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日本旅情---车站便当

2016年01月26日 人物往来

从雪国北海道到南国鹿儿岛,南北3000公里的铁路旅行少不了车站便当。在访日外国游客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日本旅游行业协会在东京国际文化会馆面向外国媒体召开记者招待会,宣传日本的车站便当。

对于日本人来说,近乎平常的车站便当,而对于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来说是充满好奇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对便当的印象也渐渐生疏。当然这里面有饮食文化的区别。笔者也非常好奇,日本如何向外国人推广车站便当,便当能否为中国人所接受?

据日本料理研究家奥村彪生介绍,日本各地车站大约有500种便当,每种便当均取当地特产食材,明石的章鱼饭,北海道的海鲜,秋天的比内鸡,东京的鳗鱼,石狩的鲑鱼,岩手黑猪,米泽牛,仙台牛舌都用在便当上。可以说车站的便当已经代表当地料理的特色,而中国车站也有便当出售,不过一般都没有华美的包装,也不太讲究食物的摆设。或许是旅行在外诸多不便,也不注重那么多了。当然有闲及讲究每一餐都要吃好的人会去当地的餐馆就餐。像日本人全民购买车站便当的现象在中国是看不到的。

日本旅情---车站便当

日本的车站便当不只是卖的一顿简单的饭菜,而是汇集了诸多心思在里面。比如将漫画的元素放在便当包装上,于是甚至出现了收集便当包装纸的爱好者。这让人仿佛忆起收集火花的情景。笔者去年出差去神户买了明石章鱼饭的车站便当。便当是放在陶罐里面,外面还有章鱼浮雕,在返回东京的新干线里面吃完便当后,觉得陶罐还挺可爱,于是千里迢迢将陶罐带回家。每每看到那个陶罐,便想起明石,想起神户。在日本,各种精益求精的东西都表现在普通的一件事上,并将其变为一个具有代表意义和价值的事情。这是日本人追求极致认真精神的体现。中国人对吃是很讲究的。不吃或少吃生冷多半出于健康,也是对食物口味的追求。在日本旅游或出差在外,在车站内匆匆买上一个当地的便当,配上热饮或啤酒就踏上旅途。这是新干线或长途列车的一景。当然日本是有条件及技术将食物保持热的温度。但是冷的菜蔬反倒增添了旅途异于平常的感觉。

已有日本的商家将车站便当推广到海外。比如在新加坡销售新干线外形的鸡肉便当,针对华人国家新加坡不喜冷食的习惯,用寿司代替冷饭。当然寿司也是冷的。寿司也只能冷吃。日本有卖福袋的传统,但对于外国人来说,相当一部分的人在购物方面是很冷静的。因为看不到里面装有什么东西,所以有一种购买彩票的心理。车站便当也一样,外面有印刷精美的图案,因为看不到里面的内容,有顾客询问里面的食材是否相同。当然这对于日方销售人员来说这种疑问在日本可以说是很难遇到的。

在台湾也有车站便当的文化,台湾主要的车站均有便当销售,但主要是米饭上放些炸猪排或炸鸡,并且是现盛现卖的热便当。日式车站便当在台湾销售状况良好,销售之前举行了记者发表会,活动期间日式便当很快销售一空。从问卷调查来看,日式便当在味道,外观上看均得到很高的评价。顾客希望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以及销售价格的平民化。接下来,日本车站便当能否被中国大陆游客所接受,我想这不仅是饮食文化的问题,更是对日本文化的一种理解和尝试。

文/李海
编辑修改 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作者略历

李海李 海

毕业于名古屋大学,文学博士。2012年9月开始在香港卫视东京记者站工作。樱美林大学东北亚综合研究所运营委员,安保政策研究会研究员,日本外国特派员协会奖学会委员。著书《流亡日本期间的梁启超》(日语,樱美林大学东北亚综合研究所出版)翻译《日本如何面对历史》(人民出版社)监译《融冰之旅――日本原政要北大讲演录》(人民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