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从日本“大学品牌”塑造看中国高校“双一流”争议

2017年10月12日 高等教育

原创2017-09-23陈小牧上教留学陈小牧工作室

PHOTO

日前,教育部、财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公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42所大学入选“双一流”。

随着教育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大学品牌”塑造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重塑“大学品牌”,有针对性发挥大学和学科特色,其做法本身并没有错。

尽管如此,“双一流”名单仍引发了各种争议。此间,人们很自然拿它与此前的985工程和211工程作比,甚至认为是高等教育行政主导下的“换汤不换药”。

“双一流”后面缀有“建设”两字,教育部也一再强调“双一流”并非终身制,中间会根据第三方机构专家评估进行调整,但多数人在看待这份名单时,会不自觉地过滤掉“建设”,认为进入名单的42所大学就是中国一流高校。另有人对名单B类院校大学颇有微词,认为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是受到了国家的特殊“照顾”。

笔者长期从事日本教育咨询工作,很自然地将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与日本“大学品牌”塑造做比,发现两者间有诸多可借鉴的地方。

“双一流”缺乏评价体系

为重塑大学品牌,2016年日本部分修改了国立大学法人制度,新增指定大学法人。成为指定国立大学法人的大学,在接受国家重点资金援助的同时,享有极大的自主权,比如可参与金融产品投资等。

今年6月末,日本公布了“指定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等三所高校成为首批“指定国立大学法人”。而另四所指定国立大学候选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一桥大学)在今年年末之前尚有再申请机会。

指定国立大学法人申请条件不可不谓之苛刻。根据日本政府(文科省)下发的指定国立大学法人《申请要件》(评价体系),确定研究、社会合作和国际协作三大评估指标。质言之,三大领域中每个单项得分排名均需达到日本国内大学前十。

比如,社会合作中关于“大学经常性收益”单项,数据采集规定年限为2011~2015年,平均值排名需国内前十,参考值为:9.0%。国际合作领域的另一个单项“国际联合发表论文”,规定数据采集年限为1999年~2013年,平均值排名国内前十,参考值需达到25%以上。大学(本科)外国留学生人数及日本学生出国留学人数比例,平均值排名需国内前10,规定数据采集年限为2010~2014年,参考值为:5.8%以上。《申请要项》甚至对数据“出典”(出处)也做了明确规定。

此前,日本也有诸多“大学品牌”标签,比如中国学生和家长熟知的“旧帝国七大”,代表着日本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准。时代变迁,旧帝国大学内部发展也出现了不同。按照上述指定国立大学《申报要件》,根据硬性指标,最终有七所大学成为指定国立大学法人候选人。北海道大学和九州大学因单项个别指标未达标,而自动放弃申报。

黄仁宇先生曾说过:中国是一个缺乏数字管理的国家。相较于日本,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从专业的角度,没有具体的评价体系,所以也就谈不上具体的数据公示,出现争议也就不足为奇了。

适当照顾地方地方大学“没有错”

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地方某些大学入选“双一流”充满了各种的不服气,认为这些大学的水平抑或名气不足以成为“双一流”。但中国大学公立主体,除了提供优质的教育和研究水平外,还需兼顾公平性原则,大学具有贡献地方责任。这点与日本的做法有诸多相似之处。日本大学发端于国立,国立大学分布广。大学自身定位非常明确。比如有些地处地方大学,其发展目标之一便是地域贡献。

至于满足社会多元需求,则通常由私立大学来完成。私立可根据自身办学理念,走特色化发展之路。而国立必须做到兼顾。从这点上看,中国双一流大学兼顾地方,无可争议。更何况“双一流”后边还有“建设”两字,适当的地域政策倾斜,有利于中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

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引发争议,除上述原因之外,与中国人“出世”观念密不可分。儒家文化核心价值便是鼓励“出世”,中国人经常被指做事不甘心、不安心,缺乏工匠精神。这也反应在大学建设心态上,即每所大学都不甘心,都想成为“双一流”。结果却是忽略了自身特色,造成“千校一面”,整体水平不高。其实,一些大学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并不适合“双一流”。

关于这点,可借鉴日本大学的做法,即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理念,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日本国立、私立均有各自发展模式。比如国立大学分成三大类,一类负责“大学品牌”再造;二类引领国内大学高质的教育和研发。三类居多数,其发展目标为地方贡献。大学发展也是各司其职,来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的公布,国家有重点对院校重点学科进行政策倾斜,无疑可以给入选“双一流”大学带来极大的发展助力。但在缺乏市场自由竞争,尤其是民办大学羸弱,公立大学独大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要想真正提高教育和科研水平,达成真正的“一流”,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陈小牧(微信公众号:陈小牧工作室)
编辑修改 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