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治疗抑郁症的新机制

2017年05月26日 生物医药

日本大阪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系研究科副教授近藤诚等人在研究中发现,用药物刺激与神经递质血清素(serotonin,5-羟色胺)结合的受体,能在脑的海马体增加新的神经细胞(新生神经元),取得抗抑郁的效果。该作用机制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抗抑郁药不同,由于许多患者使用抗抑郁药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治疗效果,因此被期待或能对这些难治性抑郁症的新的治疗药的开发起到积极作用。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病症表现有情绪低落、缺乏主动性、思考能力和集中力低下等,大约10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得这种病。针对抑郁症的治疗,首先会对患者使用“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但是症状得到暂时性或者持续性缓解之后保持安定状态的人连半数也没达到。所以人们一直渴望能够开发出一种新的治疗药。

迄今为止已经了解到治疗抑郁症需要海马体中的新生神经元,而增加新生神经元需要“3型5-羟色胺受体”这种可与血清素结合的受体。但因为一直不清楚该受体的具体功能,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对其进行了分析。

结果了解到,海马体中的神经细胞发现“3型受体”后,会产生促进细胞繁殖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给小鼠使用刺激“3型受体”的药物之后,海马体会增加IGF-1的分泌。并且查明了,刺激“3型受体”的药物通过促进IGF-1的分泌,会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裂,从而增加新生神经元,产生抗抑郁的效果。据说,根据这一结果,通过同时使用刺激“3型受体”的药物与现有药物,还可能提高治疗效果。(完)

刺激血清素3型受体实现抗抑郁效果的机制模式图。
通过促进IGF-1的分泌,增加新生神经元。

PHOTO

图中文字自上而下

(1)血清素3型受体促效剂

(2)海马体

(3)生成新神经元的部位

(4)箭头指向的细胞(左图):
   (发现血清素3型受体后
    产生IGF-1的神经细胞)

(5)IGF-1分泌

(6)神经干细胞的分裂、增殖
  (海马体的新生神经元)

(7)抗抑郁效果


文/客观日本编辑部

(转自大阪大学新闻稿)

新闻稿URL
http://resou.osaka-u.ac.jp/ja/research/2017/20170425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