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日本第二次可燃冰海洋生产试验结束 将制定面对商业化的路线图方案

2017年07月20日 能源环境

日本于6月29日结束了将来有望成为国产能源的可燃冰的第二次海洋生产试验。独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GMEC)受经济产业省委托,从4月上旬起在渥美半岛至志摩半岛的近海海域实施了本次生产试验。

在海底搭建两个生产矿井,利用“地球号”深海探测船实施了天然气的生产试验。试验的目的是减压、分解从海底采掘的可燃冰,从中提取出天然气(甲烷)。今年5月4日,在1号矿井确认了天然气的生产之后,持续进行着生产。但由于发生了大量沙子流入矿井的情况,在船上变得难以应对作业,因此于5月15日清晨中断了天然气的生产。

之后在2号矿井重新启动试验生产,于6月5日确认了成功生产天然气。1号生产矿井12天的生产量约为35000立方米、2号生产矿井的24天的生产量约为200000立方米。

“地球号”船尾的喷烧器燃烧的甲烷

在安装在“地球号”船尾的喷烧器燃烧的甲烷
第二次可燃冰海洋生产试验
出处:可燃冰资源开发研究财团(MH21财团)

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晶体化物质,存在于永久冻土层地下或水深500米以下的深海域海底。由于可望成为日本本国产天然气资源,经济产业省从1995年开始调查研究,2000年1月在静冈县御前崎近海的南海海槽实施钻探的结果,确认了在砂层中存在可燃冰。第二年制定了以确立从可燃冰生产天然气的方法等、充实在日本周边海域实施天然气的商业化生产技术为目标的“可燃冰开发计划”。成立了以实施该计划为目标的产学研共同的“可燃冰资源开发研究财团”。

到2008年度为止在日本东部南海海槽海域(从静冈县到和歌山县近海一带的海域)实施地震探查和试掘调查的结果确认了在该海域埋藏着相当于约1.1万亿立方米甲烷的可燃冰。这个数量相当于日本一年消费量(约1000亿立方米)的约11年的消费总量。

2013年,利用 “地球号”深海探测船在渥美半岛到志摩半岛近海(第二渥美海丘)实施了第一次海洋生产试验,取得了全球首次分解海底可燃冰提取出天然气的成果。确认了在6天的试验生产中,共生产出12万立方米的甲烷气体。

此次实施的第二次海洋生产试验的目的之一的“生产率”(每个矿井的日产量)的增加,不论在哪一个生产矿井都未能确认到。这意味着在确立生产技术方面还存在着未攻克的课题。对于此次试验生产的结果及其原因,经济产业省决定今后让外部有见识的人参加进来一起进行彻底的探讨,然后制定面对商业化的开发路线图最终方案。

文/ 客观日本编辑部

相关链接(日语)
2017年6月29日经济产业省新闻发布——“第二次可燃冰海洋生产试验结束”
“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GMEC)新闻发布——“第二次可燃冰海洋生产试验~停止降压、结束天然气生产”
2017年4月10日经济产业省新闻发布——“第二次可燃冰海洋生产试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