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挑战楼兰之谜(2)

2017年02月06日 文化交流

17_0206_1_1.jpg

向发掘档案发起

对遗迹的发掘调查从2003年末到2005年春天进行了两次,
  中国调查队在小河墓地的发掘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中国的摄影师用我们带去的NHK高清摄像机,详实记录了小河遗址部分发掘的全过程
   “这个遗址真是太棒了。干尸一个接一个被发现。”
  通过卫星电话向我们汇报的摄影师因为兴奋,不由得抬高了声调。

【林立于小河墓地的墓碑】

17_0206_1_2.jpg

拍摄下来的影像可谓是冲击力十足。毕竟从那个“不可思议的墓葬”中,不负众望地发现了一个又一个保存近乎完整的,近4000年前的白人干尸…此外,他们的埋葬方式也是独树一帜。
  遗体被直接放置在流沙之上,胡杨木做成的船型棺材倒扣在遗体上方。每个棺木上还覆盖有刚刚剥下还滴着血的新鲜的公牛皮。“血糊”——血液凝成的浆糊把棺材密封了起来。
死者的枕边矗立着像是墓碑一样的东西,且全部放有红柳(Tamarixtenuissima)枝。
女性棺前的柱状墓碑高度在一米五到一米八不等,形状各异。墓碑的顶部无一例外都涂成了红色,并用毛线一圈圈地缠了起来。
  男性棺的头部位置则立着“团扇”形状的墓碑。虽然颜色几乎脱落殆尽,但还是能够确认其上残留的黑色的颜料。
  “团扇”状和柱状的墓碑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据研究者称,团扇状的墓碑象征着女性性器官,而柱状的立木则象征着男性性器官。也就是说,男性干尸配有女性性器官造型的墓碑,女性干尸的头部配有长棒状的墓碑,成套摆放。
  在小河墓地被建造的年代,人类持有生殖崇拜的观念。有观点认为,这样的埋葬方式包含了对人丁兴旺的祈求。
  墓碑、棺材和像立木一样矗立的柱子由沙漠里常见的胡杨木制成。在它们的顶端还绑着牛的头颅。

小河公主的发现

小河墓地发掘的重中之重,无疑就是有着“新楼兰美女”之称的“小河公主=M11”的发现。
  剥开棺材上覆盖着的牛皮,掀开相当于船底板的盖子,那里沉睡着的是仿佛随时都会起死回生、像人偶一样的女性干尸。
  这是一位推测年龄在20多岁的年轻女性。戴得很低的毛毡帽、亚麻色的长发、线条鲜明的脸庞、高挺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女尸的眼睫毛依然清晰可见,就像是死后被画了淡妆、粘上了假睫毛一般。不需要等待DNA鉴定结果,这种容貌已经清楚地表明她是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

刚刚发掘出土的小河公主】

17_0206_1_3.jpg

“小河公主=M11”的发掘结束后,对美女干尸进行了DNA鉴定。结果显示她与“楼兰美女”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所长带领的调查队制作的“小河美女·M11”的报告书中有着如下记录。

【M11】
木棺棺长2.2、棺上覆盖牛皮3块,其中棺头、棺尾分别用黄、白色牛皮,棺中部用白底棕斑的花牛皮,牛皮之上又覆盖了白色的斗篷,斗篷上放着12根红柳枝。
棺内墓主人为一成年女性,仰身直肢,头向朝东。除了头、小腿和足部外,整个身体用一件宽大的白色毛织斗篷包裹。
棺内发现了白色圆毡帽、白色毛织斗篷、短裙式毛织围腰、皮靴、项链(穿缀玉珠、白色石珠、黑色石珠)、手链(穿缀淡青色蛇纹石玉)、木别针(固定斗篷)、梳子、草篓、皮囊、羽饰、木祖等。

以M11为首,小河墓地出土了相当多的保存状态良好的干尸。或许除了流沙外,还使用了其他特殊的保存方法。
  例如干尸面部和两臂上涂抹着的乳白色浆状物。它的成分中也许隐藏着什么秘密。总有一天通过分析乳白色浆状物的成分,或许能够发现经历三千余年依然保持美丽肌肤这一惊人保存技术的秘密。

小河墓葬出土了中国最古老的干尸!

发掘调查的结果显示,小河墓地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发现了28座,南区发现了139座墓葬。再加上已经遭到毁坏的190座墓葬,最终确定这个墓葬群共有357座墓葬。
  调查出土的干尸共计145具,全都是“木乃伊=干尸”。和埃及经过人为处理制成的木乃伊不同,这些干尸均是自然风干而成,其中男性干尸有54具,女性79具,12具性别不明。儿童的干尸有19具。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木尸,即木制的干尸。这种木尸一共发现了10具(8男2女)。另外还发掘出两具身体的一部分是木尸,一部分是干尸的尸体(均为男性)。
埋葬“木尸”的目的不得而知。伊弟利斯所长等调查人员推测称,可能是代替去向不明、没有遗体的人进行下葬。亦或是遗体的一部分因为某些原因遭到了损坏,因此使用木头进行了填补。
  无论如何,在同一处墓地一次性出土145具“干尸”和10具“木尸”,这在全世界也没有先例。
  此前,“楼兰美女”被认为是在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干尸。“楼兰美女”推测生活在公元前1800年,而小河墓地最下层出土的干尸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000年,因此也成为了中国最古老的干尸。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17_0206_1_4.jpg

出土的干尸几乎都是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但在最下层发掘出的一具干尸,其DNA检测显示是白色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血。这表明,在欧亚大陆之间,曾经出现过足以颠覆现有常识的、大规模、长距离的民族迁徙与民族、人种杂交。
  他们就是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带来最初文明的人们吗…?
  他们从哪里来?又铸造了怎样的社会?随着小河墓地的发掘,丝绸之路之中又浮现出了另一个巨大的谜团。
  小河墓地这样的埋葬方法,在欧亚大陆的其他地区,甚至是全世界也未曾被发现过。
  “为什么要把胡杨木做成的船型棺材底朝天的盖在上面呢?”
  “为什么要把干尸直接放置在流沙之上呢?”
  ・・・・・・・・
  而最重要的是,在墓地周边没有发现任何生活的痕迹。
  正如作家井上靖曾经说过的那样,小河墓地遗迹的发现说不定“将楼兰这个幻影国度逼进更加浓厚的迷雾之中”。
  (未完待续)

文/照片 井上隆史 (东京艺术大学客座教授)

相关阅读

向复原阿富汗巴米扬壁画发起挑战

中国书籍及汉文书籍的现状 日本少子化对其销量的影响

追溯鸬鹚捕鱼诞生之谜 在中日两国实地调查ー有望促进两国之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