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京都大学等开展捕捉地震前兆的产官学共同研究

2025年07月16日
title

(供图:京都大学,摄影:梅野健 石川县穴水町 2024年3月7日)

【共同社7月14日电】围绕可能在日本国内造成大范围严重灾害的南海海槽地震,京都大学教授梅野健(通信工程)研究团队与爱知县蒲郡市日前启动共同研究,力争通过捕捉地震前兆现象减轻灾害,并且在未来建立实时预警系统。梅野的团队此前已同东海铁路公司(JR东海)启动同样的研究,还力图与地方政府展开合作。

梅野关注的是地震前夕断层面开始缓慢滑动的“预滑(pre-slip)”现象。该现象被认为会在东海地震前夕发生,长久以来备受关注,但在东日本大地震后的2013年,中央防灾会议调查小组汇总报告称“捕捉预滑的地震发生预测通常很难”。

梅野介绍称,采用通信工程的方法,通过分析同时在多地观测到的地壳变动数据,能够检测到预滑现象。相关研究成果2024年已在国际学会等场合发表。据悉在东日本大地震中,地震发生前的2小时发现最多近1厘米的变动,越靠近震中变动越明显。

通过在蒲郡市内设置观测设备并增加观测点,分析的精确度有望提升。梅野表示:“通过取得并共享数据,首先希望提高防灾意识。希望预警系统在下次的南海海槽地震前投入使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