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文物克隆再生——东京艺术大学举办丝绸之路特别展示

2017年10月02日 信息通信

欲看唐宋文化得去日本,日本是高度发达的国家同时古建筑也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众多的中国人到访京都奈良,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领略一下唐宋遗风。

在保护文物方面,日本运用高科技手段讲不可复制的文物克隆出来。近日,在东京艺术大学博物馆展出了文物克隆的技术和成果。为了让不断劣化的文物或者已经消失的文物重返原来的姿态,东京艺术大学开发出了文物克隆复原的技术。

PHOTO

克隆的奈良法隆寺释迦三尊像

这次展示的是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克隆艺术作品。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交流的通道,而且是文化交流的枢纽,也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诞生在印度的佛教通过希腊,罗马,伊朗等地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发展成为国际色彩浓烈的文化样式,佛教不仅仅是印度的宗教文化,而且成为东亚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东到远东的佛像造形各异,体现了佛教文化在传播中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然而,丝绸之路的佛教文物面临着各种危机。二战时有的文物毁于战火,2001年巴米扬的大佛被塔利班武装分子给炸毁,中国新疆的克孜尔石窟也受到雨水洪水的冲刷面临着毁灭性的打击。为了保存的需要一般鲜有公开的敦煌莫高窟第57窟,日本法隆寺金堂壁画在临摹过程中被损坏等等。

PHOTO

克隆烧损前的法隆寺金堂壁画

这次东京艺术大学克隆再现的文物都是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一流的作品,而且都是难得一见或者是不可能再见的作品。包括日本法隆寺金堂壁画和释迦三尊像,北朝鲜高句丽古坟群江西大墓壁画,中国敦煌莫高窟第57窟的壁画,中国新疆克孜尔石窟航海者窟的壁画,塔吉克斯坦彭吉肯特遗址发掘区的壁画,缅甸蒲甘遗址的壁画和阿富汗巴米扬东大佛天井壁画。

PHOTO

克隆的缅甸蒲甘遗址壁画

克隆文物需要获得文物精致的画像数据,再通过三维测算及科学分析,通过空间,形状,素材,质感,颜色等要素来逼真再现。日本国宝法隆寺的释迦三尊像复制品,不仅在材质,形状上与真品不相上下,而且甚至制作出岁月的伤痕和斑迹。为了营造出独特的氛围,根据每个作品所处的环境,对作品的照明,周围环境的设计方面都下了一番功夫,比如法隆寺的壁画和佛像展示区域,就可以闻到阵阵线香,并且可以听到悠扬的诵经声,仿佛人身临寺庙圣境。

这次展览会主办方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院文物保护修复专攻的宫迴正明教授称:“文物自古就有保存和公开的矛盾,为了保护文物不受劣化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予公开,但是不公开的话,文物原本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于是东京艺术大学通过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开发出了高精度的文物复制技术。其目的不只是单纯的学术意义上的高度复制,而是传承文化,产生新的艺术,感动每一个前来观看的人。克隆文物可以再生出已经不复存在的文物,可以不限时间地点的公开,鉴赏者可以触摸,通过五感来体会文物。这是以前文物鉴赏所不可能有的。”宫迴教授坚信克隆文物将文物这一世界所共有的财产通过新技术保存下来,学术和公开从此可以实现。

本次展示从2017年9月23日至10月26日为止,展示结束后主办方准备将部分克隆文物交给文物的故乡。丝绸之路的美术文物,相关传统在很多地方都已经不复存在,幸运的是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通过克隆文物返还故里,希望能再现丝绸之路美术的昔日光彩。

文・照片/李海
编辑修改 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