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新常态下的日企:深化中国市场开拓

2017年04月18日 在华日企

最近,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简称Jetro)公布了《2016年度 亚洲、大洋洲日资企业实况调查报告》。本次调查向在东北亚、东盟、西南亚、大洋洲共计2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的10,983家日资企业(日方直接或间接出资的比例超过10%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有4,642家企业给出了有效回答,有效回答率为42.3%,其中的“中国篇”单独统计了在华日企的问卷答复。Jetro自从1987年开始实施该项调查,一年一次,本年度为第30次调查。

虽然,一直有媒体报道称外资企业在撤离中国,然而,在此次调查中,有关今后1~2年业务开展的方向,在华日企回答“缩小”(5.3%)或“撤退、转移到第3国(地区)”(1.8%)的占比为7.1%,较2015年调查有所降低。相反,回答“扩大”的在华日企占比为40.1%,增长了2%。尤其是,报告显示回答营业利润预测为“盈利”的在华日企占比为64.4%,较2015年调查结果的60.4%增长了4.0%。在华日企一律采用中国的财年制度,预测是基于当年度前三季的营业收入。

通过这篇报告,如果分析“盈利”在华日企的经营模式,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1. 更加注重中国市场

对于在华日企,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已成为划分经营形势“明暗”的关键。关于2016年的营业利润预测(较2015年),根据“中国篇”的统计,回答“改善”的企业占比为38.4%,较2015年调查的32.0%增长了6.4%。而回答“改善”的企业,列出“当地市场的销售额增长”的理由占比最高,为62.6%。相对的,回答营业利润预测“恶化”的企业占比为27.1%,相较2015年的34.4%降低了7.3%。同样,这些企业在例举理由时,以“在当地市场的销售额减少”占比最高,为53.4%。

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几乎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但是直到2008年美国金融次贷危机前后,大部分日企仍以开展“加工贸易”为主,既输入设备和原材料,利用中国廉价优质的劳动力,在中国进行加工生产后,出口销往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美国次贷危机后,发达国家市场普遍转向疲弱,中国市场崛起,特别是近几年中国中产阶级的迅猛增长加速了消费升级的需求,在华日企纷纷开始转型,加大了中国市场的开拓。

从历年调查的横向比较也能看出,开拓中国市场而非扩大出口,于日企而言其重要性与日俱增。在2010年的调查中,回答营业利润“改善”并且例举理由为“出口扩大使销售额增长”的在华日企,占比为40.2%,而这个数字在2016年的调查中是20.7%,下降了近20%。

更进一步,经过摸索后,与中国市场成功接轨的日企,其扩大在华销售和生产功能的意识也愈发强烈。报告显示,从行业来看,日企零售业回答扩充“销售功能”的企业占比为89.7%,高于其他行业。同时,日企化学、医药行业回答扩充“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为65.2%,运输机械设备行业回答扩充“生产(通用产品)”功能的比例为38.2%,也非常积极。以下2016年度日企公开发布的消息都佐证了调查报告所反映的结果。

2016年度日企公开发布的消息(部分)

公司

新事业基地

内容

似鸟(中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去年9月开设了第九家门店

成都伊藤洋华堂
  有限公司

四川省眉山市

准备2017年1月开设
  第七家门店

养乐多(中国)投资
  有限公司 中国

山西省太原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浙江省嘉兴市

将中国销售点扩大到36家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江苏省苏州市

成立了制造和销售诊断试剂的
  积水医疗科技(苏州)
  有限公司

安川电机(中国)
  有限公司

安徽省芜湖市

预定成立奇瑞安川电动驱动
  系統有限公司

本田技研

湖北省武汉市

决定设立第三工厂等

photo

(图1 似鸟(中国)有限公司某门店的2017年春季促销广告)

2. 牢牢掌握技术优势

虽然如此,中国一路高歌猛进的成本价格,使日企倍感维持经营活动的巨大压力。关于人工费、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的成本高涨带来的负面影响,制造业回答“很大”、“有一些”的日企占比为84.9%,非制造业为80.4%,其中,传统的食品和纤维行业回答影响“很大”的日企占比达57.1%

为了立足于中国市场,避免利润空间被上涨的成本所吞噬,其一是降低成本,因此,报告显示推进常规的“削减管理费用、间接费用等经费”的日企占比达57.7%,其二就是推进自动化,例如,精密机械设备、运输机械设备、电气机械设备行业回答“推进自动化、省力化(引进产业机器人等)”的比例均超过了5成。

同时,保持技术差别化优势也一直是日企努力实施的经营战略。体现在报告中,就是从日本进口中国的核心零部件、关键加工设备维持在一定的比例。虽然相比2015年降低了2.9%,由于客户要求或者质量保证,2016年回答“存在只能在日本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占比仍高达77.1%。而且,从行业来看,超过80%的电气机械设备、普通机械、化学、医药、食品行业的日企回答还将“提高日本采购率”,理由当中以“质量提高”占比最高,为63.6%。回答中具有代表性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例如,有用于电气机械设备的半导体、树脂材料、特殊零部件,用于化学、医药的特殊塑料原料、特殊树脂、添加剂,用于精密机械设备的电子线路板、精密零部件、特殊加工品等。

3. 合理削减材料成本

根据报告,如果设定日本的制造成本为100,2016年中国当地的平均制造成本为79.4,较2015年调查结果的81.9降低了2.5%。从行业来看,食品、运输机械设备和化学、医药行业的制造成本超过了平均值。从制造成本的结构来看,人工费平均占比为18.8%,而材料费平均占比为59.5%,可见要降低制造成本,就必须削减材料费。

实际上,日企也确实在通过推进材料采购的现地化,来增强成本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华日企原材料及零部件的采购地明细(平均値)中,“当地采购”(67.8%)占比最高,其次为“日本”(25.9%)、“东盟”(2.3%)。并且,回答会进一步“提高本地采购率”的企业占比为81.1%,究其原因,“低成本化”(85.6%)和“交货期缩短”(61.3%)为最多的回答,从行业来看,超过80%的运输机械设备、电气机械设备、纤维、精密机械设备的日企表明有此打算。另外,选择“本土企业”(86.0%)作为今后重要当地供货商的占比最大,选择“进驻地的日资企业”的次之。

从2014年开始,“当地采购”的占比一直在65%左右。

日企强化现地材料采购以消减成本的方针,客观上带动了当地中国企业的经营活动,而日企一向严格的品质要求、在高科技行业的引领地位等,也在实质上助推中国的产业升级。

4. 积极布局参与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为了深耕中国内需市场,日企有针对性地扩大业务布局。从地区来看,在江苏省、湖北省、北京市、上海市回答 “业务扩大”的日企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1%),特别是在内销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3.4%)的北京市(90.6%)、湖北省(82.7%)、上海市(79.8%),扩大业务的意愿相对都比较高。

扩大业务布局的日企占比

江苏 

湖北省 

北京市 

上海市 

全国平均 

回答 “业务扩大”

52.6% 

50.0% 

46.7% 

45.9% 

40.1%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随着中国内需市场的发展,湖北省和重庆市成为日企新一轮战略布局的重镇,而北京市和上海市因其强大的市场辐射力仍然是日企的大本营,江苏省则由于高度的产业集约度一直都是日企推进中国业务的“发动机”。尤为重要的是,在新一轮布局中,这些日企摒弃“独善其身”的传统保守打法,积极与中方企业展开合作,深度地参与推进中国的消费和产业升级。例如,仅举出2016年企业公开的信息中,株式会社罗森和湖北省中百控股集团股份公司下属的中百超市结成合作关系共同开拓中部市场、参天製药(中国)有限公司与重庆科瑞製药(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市成立了重庆参天科瑞製药有限公司、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統有限公司与上海仪电(集団)合作参与“中国製造2025”的智能制造项目、NTT Docomo和中移动的集团公司共同合作漫画业务的运营等,既是有力的例子。

photo

(图2 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在2016年展会上展出的药剂填充用生物医药系统)

那么,究竟是哪些日企在撤离中国呢?答案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纤维纺织、IT离岸开发等,其中纤维纺织行业的 “人工费”比例为34.5%,比平均水平的18.8%高出15.7%。或者,由于中国的经济转型或环保升级等而明显下滑的行业,例如印刷行业、钢铁制造相关行业等。

报告中,回答“缩小”或“撤退、转移到第3国(地区)”的企业占比,制造业(10.4%)多于非制造业(1.4%),其中精密机械设备(15.8%)、纤维(14.3%)行业的占比较高。早期,日企投资中国都集中在这些产业。长期以来,这些日企对于创造当地就业、推动地方产业发展默默地做出了贡献,而今天,由于中国产业升级换代的自然淘汰,他们不得不选择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如此,退出的日企当中保留了贸易销售功能,以图再谋中国业务发展的也不在少数。

由调查报告可以看出,撤出中国的日企是少数,相反,大多数日企越来越深地融入到中国从制造到销售的过程中。不论“中国制造”,或是“中国市场”,都成了中国的一张名片,而这张名片显示,包括日企在内的外资企业,和中国经济早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依存关系。

(完)

备注:调查资料来自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公布的《2016年度 亚洲、大洋洲日资企业实况调查报告》。图片来自各企业的微信公众号。

文/王淅
编辑修改 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