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日本人与诺贝尔奖】赤崎勇:JST资助开发,从专利使用费中获得奖励

2021年04月14日 科学家访谈

往返于企业与大学的研究生涯

2014年因对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研发做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赤崎勇博士于2021年4月1日因肺炎去世,享年92岁。

title

赤崎勇博士在讲述获奖的喜悦(2014年10月,NHK电视台)

被认为在20世纪掀起了光革命的蓝光LED是大学与产业界共同开发的,可被视为典型的产学合作成果。与赤崎勇博士一同获奖的还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他在开发蓝光LED时还是日亚化学工业的研究人员;另外一名是名古屋大学教授天野浩,他是赤崎勇博士的学生。

title

201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获奖者

赤崎勇博士出生于鹿儿岛县知览町(现在的南九州市),1952年从京都大学毕业后进入神户工业公司(现在的电装天公司),成为一名企业技术人员。之后成为名古屋大学的助教授,再之后又进入松下电器产业公司,1981年再次就任名古屋大学教授。

在此期间,赤崎勇博士一直在致力于研究蓝光LED。如果能让LED发出光的三原色——红色、蓝色和绿色,就可以制造出包括白色在内的所有颜色的LED。全球的研究人员都在挑战这项研究,但只有蓝光LED始终未能实现。

1980年代下半期,赤崎勇博士开始与自己的学生、后来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名古屋大学教授天野浩一起进行研究,最终全球首次成功地将非常明亮的蓝光LED发光。

之后赤崎勇博士开始利用该成果与丰田合成公司开展联合研究,并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当时所在的日亚化学工业展开了竞争,经过不懈努力,丰田合成于1995年成功实现蓝光LED商业化。

JST提供开发经费,丰田合成支付专利使用费

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很早以前就注意到名古屋大学赤崎勇教授的研发项目,为帮助其与丰田合成共同实现蓝光LED的商品化,提出了向其提供研发经费的建议。

赤崎勇博士最初没有接受,因为他觉得商品化还为时尚早,但最终他还是同意了。JST于1987年3月~1990年9月共向丰田合成提供了5亿5000万日元的融资型研发经费。经费的提供条件是,由JST在这3年半的研发期间为其提供研发资金,研发结束且JST认证开发取得成功后,要在5年内无息返还JST提供的资金。

资金提供期间的研发成果(包括原始专利申请和研发过程中的专利申请在内)实现商品化后,丰田合成要根据销售额向JST支付一定的专利使用费。

丰田合成利用这笔资金成功开发出了蓝光LED,并根据销售额在1997年至2013年期间向JST支付了总额为56亿日元的专利使用费。

支付给JST的56亿日元的去向

支付给JST的56亿日元中,有一部分根据当时的合同支付给了名古屋大学。

名古屋大学按照当时国立大学的规定,将这笔资金作为发明奖励金支付给了赤崎教授。不过由于国立大学的教授属于公务员,根据当时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奖励金的上限为每年600万日元。

日本专利厅认为600万日元的奖励金上限对重大研发成果而言显得过低,后来修改了制度,取消了上限。随着制度的修订,赤崎教授每年能获得600万日元以上的奖励。虽然最终支付给的赤崎教授的总额没有公开,但据推测,至少超过了1亿日元。

名古屋大学的专利收入超过14亿日元

另一方面,赤崎教授开发的蓝光LED为名古屋大学带来了14亿日元以上的专利收入。

赤崎勇博士最初在名古屋大学担任助手,于1959~1964年以及1981~1992年两次就职于名古屋大学,其中在1981年至1992年担任名古屋大学工学部的教授。据名古屋大学介绍,赤崎勇博士在1985年以后凭借蓝光LED材料氮化镓的结晶技术等合计取得了70项专利。

虽然上述专利中主要专利已于2007年到期,但包括其他相关专利在内,为名古屋大学带来的收入合计达到14亿3千万日元。

名古屋大学为纪念赤崎勇博士的成就,于2006年利用专利收入建立了“赤崎纪念研究馆”等,作为研究人员的开发基地。

日本国内的产学合作项目中从没有过支付如此高额专利使用费的先例。不过,在与外国的产学合作中,北里大学的特别荣誉教授、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大村智博士从美国默克公司获得了总额250亿日元的专利使用费。大村博士因开发出针对盘尾丝虫病的特效药而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一种在热带地区传播,会致人失明的恐怖寄生虫病,作为产学合作的专利使用费,即使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个金额也是罕见之高。赤崎勇博士等人获得的专利使用费在日本仅次于大村博士。

文: 马场錬成(科学记者)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