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剩者为王”的务实与坚持

2017年02月07日 在华日企

一家杭州日本纺织加工企业的摸索

纺织业,曾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时期的支柱性产业,也是80年代后期投资中国的日本企业的首选。然而,近年来,人工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环保压力、外部市场萎缩等的多重冲击,使纺织业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夕阳产业。外企的撤退潮波及全中国,订单大量地向越南、巴基斯坦、印度、柬埔寨等周边国家转移。2016年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表的调查显示,在华日企的半数以上计划继续扩大中国业务的比重。但是,在纺织制造业,仅有19.1%的日企表示有扩张计划,远远低于平均水平。
  在中国从事制造业不易,而日资企业更加不易。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人工成本高涨的日本国内转战中国的日企,是被中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所吸引。因而长期以来,多数日企特别是纺织制造业的经营模式是加工贸易型,就是将日本等海外的订单拿到中国加工后出口,赚取加工费。然而,当人工等成本上升、外汇率波动、以及海外市场需求下降时,加工贸易模式立刻会在经营上捉襟见肘。近年来,虽然仍在坚守的日企也不少,其中,也有尝试转型开拓中国内需市场。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缺少人才和经验积累的情况下,其成功率也可想而知。因此,目前日企纺织制造业的销售中出口占比平均仍高达约70%。

photo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布的《2016年度アジア・オセアニア進出日系企業実態調査 中国編》显示,仅有19.1%的纺织制造业的日企有扩张业务的计划,远远低于平均水平。)

在普遍举步维艰的处境中,在杭州,有一家日本独资的纺织企业,却逆流而上,不断创造佳绩。来自日本岐阜県的杭州久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起步于1992年,在杭州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家用纺织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日资企业,目前在中国拥有两家专业加工厂,公司员工400多人。该公司2014至2016年的销售额,分别为1,600万美元、1,700万美元、2,200万美元,平均利润率保持在10%以上,拥有总资产达1亿美元。通过20多年的发展,在家纺行业已经建立了品牌优势,最近,被杭州滨江区认定为骨干企业。
  为什么在江河日下的纺织制造业,却做得如此有声有色?当就这个问题请教该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久积三郎先生时,他用到一个词,既“残存者利益(日语)”,比较近似于“剩者为王”。
  会这么简单吗?虽然,部分企业的撤离,会给留存企业腾出生存空间,然而,在自然淘汰中成为余留的稀缺资源,并不等同于从实质上改变了被动格局。
  慢慢梳理久积三郎董事长的介绍,发现除了确实存在留存者利益,该企业还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首先,他们坚持了商业上最根本的原则,即“风险分散管理”。杭州久积的订单来自全世界,产品远销日本、中国、欧洲、美国、澳大利亚、中东等国家。这一模式,也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建立起来的,它使杭州久积平稳渡过了美国雷曼危机、欧洲反倾销、人民币升值、日本的市场需求变化等数次危机。在产品方面,从单一的床上用品,发展到全面覆盖家居用品,包括靠垫、抱枕、坐垫、地毯、毯子、宠物用品等。久积董事长在介绍中反复强调,在动荡的全球化市场,确保自己的生存空间是经营者的首要任务。

photo

(左图:2016年9月,久积董事长在公司周年成立大会上向员工发表讲话。
 右图:杭州久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所在的大楼。)

第二,不盲目扩张。这,也是很多日本中小企业坚守的原则,宁可小而精,不冒进地追求大而全。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贴牌生产的OEM加工企业,到拥有自主品牌的家居产品提供商,杭州久积始终没有离开过纺织加工业,不随大流去开实体店,也不盲目投资其他行业。10年磨一剑,保持适度的规模,既降低了经营风险,也提高了专业化程度。当面临世界各国不同的加工供货要求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掌握主动权。
  第三,正确自我定位,积极应对变化。这也是杭州久积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初期他们只加工生产床上用品、暖炉围毯,订单100%来自日本,产品单一,市场单一。后来,日本市场需求下降,他们认识到后开始开拓欧美、中东等日本以外的市场,产品也拓展到覆盖家居用品的各方面。同时,积极拓展中国市场,恰逢近年“日本观光热”带动日本品质受追捧,不少大型超市、电商纷纷向他们订货,短期内中国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销售额的约10%。久积董事长说现在是全世界接受订单,工厂也没有淡季旺季了。重要的是,在产品定位上他们学习了ZARA的经验,既不过于高端造成曲高和寡,也不在低端卷入价格消耗战,而是瞄准中端市场,以时尚的设计和功能性品质提供价格合理的产品,赢得口碑和粉丝。

photo

(右图至左图:摆放在杭州久积公司的展示厅和加工车间的各种家居产品。)

第四,苦守自己的立足之本――日本品质。目前,来自日本客户的订单仍高达60%,这些客户对质量要求严苛,稍有问题就会退货或者要求返工,而且,仍然按照日本业内的商业习惯,每年要求做出成本改善。既要保证高品质、又要降低成本,在成本价格疯涨的中国相当于拉着两匹背道而驰的高头大马奔跑。实际上,来自日本订单的利润率最低,甚至高达6成的日本订单都难以盈利。然而,杭州久积硬是咬牙坚持着,并逐一通过了ISO9001、ISO14001和OHSAS8001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2016年10月还获得小野木科学技术振兴财团的表彰。从久积董事长的介绍中了解到,这并非跟情怀有关,在国际市场上,日本品质就是金子招牌。在商务洽谈中,不少刁难的海外客商一听说他们多年服务的日本企业名,以及“久积”品牌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会立刻主动要求商谈签署订单。坚守日本品质既保证了杭州久积的技术竞争优势,又大大节约了营销成本,听起来舍近求远,实质上却一举多得。

photo

(左图至右图:该公司的总经理久积美代子女士(图左,左1)带领员工一起参加贸易洽谈会。)

第五,在人力资源上,杭州久积贯彻了现地化。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成本占比高,加之中国近10年来的工资增长率每年约在10%,远高于发展中的邻国。杭州久积在各个环节尽量使用中国员工。在选拔人才时,首先强调的是人品、对工作的态度。杭州久积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有海归,也有当地人才,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上担当重任。公司有7个部门,在管理上鼓励合理的内部竞争,让有干劲敢承担的年轻员工和公司一起稳扎稳打地向前发展。
  总结起来,杭州久积的发展秘诀,可以概括为“风险管理,坚持根本、变化创新”。不拘泥于已有的模式,但是坚守和发展自己的经营之本;不特别赶超时代,可是积极地与时俱进。这种务实专注、灵活积极的经营风格,客观地说在日企中比较难能可贵,应该与久积董事长的跨文化视野有关。他青少年时期在中国度过,并在北大接受了儒学教育后回到日本工作生活,之后再次来到中国创业。中国文化的灵活性与包容性,和日本文化推崇的工匠精神,在杭州久积的经营中得到了融合。
  然而,烦恼依然不少。近两年,“污水限排”“煤改气”等环境整治对中国纺织业的冲击近乎于一场地震。上游的印染加工企业的关停,以及染料涨价等影响,致使供应量下降,让杭州久积这样的下游公司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处境。他们不得不改用转移印花面料,或者干脆弃染色加工不用,采用绣花工艺代替,这一改变反而使产品更加符合当今的环保理念。
  当问道杭州久积公司今后的发展规划时,久积董事长笑呵呵地说:“说实话,我也不知道10年、20年后公司会是什么样。今年我已经60岁了,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使后继者能够顺利地接手公司吧。”。那么,纺织加工业这么难,有没有打算过离开这个行业呢?“从来没有!”,久积董事长斩钉截铁地回答。“如果离开,我们的员工和他们的家属会受影响。而且,20多年来,我们不仅积累了新老客户,产品也已遍布日本的量贩店。对这个行业的感情,不会让我做出离开的决定。”
  如同久积董事长一样,在接触日本其他中小企业的创业者时,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在各种逆境中的坚持。他们不轻易言退,不断摸索和突破,如履薄冰,带领企业渡过一道道难关。“剩者为王”并非偶然,这种坚持,不论在日本,还是中国,都是支撑一个行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文/王淅
编辑修改 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