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顺天堂大学等开发出可用一滴血验证耐药性疟疾的技术

2021年10月28日 生物医药

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部热带医学寄生虫病学讲座的美田敏宏教授等人与乌干达古卢大学、大阪大学和长崎大学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宣布,临床上已有证据表明非洲出现了对疟疾首选药物青蒿素产生耐药性的疟疾。这是通过为期3年的耐药性实地调查和之后的基因组分析确认的。研究团队同时还开发了检测耐药性的生物标志物,并成功开发出了用一滴血验证是否为耐药性疟疾的技术。该成果有望抑制每年新感染2亿人的疟疾的传播。相关成果已发布在9月23日发行的国际科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title

疟疾是蚊媒疟原虫引起的致死性寄生虫病,为世界三大传染病之一。每年有2亿人被感染,40万人死亡。90%的感染者在非洲,疟疾使这些国家的发展变得困难。该病不仅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尚无有效的疫苗,只有抗疟疾药被证明是有效的治疗药物。其中,青蒿素一种是快速见效且有效的特效药,自200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以来,死亡人数大幅减少。目前,全球均利用青蒿素联合疗法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用药。另一方面,已确认东南亚出现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的疟原虫,引起了人们的警惕。

此前就发生过来自东南亚的各种耐药疟原虫(大湄公河区域)流入非洲并造成大流行严重后果的事例。

研究团队从2013年开始在乌干达开展全面的疟疾耐药性研究。2018年利用新的青蒿素耐药性检测法在乌干达实施了药敏试验,在实验室层面确认并报告了耐药疟原虫的存在。另一方面,WHO判断,耐药性疟疾对出生后反复感染疟疾并因此而获得强大免疫力的非洲人的影响要小于东南亚。耐药性的临床意义和公共卫生学意义目前尚不明确。

为此,研究团队于2017年至2019年在乌干达古卢市实施了每年1~2次的调查,每次在当地停留1个月左右,对疟疾患者进行调查。具体来说,为验证单独使用青蒿素的治疗效果,对240名患者进行了单一药剂给药,并定期采血计算体内的疟疾量减半所需的时间。然后根据WHO的标准验证了耐药性的发生,同时分析了这些患者的疟疾基因。

结果显示,这240人中有14人(5.8%)表现出青蒿素耐药性,确认非洲出现耐药性疟疾。

基因分析结果表明,表现出耐药性的患者中有13人的kelch13基因携带“A675V”或“C469Y”突变。已确认kelch13基因是在东南亚引起青蒿素耐药性的基因。此外,WHO指定的其他试验证明“A675V”可以作为青蒿素耐药性标志物使用。

研究团队还在2015年至2019年的5年时间里在所调查地区调查了这两种突变的发生频率。最终确认,2015年的发生频率为0%,但此后逐年增加,到2019年两种突变的发生频率合计增至16%,证实了该疾病至少在部分地区已经蔓延。

为调查携带这两种突变的疟原虫的起源,研究团队比较了产生青蒿素耐药性的疟原虫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与在泰国发现的“A675V”耐药性疟原虫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此次在乌干达发现的青蒿素耐药性疟原虫并非源自东南亚,证明非洲也成了耐药性的起源地。

美田教授表示:“耐药性疟原虫的传播会引起公共卫生灾难。我们认为,需要利用此次研究中开发的耐药性标志物以及在卢旺达的先行研究中确定的标志物进行大规模监控,以明确耐药性在非洲的蔓延情况”。

原文:《科学新闻》
翻译编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