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汉语,通中国---汉语演讲比赛在东京举行

2016年12月11日下午,由东日本汉语教师协会主办的第六届汉语演讲比赛在东京都内的大东文化大学会馆举行。

演讲比赛分为社会人和学生两组,这次演讲的题目是“我和汉语”,社会人与汉语的接触可谓多种多样。2号选手石冢雄真在演讲中谈到他学习中文的契机是他去年一个人前往美国旅行,在波士顿纪念碑前,一位黑人少年向他打招呼,但用的是石冢先生听不懂的语言,看着石冢先生犯愁的样子,少年用英语说:“原来你不是中国人啊。”那时,石冢先生仿佛明白在这位黑人少年的眼里,亚洲就等于中国,而且这位少年正在努力学习汉语,所以主动找中国人说话。这件事让石冢先生切身体验到世界重视中国的事实,让他认识到光学习英语是不够的。从美国旅行回来后,石冢先生就决定开始学习汉语。

社会人3号选手高尾真大学习汉语的原因是喜欢中华料理,虽然中华料理的麻婆豆腐,青椒肉丝,干烧虾仁等已经进入寻常日本百姓家,日本朋友并不陌生,但高尾先生对中华料理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大众菜谱上,不光品尝菜肴,还要了解料理背后的文化知识,所以高尾先生学习汉语,看中国料理的节目,参加做中国菜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结交了一些中国朋友,使高尾先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16_1216_1_1.jpg

高尾先生的演讲绘声绘色

中日经济的深层次交流也使得日本朋友有很多机会和中国人接触,在工作生活中有的同事就是中国人。4号选手吉谷美聪女士的公司来了一位进修生,这位进修生刚来日本不会日语,因为吉谷在大学学过汉语,这样在工作上吉谷就经常帮助这位从广州来的青年。吉谷和丈夫一起利用休息的日子陪这位中国同事一起游镰仓看大佛,去广岛,横滨等地游玩,使他更了解日本,丰富在日本的生活。一年后,这位青年在公司员工面前用日语报告了他一年来的学习工作成果。现在吉谷仍然和这位青年保持联系,听说他回到广州后,成了公司的领导,很热心的指导中国人员工。吉谷计划明年和丈夫一起去广州看他。

社会人6号选手木村洋司讲诉了他学习汉语是因为对家乡的怀念。木村先生离开家乡来到大都市东京已经三十多年。木村的故乡是日本海边的一个小渔村,那里的小学仅有30多位学生,没有医院,没有超市,晚上8点以后就一片漆黑,但这里邻里关系融洽,在这个偏僻的地方有一个中国餐馆,老板是中国人,在这里木村先生第一次吃到中国菜,第一次听到中国话,从那以后,木村先生就对汉语产生兴趣,后来考上大学,也就选修了汉语课,木村先生在讲演中说到每次学习汉语都会让他想起久违的故乡和生活在故乡的老母亲。

社会人7号选手山本清夏是一位牙科医生,她想把日本的“访问治疗”,即不用去医院,牙科医生主动登门这种服务带到中国上海。在老龄化社会的日本,许多人行动不便,想去医院也去不了,所以医生带着医疗设备去患者家中或者是养老院上门服务。山本认为中国以后也会和日本一样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她想把日本的经验带给中国,在中国普及访问治疗服务。为了实现山本的中国梦,需要学会说汉语,这样才能和患者交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第二部是大学生讲述自己和汉语的故事。来自樱美林大学的龟山彩佳同学是在学校组织的“日中大学生镰仓游”活动时邂逅了汉语。在镰仓龟山同学第一次和中国留学生交流,发现他们的日语说得非常流利,可是自己却一句汉语都不会,觉得非常不好意思。在回家的电车上,龟山同学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汉语,说一口漂亮的中国话。

首都大学东京的清水桃子同学称学习汉语给她带来幸运。清水同学在演讲中列举了她学习汉语给她带来的三个幸运。第一是开始喜欢上自己的名字。在学习汉语之前,清水同学称自己不太喜欢自己的名字。因为名字中有个“子”字,现在的日本的90后已经很少用“子”作女孩的名字,感觉有些陈旧。但是在学习汉语后认识的中国人告诉她,你的名字在汉语里很好听,也很有灵气,随着夸奖的人越来越多,清水也就越来越喜欢桃子这个名字。第二个幸运是学习汉语充实了生活,在学习汉语之前,清水同学称自己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坚持一项自己的爱好。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学习汉语以来,因为喜欢汉语,所以一直没有放弃,汉语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第三个幸运是通过学习汉语,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清水同学在大学二年级暑假期间前往上海短期留学,留学期间参观了上海的日本动漫展,在这个展示会上清水同学了解到很多中国年青人热爱日本的动漫,于是想做日本动漫出口中国相关的工作,清水同学已经拿到动漫公司的内定,明年春天就开始在秋叶原工作。

法政大学的齐藤野衣从六岁就开始学习汉语,齐藤的故乡兵库县神户市是日本三大唐人街之一,这里居住着很多中国侨民,齐藤母亲的好友里面就有中国人,这位中国人的女儿像亲姐姐一样照顾齐藤妹妹,齐藤常去他们家吃饭,听到姐姐跟她家人用汉语交流,引起了齐藤对汉语的好奇,也使她有机会接触到汉语。为了增进和他们的交流,齐藤产生了学习汉语的念头。齐藤同学相信只要努力学习汉语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听到这里我有些惊讶,因为这个想法足以证明一个不满20岁的小姑娘坚定的决心。近代史上确实有中国人想成为日本人,日本人想成为中国人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例子。京都大学吉川幸次郎教授穿汉服,说中国话,日本文学者周作人身穿和服,脚踩木屐,听说书。齐藤的目标是做一个说汉语说得跟中国人一样流利一样标准的日本人。

16_1216_1_2.jpg

法政大学齐藤野衣获得大学生部第一名

经过一下午的角逐,由日本大学吴川教授,栗原千里教授,于晓飞教授,法政大学铃木靖教授,明海大学刘勋宁教授等评委老师们评选出这次演讲比赛的获奖人选,社会人部吉谷美聪,吉田裕幸获得特别奖,石冢雄真,品川真贵子获得努力奖,第三名古城侑子,第二名高尾真大,第一名山本清夏。大学生部特别奖获得者是法政大学的川井由美和庆应义塾大学的谷地栞,努力奖授予樱美林大学的龟山彩佳,明海大学的志田浩司和首都大学东京的清水桃子,三等奖是大东文化大学的高田雄太,二等奖获得者是大东文化大学的高桥玲衣,一等奖颁发给法政大学的齐藤野衣。

16_1216_1_3.jpg

参赛选手和主委会老师合影留念

明治学院大学名誉教授榎本英雄名誉教授点评这次汉语比赛时称,参赛者的汉语水平很高,难分仲伯,演讲内容丰富,参赛者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和汉语的故事,感情真挚,打动人心。

文/李海

作者略历

LiHai.jpg李 海

毕业于名古屋大学,文学博士。2012年9月开始在香港卫视东京记者站工作。樱美林大学东北亚综合研究所运营委员,安保政策研究会研究员,日本外国特派员协会奖学会委员。著书《流亡日本期间的梁启超》(日语,樱美林大学东北亚综合研究所出版)翻译《日本如何面对历史》(人民出版社)监译《融冰之旅――日本原政要北大讲演录》(人民出版社)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