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中日异文化"半斤八两"08>日中饮食异文化之思考

2017年04月17日 人物往来

日中饮食异文化之思考

谈起异文化的话题,最通俗易懂的就是饮食话题。作为一名专业研究中国文化的日本人,我感到非常气愤的是:为什么日本饮食能成为世界遗产,而中国饮食却与世界遗产失之交臂呢? “舌尖上的中国”十分证明,中国的美食依然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十三经》之一的《周礼》中就曾经有过凝缩美食精华的“八珍”相关的记载。

那么为什么中国饮食未被登记在世界遗产内呢?那是因为历史上中国的老百姓仅考虑的食能果腹,而统治阶级和文化阶层只关心对美食的追求。对于存在于饮食背景下的的思想以及经济社会制度相关的侧面、食材的生产与制造相关的传统技术,如何去深掘由其而产生的习惯或礼仪所孕育文化的意识比较浅薄,所以并未充分阐述出来。而现在将目光聚焦在所孕育文化的是“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该节目让人产生一种新鲜的感动,从而成为非常受欢迎的节目,其实如果要询问该节目在日本的知名度如何,结果却是几乎无人知晓。那是因为在日本举办的中国文化相关展会上,依然是儒教文化中所称赞的“高尚”的书画或“文化价值高”的古董占据主流。

那么,如果以异文化的视角来看饮食,就会发现存在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有时也会因饮食异文化而导致商机发生变化。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日本人为什么会把鸡爪和鸡冠扔掉,认为很不可思议。曾经有个有名的事例,一个中国人免费收集了日本人扔掉的鸡爪而转手出售从而发了大财。
同样的事例,日本人也曾经经历过。在西班牙被扔掉的鮟鱇鱼肝在日本却属于高级料理。相反,前往欧洲的日本人非常爱吃的贻贝等,在日本海岸几乎无人回首,因此肆无忌惮地繁殖了很多。而最近终于可以在超市上看到日本产的贻贝了。

说起食文化,与饮食礼仪及一起进餐的社会性作用是密不可分的。虽然大家知道在中文里有“饭局”一词,但是日本人却并未充分理解其真正的意义。在我年轻的时候,每逢因工出差去中国时必定会被邀请参加宴会,作为答谢我也举行宴会回请中国人,但是刚开始进行交流时,就被财务部长训斥道:“你把钱都花在宴会上了,何不把钱更多地花在工作上!”

中国人的想法是:“既然一起工作,那么首先就应该一起吃饭,互相融洽、敞开胸襟,从而成为“自己人”(能够互相帮助的自家人)。而日本人的想法是:“饭可以以后再吃”等到全部达成协议成交时或者项目成功时再举办庆祝宴会即可”。因此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想法有着天壤之别。

我有异味的多年好朋友,他以前曾在中国的港口工作过。那时候,他出差回到中国一看,港口的工人分为两派正在互相对峙中。当时的情形真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他向惊慌失措的部下问到: “现在,金库里还有多少钱,全部拿出来!”

他带着这些钱马上就举办了一个盛大宴会,让双方的主谋者坐在自己的桌子上,通过宴会上的协商收拾了该事态。当然,那也正是因为平时工人对他的人品具有很高的信赖性。如果在日本做这样的事情,充其量也会被指责为“互相合谋”吧。

在中国社会可以说宴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通过仪式,但是在其中存在的无法看到的各种各样宴会规则,大部分的日本人并未理解,这的确也是事实。如果不了解这些就无法在贸易中顺利进行,但是中国人也应该理解日本人的“酒桌上的话无须遵守”的习惯。

文/三潴正道(丽泽大学客座教授、中日翻译活动推进协会理事长) 照片/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