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生的地震以及受害情况

日本历史 · 地理百科 2011年10月24日

日本自古以来就是地震多发国家,虽然是岛国,国土面积还不到世界陆地总面积的0.3%,但是发生的地震却占世界总数的约10%。

这种情况下的日本,遭受了多次重大地震灾害,例如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死亡及失踪者达到10万5000人、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死亡人数达到6434人。

位于海洋与陆地的四大板块相接之处

日本地震如此之多的原因是由于地处被称为“板块”的巨大地壳的相接之处。所谓板块,就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10余块厚达10 km直至200km的板状地壳。这些板块每年以数厘米的速度移动,海洋一侧的板块一边慢慢牵引陆地一侧板块的边缘,一边将其挤压于自身之下。这样,交接处的陆地一侧的板块便被积蓄出回弹之力,当这种能量达到极限的时候,陆地板块就会瞬间回弹,地壳遭到破坏从而发生强烈地震。这就是日本频发的“海沟型地震”。在日本附近,有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嵌接的日本海沟及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接的南海舟状海沟等,一般认为,在同一地点会以数十年及数百年为周期,发生大型地震。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也属于这种海沟型地震。

地震发生时,由于海水强烈地上下涌动,就会产生海啸。日本东北地区北部多为锯齿状里亚式海岸(ria coast),受到复杂海岸线形状的影响,海啸更加强烈,容易造成严重的灾害。

可能引发地震的活动断层有2000处之多

除了海沟型地震以外,在日本还有以内陆地区的活动断层为震源的“陆地浅层地震”。与“在同一地点会以数十年及数百年为周期发生地震”的海沟型地震相比,陆地浅层地震的周期据说会达到千年,但由于日本可能引发地震的活动断层推算有2000处之多,那么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都会发生地震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这样的国土上居住的日本人深知地震危险就在身边,因而也就极其重视防灾措施。比如说建筑物的抗震标准,在阪神淡路大地震以后做了改定,为此公共机关的建筑物等都进行了抗震加固工程。另外,家庭的防灾意识也很强,特别是在被预测数十年以内将会发生大地震的东海地区,固定家具等防震防灾意识早已深入人心,所以3月15日在静冈县内陆地区发生的6级强震仅仅造成了数十人受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