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日本的科技政策:偏重大型研究可能放空,研究人员担心失败不愿挑战高风险项目

2021年01月19日 科学・技术奖

决定2021年度以后日本政策方针的“科学技术创新基本计划”的制定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强化创新能力”、“强化作为创新源泉的研究能力”——与以往的基本计划相比,2020年12月14日的专家会议讨论的报告草案中重视创新的趋势更加明确。

title

讨论“登月型研究开发制度”存在方式的远景会议专题讨论=图片由日本内阁府提供

安倍第二次上台执政后,这种趋势开始增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战略性创新创造项目”(SIP)和“创新性研究开发推进项目”(ImPACT)等内阁府主导的大型研究开发预算。

虽然每项课题都投入了数十亿~数百亿日元的预算,但未必都能取得预期的成果。负责ImPACT的课题之一的东京大学教授合田圭介回忆说:“制度从中途开始发生变化,(研究人员)不愿意面对‘瞄准金牌进行高难度动作,但如果失败则没有任何奖牌’的风险,而是直接瞄准可以稳拿的铜牌。”

政府向企业难以从事的“高风险和高影响力”研发项目投资是有意义的,但在现实中,高风险的定义模棱两可,不允许出现重大失败,给人一种容易半途而废的印象。

研究主题的设定和框架也遭到了批判。在SIP的一期项目中,汽车用创新发动机的开发被选为主题之一。虽然实现了热效率达到50%以上的技术目标,但在温室气体削减已成为中长期要求、汽车逐步推进电动化的情况下,这一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仍值得商榷。

SIP是一种以政府投资为引子,要求企业也负担投资的机制。不过,广岛大学的副校长小林信一指出:“其中还包括本来应该由企业自行完成、已经接近实用化的主题,像是由政府承担研发费用的公共事业。”

大阪大学的标叶隆马副教授则认为,“日本的政策创新范围比较小”。在日本属于技术创新意义非常强的创新,在欧美则被广泛视为“某种新事物”。

这种差异还表现在政策上。预定2021年启动的欧盟(EU)科技政策的长期框架“地平线欧洲”采纳了很多研究主题,并打算利用出现的新主题。

标叶副教授批判说:“日本一边削减大学等的基础研究经费一边推进大型项目,机会丧失的风险升高。”文部科学省出身的科学技术振兴机构高级研究员有本建男提议说:“最好提前决定好基础研究与课题解决型研究的预算分配框架。”

很多科学家对自上而下式的国家项目的混乱产生了危机感。被视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的中部大学教授山本尚就直言,“缺乏以长远的眼光发展(项目)的态度”。目前的项目以AI(人工智能)等现有技术为基础,“在延长线上不会产生颠覆性创新”。

作为ImPACT后继项目的登月型研究开发制度进行了改良,由政府根据国内外研究人员参加的研讨会等决定目标,不同的研究项目计划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实现等。

不过,登月型研究开发制度才刚刚启动。科技政策的指挥塔——拥有预算调整权限的综合科学技术创新会议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日文:《日本经济新闻》,2021年1月4日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