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伎:一场艺术与美的幻想

日本文化 · 艺术百科 2016年10月17日

yiji.jpg

在京都,现在依然可以经常看到身着传统服饰的艺伎 (图/Pixabay)

艺伎,是日本传统文化中艺术与美的化身。高高的发髻、雪白的面庞、短促的娥眉、殷红的双唇、精美的和服,无不透露出一种不同于其他女性审美的神秘感与极致美。艺伎不是艺妓,这种误解产生自中文对日语的翻译过程中国人对“妓”的认知。在日本,艺伎是一种高贵的职业,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历史哀与乐、悲与喜的见证。在艺伎身上,总能给人带来无限遐想。

艺伎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德川幕府早期表演歌舞的流浪女艺人。当时的德川幕府为了增加政府税收,严厉禁止私娼,迫使民间妓女为生计所迫投身幕府官营妓院,吸收了民间艺伎通俗的表演形式,转变为既卖身又卖艺的艺伎。到了18世纪中叶,艺伎才作为一种职业被合法化,其职业规范和习俗也随之确立,只卖艺不卖身的行规被广泛接受。艺伎从小便需要接受严格的训练,从琴棋书画到谈吐装扮都要样样精通,要做到优雅甜美、知书达理、能歌善舞,深谙察言观色,展现女性的独特魅力。

在日本三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艺伎,她们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成为了在男性主导世界中鲜艳的一抹亮色。明治维新时期,享有“勤王艺伎”美誉的中西君尾为大局考虑,忍辱负重嫁给了追捕维新志士的幕府高官岛田左近,借机刺探幕府的机密,套出了大量幕府情报。后来,维新派武士根据她提供的情报,成功刺杀了岛田,除去了维新派的心腹大患,促成了最后的成功。美国作家阿瑟·高登创作的小说、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改编拍摄的电影《艺伎回忆录》一度引起广泛关注,而作品的原型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日本著名艺伎岩崎峰子。在历史上,二战后作为日本文化外交的一种手段,以岩崎峰子为代表的艺伎们需要经常要接待外国政要。岩崎峰子的一生见过很多国家首脑,如美国的福特总统、亨利·基辛格、 伊丽莎白女王等等;面对这些世界政坛的重量级人物,她们在想方设法讨客人欢心的同时,也表现出很强的自尊心,一展民族风采。

艺伎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以秉承传统为宗旨。开始,很多家庭因为贫困将女中女买为艺伎,后来,竟有不少女孩子因为渴望传承文化或因对这个职业的向往而投身这个行业。艺伎的文化一代传给一代,在她们身上承载着日本女性的传统之美,因而也能满足不少男性对传统女性美的幻想。现代的日本艺伎有“女性楷模”之称,她们被认为是女人中的女人。她们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女性,她们深谙男性的心思,懂得如何在男性主导的世界中斡旋,同时又充满着浪漫的神秘感;她们也绝不是低下的性工作者,她们矜持自重,身上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多才多艺,充满柔情,从她们身上可以找到现代日本在快速发展中逐渐丧失掉的东西。艺伎是日本男人心中完美女性的象征,代表着日本传统文化中女性的最高姿态。忠贞、典雅、娇 媚、柔顺;在艺伎身上体现的这些品质标准,同样也适用于日本普通的女性。艺伎的穿着妆扮在现代日本社会已经成为女性古典美的样板,据说现代社会日本人穿和服时,衣带如何打,选择发型及饰物等都以艺伎为标准。

如今,日本一些地方依然存在艺伎文化,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京都的祗园一带。艺伎出场费用高昂,通常按小时收费。各地区略有差异,资质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能在艺伎的陪同下共进一餐,实在是一种奢侈而又难得的体验。

随着时代的变迁,艺伎间一些如不可婚配等这样的戒律已经不再成为约束她们的枷锁了。但由于艺伎训练严格,培养周期长,再加上是以取悦男性为主的服务业,所以这一行已经成为夕阳产业,有走向衰颓之象。由于对于文化的好奇与不理解,很多外国游客或是本国的年轻游客在看到艺伎时总会围住照相,甚至一些客人在接受服务的时候不礼貌地摆弄艺伎的假发、服饰,这都给从业者带来了很多困扰。因此在京都,官方一度在其官网上用英文刊登警示,敦促外国游客尊重艺伎,不要追逐她们。同时, 为了保护艺伎们不受到侵犯, 当地居民和餐馆老板们也自发地一周数次在街上巡逻,以及时制止游客的不当行为。

艺伎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一场艺术与美的幻想。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关于艺伎的事情,不妨来日本、来京都一睹日本的艺伎的风采。

文/王璇 责编/周曙光

注释:
①勤王艺伎:勤王,指的是江户时代末期打到德川幕府的政治活动和思潮。中西君尾为保护维新志士,充当了最终打败幕府统治的重要力量,因此被称为是“勤王艺伎”。
②中西君尾:出身于武士家庭,因父亲被仇人所杀而家道中落,不得不进入艺伎界,她经常在一个叫做“鱼品”的茶屋表演。当时,幕府势力和维新派在日本京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两派人物经常以京都的声色场所作掩护,召开秘密会议。君尾在斗争中为在争取维新派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③岛田左近:幕府高官。
④阿瑟·高登:美国作家,《艺伎回忆录》是其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