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东京大学精密合成纳米级钻石,可用于传感器材料等

2025年10月14日 化学材料

东京大学的中村荣一特任教授等人开发出了合成纳米级(1纳米即10亿分之1米)微小人工钻石的技术——通过向碳材料照射电子时,碳骨架会相互连接,形成微小钻石。这种方法有望成为制造高灵敏度“量子传感器”等器件的基础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科学期刊《Science》上。

title

纳米钻石的电子显微镜照片(供图:中村特任教授)

人工钻石是极为坚硬的材料,且对生物体安全,因此作为新一代材料备受关注。其中,纳米级人工钻石有望用作超高灵敏度量子传感器的材料、以及用于将药物递送到目标部位的“药物递送系统(DDS)”的材料。

然而,人工钻石的合成需要向石墨等碳源施加超过1000摄氏度的温度与数万大气压的压力。合成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且难以精密控制微小人工钻石的形状与大小来实现制造。

研究团队采用了被称为“金刚烷”的具有10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结构的有机材料。在真空状态下向该材料的晶体照射电子束后,碳氢键(C-H键)的一部分会发生变化,形成碳碳键(C-C键)。大量碳碳键相互连接,便形成了球形人工钻石。

只需照射电子束数秒,即可形成直径为数纳米的球形人工钻石,只要改变电子束的照射剂量与时间,就能调整钻石的大小。且该合成在室温、常压环境下也能进行。研究团队今后的目标是,开发出可大量合成纳米钻石的方法。

原文:《日本经济新闻》、2025/9/23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论文信息】
期刊:Science
论文:Rapid, Low-temperature Nanodiamond Formation by Electron-beam Activation of Adamantane C–H Bonds
DOI:10.1126/science.adw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