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京都大学等国际研究团队解开超巨型黑洞吹出的“黑洞风”谜团

2020年12月01日 海洋宇宙

本文根据京都大学成果发布编译而成

以日本京都大学白眉中心、理学研究科的水本岬希特定助教为中心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X射线模拟观测定量再现了实际观测到的黑洞吹出的“风”的情形,并全球首次证明,这种风是在黑洞周围产生的紫外线的作用力下生成的。今后有望利用日本预定2022年度发射的XRISM卫星,比以往更清晰地捕捉黑洞风的样子。

title

研究示意图

1.背景

宇宙中有很多星系,其中心都有黑洞存在。这种黑洞的质量非常大,约为太阳的数百万至数十亿倍,被称为“超巨型黑洞”。在黑洞的强大引力的作用下,周围的气体也基本上都会被吸入黑洞,在此过程中,会形成名为“吸积盘”的构造。随着吸积盘内的气体的位置能量被转换成光能,超巨型黑洞的周围会明亮地发光。这样的区域位于星系中心的活跃位置,因此被称为活动星系核。

前面说过,黑洞周围的气体基本上都会落入黑洞,但研究发现,也有一些气体没有落入黑洞,而是被吹向了从黑洞逃逸的方向,就像从黑洞中吹出来的风一样。从本应是强大的引力源的黑洞却向外吹风,看上去是一种非常不可思议的现象。利用X射线观测活动星系核时,光谱(强度分布取决于X射线的能量)上会出现吸收线,由此可以观测这种“风”。研究发现,吸收线出现的位置与原位置偏离地越远,“风”的速度就越快(图1)。不过,关于这种“风”是如何吹出来的,其加速机制一直存在很多不明之处。作为主要理论模型,以前提出过气体利用来自吸积盘的光的作用力加速的理论,以及利用吸积盘的磁力加速的理论,但一直不清楚这两种理论能多大程度再现观测结果。

title

图1:利用XMM-牛顿卫星获得的活动星系核PG 1211+143的X射线光谱。本来应该在蓝色虚线的位置形成吸收线,但实际形成位置(蓝色箭头)远远偏离了该位置。这种偏差是光的多普勒效应引起的,意味着形成吸收线的气体被高速吹出。

2.研究方法与成果

此次,研究团队根据“气体利用来自吸积盘的光的作用力、尤其是紫外线的作用力加速从而形成黑洞风”的理论模型,实施了X射线模拟观测,并将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由此,于全球首次成功地同时并且定量再现了观测到的黑洞的各种特征。

图2利用此次研究使用的理论模型表现了“风”的样子。从吸积盘中放射出了强烈的紫外线光,这种光通过将气体推向外侧,形成了“风”。此次的研究以该模型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了当中心的黑洞周围放射X射线时,X射线与“风”碰撞后会形成什么样的光谱。

title

图2:此次研究的基础——“风”的理论模型。在此次研究中,从该图的原点位置向周围放射X射线,模拟了X射线与“风”碰撞时会发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

也就是说,假设图2所示的被紫外线推向外侧形成的“风”确实存在,并模拟观测了利用X射线观测这种“风”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结果见图3。虽然未能完全再现吸收线的深度,但可以看出,两条吸收线出现的位置均与观测结果一致。另外,还再现了与“风”碰撞后散射的X射线形成亮线的情景。此前也尝试过通过理论模型再现观测结果,但存在“风”的速度过慢等问题。此次,通过改进理论模型和模拟观测方法等,首次成功地定量再现了“风”的各种观测特征。

title

图3:在图1所示的X射线光谱上重叠了此次的研究结果。虽然未能完全再现吸收线的深度,但可以看出两条吸收线的位置高度重合。

3.波及效果与未来展望

日本预定2022年度发射的XRISM卫星的能量分辨率(能多大程度区别并观测具备不同能量的X射线)比以往的卫星高出1位数以上。因此,预计可以更详细地捕捉黑洞风形成的吸收线的样子。研究团队利用此次的研究结果,制作了XRISM卫星进行模拟观测时的光谱。比较图3(以往的卫星)和图4(XRISM卫星)可以看出,区别非常明显,利用XRISM卫星,可以分离一个一个的微小结构进行观测。今后,随着实际获得这样的光谱,有望进一步明确黑洞风的来历。

title

图4:利用XRISM卫星观测与图1和图3一样的天体时的模拟观测结果。可以清晰看到利用以往的卫星无法看到的微小吸收线的样子。(曝光时间为30万秒的模拟)

论文信息
题目:UV line driven disc wind as the origin of ultrafast outflows in AGN
期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doi:10.1093/mnras/staa3282

日语发布原文
编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