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日本的大学】(二)京都大学:自由与自主的校风

2020年05月21日 高等教育

京都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9(明治2)年在大阪创办的理科学校舍密局。第二年与西洋学校合并,成为开成所,经过数次变迁后,1889(明治22)年大阪的第三高等中学校(后更名为第三高等学校)搬至京都。1886(明治19)年制定《帝国大学令》,东京帝国大学诞生后,近畿地区要求设置帝国大学的呼声也不断高涨,但因财政困难而搁浅。1897(明治30)年,第三高等学校迁址,由此利用其土地和建筑,创办了日本第二所现代化大学京都帝国大学。

title

日本于明治时代将首都迁往东京,在此之前的一千多年里,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首都,也是文化和宗教的中心,因此京都大学的存在和教育内容深刻体现了历史和传统的积淀。

京大的入学考试是最难的,其地位可以与国立大学的领跑者东京大学比肩,日本素有“东边的东大,西边的京大”这样的说法。以法学部的学生为中心,东大的学生希望成为官僚或行政官员的想法比较强烈(近年来这种倾向已经弱化),而京大在传统上被认为具有强烈的“在野志向”(不从政,无心仕途)和“反骨精神”( 叛逆,反抗精神)。

京大自创办以来,从二战后的1947(昭和22)年更名为京都大学,到2004年成为国立大学法人时制定的基本理念也始终秉承着“自由校风”的精神。京大的基本理念是:“在继承并发扬建校以来形成的自由校风的同时,挑战解决多元化的课题,并为地球社会的和谐共存做贡献,因此要以自由与和谐为基础”。

战前,京大为争取学术自由发生过著名的“泷川事件(又名京大事件)”。1933(昭和8)年,法学部教授泷川幸辰因提出自由主义思想,遭到时任文部大臣鸠山一郎的罢免处分,对此,法学部的教授和学生们集体抗议,主张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发起了抵抗运动。泷川在此次事件中被停职,但战后重回京大,后来升任校长(1953~1957年)。

title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该校的历史、组织和设施概要等。

京都帝大最初是作为理工科大学创办的,但建校2年后增加了法科和医科,后来又设置了文科等。1919(大正8)年变更为学部制,形成法、医、工、文、理5个学部,同时还设置了经济学部。

战后,该校合并附属医专和第三高等学校,新的京都大学扬帆起航(1949年)。同年,京大理学部教授汤川秀树成为日本首位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得主。之后,汤川的同学兼同事朝永振一郎也于1965年获得物理学奖,包括化学奖以及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内,京大迄今为止已诞生11名诺奖得主。除此之外,该校还出过很多获得其他世界级奖项的获奖者,包括数学领域的世界级奖项菲尔兹奖和高斯奖,以及医学领域的拉斯克奖等。

目前,京大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组织,拥有法学部、经济学部、理学部和医学部等10个学部,各学部的研究生院共有18个研究科等,还设置了13个附属研究所、14座教育研究设施和62处海外交流基地等,据悉这些机构组织也遥遥领先于日本国内的其他大学。京大拥有教职员5,500人(其中外国职员450人),学生22,600人,包括来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2700名留学生。该校的目标是,在从海外接收大量研究人员和留学生推进国际交流的同时,通过跨国和跨学科的联合研究,成为面向社会和世界广开门户的大学。

京大目前的校长是第26任校长山极寿一。山极先生从京大理学部毕业后,成为理学部研究科的教授,2014年10月出任京大校长。他出生于1952年,是该校首位战后出生的校长。此外,山极校长还是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灵长类学家,是大猩猩研究领域的权威。

山极校长上任后表示,“打开通往世界和社会的窗户,推进与外界的交流,培养野性而聪明的学生是京大所有教职员的共同梦想和目标”,为此提出了“WINDOW”构想。其中首字母“W”表示Wild and Wise(作为可以挑战未知世界的实践场所,培养野性而聪明的学生),“I”表示International and Innovative(进一步推进研究的国际化,实现创新),该构想指明了京大今后应该遵循的准则。山极校长在构想中讲述了自己的抱负:“大家光朝着同一个目标提高能力并不会带来创新。与其说我们要创造一个竞争的环境,不如说我们要提供一个场所,让大家在这里可以接触到不同能力和不同思想的人,享受交流,形成合作关系。通过这种相遇和交流,培养野性而聪明的学生,并通过敞开的窗口默默将他们送到可以大展身手的世界,希望这是我们京都大学所有教职员共同的梦想和目标”。

顺便一提,“N”表示Natural and Noble(创建一个可以亲近自然,学习知识,并培养高尚品格和诚信态度的学习场所),“D”表示Diverse and Dynamic(提供一个包容多元文化和思想,可以在悠久的历史中能准确定位自己的宁静的校园环境),“O”表示Original and Optimistic(培养不惧怕失败和批评,并能从中汲取营养,融合不同的思想,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最后的“W”表示Women and The World(通过为促进性别平等行动计划和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支援,创造一个充满光明希望的环境)。

title

京大将在2年后迎来建校125周年,目前正面向2年后推进周年纪念事业,包括“强化国际竞争力”、“强化研究能力”和“推进社会合作”三项事业等。

关于“强化国际竞争力”,此前面向海外广开门户,接受多元的文化和思想,营造了可以自由学习的精神氛围,今后计划在沿袭这种氛围的同时,培养具有领导能力且强大坚韧的新一代全球领军人物。具体来说,将招收最优秀的外国留学生,同时积极推进把本校学生送往海外留学的活动,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

关于“强化研究能力”,在充实的环境中,研究新颖的独创创意和“有趣”的事,培育出很多获得世界级奖项的人才,还诞生了西田哲学和灵长类学等新学科,今后也将在这种传统下继续努力培养年轻人。

关于“推进社会合作”,建立并活用以大学的全额出资子公司Kyodai Original为中心的新型产官学合作“京大模式”,同时开展包括到初创企业实习以及从企业邀请讲师在内的创业教育、实施利用世界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创造新产业和社会价值的京大初创企业支援等。

其他大学近年来也有同样的趋势,即积极创建超越传统学术范围和领域的跨学科学部。京都大学的综合人类学部应该就属于这类学部。综合人类学部成立于1992(平成4)年,目的是创建横跨此前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学术领域的“人类学”。将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中寻找人类、文明与自然的新联系,在新生选拔方面,普通入学考试设置了文科和理科两个类别,实现了多样化的基础学力。也就是说,通过评价学生在文科和理科两方面的综合思考能力及表现力进行选拔。入学后可以选择人类科学系、认知情报学系、国际文明学系、文化环境学系和自然科学系五个学系进行学习。

同样因跨学科研究而受到关注的,应该是“心的未来研究中心”。为了让心理学、认知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公共政策、美学及艺术学、佛教学等与“内心”有关的各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开展研究、教育和实践,京大于2007年创建了该研究中心。目的是着眼于人类的“内心”解决日本和世界面临的众多课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笔者今后仍会继续关注该研究中心。

最近受到关注的应该是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山中伸弥带领的iPS细胞研究所。山中教授等人的研究团队开发了通过操纵皮肤细胞的基因来逆转生长过程,使其回到受精卵状态的“初始化”方法,2007年利用人类细胞成功培养出了万能细胞“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为此,京大于2008年设立了“iPS研究中心”,并于2010年3月发展为研究所。该研究所制定了4个计划在2030年之前实现的目标,即(1)以iPS细胞库为支柱普及再生医疗;(2)利用iPS细胞实现精准医疗及开发治疗疑难杂症的新药;(3)利用iPS细胞开拓新的生命科学和医疗;(4)建立日本最高水平的研究支援体制和研究环境。

日文:泷川 进
照片・翻译编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