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集体住宅区的变迁

日本社会 · 经济百科 2014年12月11日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解大城市住宅不足的问题,在许多城市的郊区建起了名为“团地”的集体住宅区。能生活在不锈钢洗涮台、冲水式卫生间等新式居住条件十分完善的团地里,成为当时人们的生活憧憬。可是如今,这些团地却面临着楼房老化、居民老龄化及国际化等问题。有关日本团地的变迁,请看本刊记者采写的报道。

“早川先生,最近忙啥呢!”

“早川先生、您好!”

只要早川秀树走在“银杏团地”的路上,总会有老老少少的居民们接二连三地跟他打招呼。

“刚才跟我打招呼的女孩,她父母可是中国人呢”早川说。“现在,银杏团地的居民里约3成的人是外国籍”。

早川是以银杏团地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市民团体“多文化社区建设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的法人代表。2000年创办的“工作室”,其宗旨是 “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发挥彼此的个性,共同营造幸福的居住环境”。

横跨神奈川县横浜市泉区和大和市的银杏团地,是在1960年代由神奈川县建设的租赁式住宅区,占地面积约27公顷,建有以5层楼为主的集体住宅楼79栋。该团地的特点之一是外籍居民相当多。约3,500户居民里,约2成是外籍住户,按居民人口比例计算的话,达到团地总人口的近3成,如果加上已经入日本籍的人口,其比例会更高。

1980年代,银杏团地迎接了第一批外国人住户。1979年,银杏团地所在的大和市,成立了帮助印度支那难民的“定住促进中心”,直至1998年,该中心对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的难民,进行了教授日语、传授适应日本社会等培训工作。在该中心的培训结束后,有一部分人住进了银杏团地,成了这里外籍居民増多的起因。虽然在县营住宅的入住资格里,有入住人的收入必须低于一定水准等规定,但只要符合在留资格(外国人在日本的暂住资格)、即便身份是外国籍,入住县营住宅也不是问题。

“由于银杏团地规模大、空房多,所以比较容易获准入住,而且房租便宜”早川说。“还有,在银杏团地四周,有许多跟汽车行业相关的工厂,即使不太会说日语也比较容易找到工作”。

跟印度支那难民几乎同一时期,银杏团地里日本残留孤儿的居民也开始增加。日本残留孤儿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种种原因留在中国(以东三省为主)的日本人。从1980年代起,回日本的残留孤儿人数开始增多,这些人里有许多人住进了银杏团地。

由于这些人或是生儿育女、或是呼亲唤戚,银杏团地里外籍或有海外关系的居民日益增多。现在,居住在银杏团地的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居民。

银杏团地里外籍居民刚开始增多的那阵子,在日本居民与外籍居民之间,没少发生纠纷。例如:在日本,必须将垃圾按可燃性垃圾、不燃性垃圾、玻璃瓶等仔细分类后,在规定的日期拿到垃圾堆放处,但由于外籍居民不太了解这里的规矩随便扔垃圾,引起了日本居民的不满;另外,半夜三更在房间里唱卡拉ok、在团地内骑摩托车等,也成了纠纷的起因。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自治会(类似居委会)主导下,将团地的规矩耐心地向外籍居民作了说明;同时,还用英语、汉语、越南语等多种语言设置“扔垃圾规则”、“摩托车禁行”标志等;此外,自治会还举办日本人与外籍居民的交流会,开展加深相互了解的活动。这一系列措施,让纠纷逐渐地减少了。

pixta_5915857_M

多文化社区建设

“工作室”创始人早川最早在银杏团地开展活动是在1994年,当时他还在上大学。早川做的第一件事是和几名大学朋友一起,以义务劳动的方式,在团地的集会所开办了面向日本残留孤儿的日语教室。刚开始的时候,学生都是日本的残留孤儿,教室的口碑树起来之后,学生的人数和国籍数都有了增加。其中,带着孩子来上课的学生也很多,早川在跟这些孩子的接触过程中,察觉到了外籍儿童面临的问题。

“我发现这些孩子们尽管能用日语进行日常对话,却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进度,没有足够应付中考的学习能力等问题”早川说。“鉴于这种情况,为了创造能给孩子们提供帮助的环境,从1998年前后起,我们增加了活动的内容”。

“工作室”为孩子们开设了中考补习班,并帮助选学校、填表格等。每周日,还在团地内“银杏小学”的操场举办足球活动,促进外籍青年和日本青年之间的交流。并开设生活咨询服务,对外籍居民填写书面材料、申请入托、连接因特网等提供帮助。我们用越南语、汉语、柬埔寨语进行回答,这类问题的咨询件数,一年会超过1,500件。

“工作室”的活动,除了依靠国家机关的扶持资金、企业和个人的捐赠,还要依靠众多的志愿者。志愿者里也有很多人是住在银杏团地的外籍或前外籍的青年。其中有一支由这些年轻人组成的防灾小组叫“TRYangels”。TRYangels的成员是15名20岁左右的青年,活动内容有:在当地消防署的指导下翻译防灾指南、参加防灾训练、在团地和幼儿园进行心肺复苏以及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示范等。2011年3月11日发生东日本大震灾时,尽管团地的建筑物没有受到大的损害,TRYangels的小组成员们还是履行了用多种语言向居民们发送地震信息,确认居民生命安全等职责。

“东日本大震灾后后,一位和TRYangels的成员们一起参加过防灾训练的社区老龄居民反映说:‘虽然是第一次跟外国人交流,但是觉得他们都是非常和蔼可亲的人’。”早川说:“老龄居民平时没有跟外籍居民说话的机会,所以我们想通过这类活动进一步促进交流”。

眼下,银杏团地存在的问题是居民的老龄化以及年轻人数量的减少。曾经有2,000名以上在学儿童的银杏小学,2013年减少到大约160名(其中大约7成是外籍或有海外关系的儿童),从2014年4月起,学生合并到团地外的小学,银杏小学被关闭了。由于居民的老龄化,参加团地自治会活动的人数也在减少。该如何不分国籍地增加团地相关人员的数量,成了今后的重大课题。

“外籍居民人数之多,可说是银杏团地的魅力之一。我们希望既能展现这种魅力,又能跟团地以外的居民们加强交流”早川说。“将来,我们还计划在已关闭的银杏小学开一个‘银杏大学园’,让它成为发挥多种文化特长的交流平台”。

文/泽地治(日本综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