法的确立相连接,有望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原文:《科学新闻》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