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低碳社会(3)

2012年02月22日 能源环境

中日两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  21世纪的课题

我认为“有限的地球,老龄化社会,知识爆炸”是21世纪的三大课题。首先,“有限的地球”是指相对不断膨胀的人类活动,地球正逐渐变小。在人类活动膨胀已达极限的20世纪,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传染病相继发生。接下来是“老龄化社会”。日本于2006年迎来人口高峰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也将于2030年左右迎来这一高峰。据说印度在2050年以前会迎来人口大爆炸,到时全世界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最后,是“知识爆炸”。20世纪,知识量成倍增长,虽然解决了很多问题,但过度膨胀的知识也会让人感到困惑而难以把握全局。以上3大课题可以说是21世纪面临的难题,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

 2.  展望2050

我在1990年以前就确信2050年对地球和人类来说必将是关键的一年,因为我们走到了十字路口。在我的《地球持续发展的技术》一书中,提出了《展望2050》这一方案。所谓展望,是综观发展中国家成长和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维持、能源资源问题、地球的环境保护、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和限度。

 《展望2050》的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能源利用效率提高2倍(2)构筑物资循环利用系统(3)自然界能源利用提高1倍。以上目标虽然在理论和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同时需要国际合作。

我在此举例说明理论和技术上的可行性问题。假设有一场汽车赛,即比赛一升汽油能行驶多少公里。20年前是500公里,10多年前是1500公里,最近一段时间超过了5000公里。如果画一幅坐标图,横轴表示车重,纵轴表示剩余燃费(行驶一公里需要耗费的汽油量),我们来看一下车重与燃费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如果技术不变,从理论上来说它们是直线并行的。事实上,欧美车和日本车大致都成直线状态,而且同等重量下,日本车要比欧美车少消耗20%的汽油。今后,随着车身轻量化的普及,车重将减少到现在的一半。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将使汽车消耗的能量减少到现在的1/10。即使将来全世界汽车数量增加到现在的3倍,如果汽油消耗量是现在的1/10,能源消耗也将只是现在的1/3。

也有无法使能源有效利用的物质,比如水泥。由于日本水泥公司努力改进生产过程,使得生产一吨水泥所要消耗的能源从1960年到现在的30年间减少了约一半。从理论上来说这已经超过了能源利用限度的1.6倍,然而却实现了。在日本,其它生产领域也几乎是相同的情况。因为日本高度依赖能源进口,而能源的高价位促使日本成为高效利用能源的国家。

  如今,世界上一半的水泥都产自中国。在中国,由于城市和道路建设的需要,无法停止水泥生产。然而,如果找出最佳的能源使用方法,将使中国生产水泥消耗的能源减少到

40%。

 《展望2005》没有否认汽车数量在全球和城市的增长。然而。如果将使用效率提高到现在的3倍,那么以目前同等数量的能源就可以解决问题。此外,如果将非化石能源增加一倍,也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那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会怎么样呢?在发达国家2人中就有1辆汽车,汽车达到饱和状态。因此,如果将能源效率提高3倍,将使能源消耗量减少2/3。而且,如果将太阳能电池、风力、生物质能量资源等非化石类能源增加1倍,产生二氧化碳的化石资源使用也将减少80%,这样到2050年就将减少80%的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不是任由自身发展,应利用优质高效的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其作为保护地球的最佳方法。我认为这应该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达成合作的底线。

现在的中国确实是这里所指的发展中国家。然而问题是,“中国究竟到何时还算是发展中国家”。以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率来看,6年后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日本人均GDP的60%,可以说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会导致各方面出现问题,亟待斟酌解决,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就应予以发达国家的模式要求。

 3.  减少25%的二氧化碳消耗和白金城市网络

鸠山首相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到2020年要使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减少25%。产业界对此表示疑虑和不安,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确实,日本制造业一直在努力克服石油危机和公害问题,实现了世界第一的能源有效利用。虽说进一步有效利用能源会比较艰难,但25%的减少量并非不可能。制造业必须为此不断努力,但制造业以外还有很大的能源有效利用空间。下面我想明确对此进行说明。

日本的能源消耗中,家庭、办公、运输一类“日常生活”占55%,原材料、汽车、家电等“制造部门”占45%。将“日程生活”类消耗减少80%,这在家庭环保化中已经得到实证。也就是说,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减少44%的目标是可能实现的。然而,所有家庭到2020年实现家居环保化并不容易,假设实现1/4,将减少11%消耗。为追求高效率而给制造业带来过大负担已非良策,因此假设减少5%。同时将原子能发电使用率提高到国际水平,再加上风力发电,将减少4%。保护森林扩大二氧化碳吸收以及投资海外节能和新能源将减少5%。这样一来,即使不买进气体排放权,也完全可能实现自身25%的削减目标。

为对上述估算结果进行验证,东京大学和三菱综合研究所的成员通过对各种资料进行仔细查证发现,“日常生活”类中,住宅和办公6%,运输部门6%,两者相加可以减少12%消耗。另外,发电输电部门减少5%,森林的有效保护和废弃耕地的有机肥生产等减少5%,再加上“制造业”的节能减少3%。同时预计,海外CDM(清洁能源开发体制)的实施将减少5%,总计可以减少30%。

  毫无疑问,实现“日常生活”类的大幅削减是一重要课题。另外,“日常生活”类的大幅度能源削减就意味着购入节能、制能的先进机器和相应服务设备,而这也将孕育“制造业”市场,从而带来新的工作岗位,使21世纪必要的新产业从日本诞生。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前进的决心和勇气。

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也面临诸多难题,不仅仅是全球变暖。为了有效解决问题、排除困难,在原本收入倍增计划和日本列岛改造论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做出新一轮展望。而且,这不仅仅是原本政府来进行兴业富民的工作,而是各地区为了促进本区域发展开拓新产业,这是我们必须采取的发达国家发展模式。以上述思考方式为基础,实现各地区的平稳有效发展,我把这样的社会称为白金社会。因为白金标准含有环保(绿色)和老龄化(银色)的含义,且与生态系统相匹配,我认为这样的社会必将大放异彩。

为了实现构建白金社会的目标,同全国自治体协同进行城市发展的实验就是“白金城市网络构想”。在日本,这样的城市既要环保又要有无障碍设施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既要培养人才又要因才施用。目前,青森县、福井县、千叶县柏市已经开始运作,同时很多城市也呼吁要参加到这样的建设中来。光等待国家来实施是来不行的,地方自治体要积极争先。考虑到各地的白金城市共享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城市间的网络建设十分重要。有效利用IT资源是不可或缺的。在对各地区的实验结果进行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发布到全国各地共享资源,营造出自由登录的操作环境,这是东京大学和未来设计中心预计达成的目标。

日本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小国,中央地区多山脉,各地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日本的多样化白金城市必将给处于同纬度的中国各城市提供可参考的良性模式。日本各自治体将同中国和亚洲各城市结为友好城市,率先将21世纪的生活方式介绍到海外各国。

   20世纪提高生活水平的模式是看好莱坞电影。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好莱坞电影对富裕的美国生活充满向往,寻求美国制造。电影成了美国模式向全球扩展的推动器,而今后,日本通过白金城市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21世纪理想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就让中日两国不断缔结友好城市关系,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互换,为实现亚洲21 世纪的新城市建设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地球环境问题手册》小宫山宏主编(1990年)

2.《地球持续发展的技术》(岩波新书1999年)

3.《“问题发达国家”日本》(中央公论新社、2007年)小宫山宏

 

小宫山 宏

简历

1944年12月出生,1972年东京大学院工学系研究科化学工学专业博士课程毕业(工学博士)

专业:化学体系工程学,地球环境工程学,知识结构化

工作经历:

1988.7.1 东京大学工学部教授

1995.4.1 东京大学大学院工学系研究科教授

2000.4.1 东京大学大学院工学系研究科長・工学部长

2003.4.1 东京大学副校长

2004.4.1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理事。兼任东京大学副校长和东京大学大学院工学系研究科教授

2005.4.1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校长

2009.4.1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校长顾问

2009.4.1 三菱综合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理事長

著作:「地球持续发展的技术」(岩波新书1999年)

「知识结构化」(知识瞭望 2004年)

「关于东大」(总统社 2007年)

「“问题发达国家”日本」(中央公论新社、2007年) 

「知识结构化・演讲」(知识瞭望 2007年) 

「Vision 2050:Roadmap for a Sustainable Earth」(Springer 2008年)

《展望2005:维持地球的发展路途”》(Springer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