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夕張堰塞坝的前世今生

2017年10月27日 能源环境

9月初笔者花了5天时间逛北海道。

原本计划对北海道的5条当地列车都坐一遍,去最北端的稚内远眺萨哈林,去最东边的根室凝视太平洋,或者从釧路到綱走,从车窗里领略广袤土地的自然风光。真的要买票、落实计划时,发现这样的计划是多么地无谋。尽管北海道新干线的开通,使得东京到函馆的时间缩小到4个小时,但是北海道5条当地铁道,每一条都是好几百公里,即使坐快速列车,要实现上述计划,每天都只能在列车上晃荡。于是,不得不现实一点,修改计划,把活动范围缩小到道南和道央,以函馆为起点,经札幌到小樽,再从小樽经札幌到富良野,从富良野经旭川再回到函馆。

因为是坐列车游玩,一半时间是透过车窗欣赏沿途的美景。眼睛看累了,作为调节视力的休息,间或翻一翻列车里的杂志。在介绍北海道的名胜、历史、文化的栏目里,总有一个叫“夕張シューパロダム”大坝的名字跃然纸上。“シューパロ”这个词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它赋予这个大坝一种神秘色彩。翻阅这个大坝的建筑历史,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合上杂志,浮想联翩,我联想起在日本生活的几十年里,目睹的其他建筑施工的场景,貌似很平常却有很多值得研究的理念。抛砖引玉,或许会给世人某种启迪。

PHOTO

展开北海道的地图你就会明白,夕张是位于道中央偏南的内陆偏僻的山区,但是,居然有一条以此地为终点的铁路。那是因为此地盛产煤炭,过去是日本重要的能源补给基地,在北海道开拓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明治30年(1897年)以后,随着北海道开发不断向内陆展开,洪水灾害和水资源不足同时出现,当地人一直希望建一个水坝解决这一问题。直到二战以后,经历了昭和24-25年(1949-1950)的水饥荒,修建“大夕张大坝”才纳入北海道综合开发计划,昭和36年(1961年)完工以后,解决了当地的灌溉用水和电力供应。

随着农牧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到1980年代,大夕张水库的水已经不能满足灌溉的需求,昭和55年(1980年)政府计划将大坝提高13.3米,但是第二年(即1981年)12号台风侵袭北海道,石狩川流域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水灾。夕張川多处决堤,夕张市和邻接的江別市受灾严重。水灾警示世人,大夕張大坝是为灌溉和发电而建,其并没有调节洪水的机能。经过反复勘探,并考虑到札幌市等地伴随人口增加的供水需求,决定在现有大夕张大坝的下方155米处重建一个新的大坝。

新大坝的设计,要求能够抵挡1980年的洪水,能够调节夕張川、石狩川的洪流,保持生态平衡,维持发电并对下游地区提供上水道和农业灌溉用水的供给。令人惊讶的是,如此浩大的工程是在不关闭旧坝,让旧坝正常灌溉,并将其发电量作为修建新坝的能源加以利用。坝基的建筑需要清干河床,但是由于新旧大坝的距离很近,空间狭窄,所以,采用了一种切换河床的施工方法,既不阻断河水的正常泄洪与灌溉,又不影响新大坝的施工。

这让我想起平时看到的房屋与道路的施工,往往是在施工场所先建好临时交通设施,真正的施工现场用帆布包围起来,既没有因下雨而道路泥泞,也没有因刮风而漫天沙尘。丝毫不影响人们的生活起居。一旦摘掉帆布,景象便焕然一新。

夕張的这个新大坝,在无声无息中修建,2015年3月竣工时,撤掉河中央的临时河道,一座堤高110.6米的重力式混凝土大坝便耸立眼前,这座大坝成为日本国内最大的多目的、多功能水坝,而先前的大坝则作为贮沙坝被完全水没。

PHOTO

(图片来源: 石狩川振興財団)

这个新坝的名字就叫“夕張シューパロダム”。“シューパロ”这个令我困惑的单词,并没有想象的神秘,和北海道的其它地名一样,采用了土著民族阿伊诺民族的称呼。阿伊诺人称“ユーパロ”为“矿泉口”,夕張就是因煤矿而繁荣的地区。阿伊诺语的“シ”有“真的”、“中心的”意思。因此,“シューパロ”就是“矿泉口的中心”。那么是否这个大坝应该翻译成“夕張矿泉口中心大坝”呢,我不得而知。因为它的意思暗指在源流中心建立的大坝,并且称因此而形成的水库为“夕張シューパロ湖”,所以,笔者认为如果非要翻译成汉语的话,或许可以称这个湖为“人工堰塞湖”,那么这个大坝也可以叫做“人工堰塞坝”。

夕张堰塞坝的变迁,反映了日本民族在基础建设方面因地制宜、扎扎实实的态度。日本是一个山川河道交织的岛国,经年台风、海啸,地震不断,但是不管这些自然灾害如何肆虐,风停雨住时,面目全新,从没有丁点狼藉。

5天的旅行,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记忆。有函馆壮观的夜景,有小樽秀丽的运河,有富良野的田园风光,有旭川和札幌笔直的井字形街道,还有墨绿的海和湛蓝的天。但是,挥不去的一丝遗憾,则是两次绕道而过却没有下车欣赏的这座奇特的水坝 ― 夕张堰塞坝。

PHOTO

(大沼国定公园、由本文作者提供)

文・图 / 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