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探访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上)—李海

2017年03月13日 生物医药

早在两千多年前,始皇帝嬴政就派徐福前往蓬莱仙岛寻找长生不老的灵药。然而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人类似乎难以改变。2007年,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教授培养出iPS细胞,可以说理论上不久的将来古人的梦想拥有了实现的可能。
  在日本外国记者中心的安排下,记者有幸得到访问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和采访山中教授的机会。该研究所外宣部中内彩香博士告诉记者,iPS细胞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是京都大学最年轻的研究所,今年刚好十周年。2012年iPS细胞研究的旗手山中教授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得到世界的认可。日本政府加大对该项研究的投入,今年年初第三栋研究楼刚刚竣工,世界各地人才源源不断来到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从2007年建所当初的百余人增加到如今的500余人。

photo

图一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 研究栋外观

这次探访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的重头戏是采访该研究所所长山中伸弥教授。在山中教授回答记者提问之前,iPS细胞研究所未来生命科学开拓部门的Knut Woltjen副教授作了题为“iPS细胞与基因编辑”的报告。临床应用研究部门樱井英俊副教授作了题为“活用iPS细胞治疗肌肉萎缩”的研究报告。细胞增殖与差异化研究部门金子新副教授作了题为“iPS细胞技术治疗癌症”的研究报告。
  在听完iPS细胞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报告后,记者在研究员的陪同下参观了研究室,笔者曾经在日本的大学留过学,也曾参观过日本理工医学专攻的研究室,基本上都是以教授为单位,研究空间相对独立。而iPS细胞研究所都采用开放式的研究平台,这样有助于研究者之间及时交流信息。这种区别于日本的较为封闭式的研究模式是山中教授在美国留学时看到美国开放的研究环境有感而发,后来山中教授返回日本后一手创建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时也引进这种开放的研究模式。

photo

图二 iPS细胞研究所开放式实验室

另外记者发现研究所很多地方都明确标明研究所2030年的目标。 第一,普及以iPS细胞膜片为主的再生医疗技术 第二,实现利用iPS细胞开发个别药品和疑难杂症的新药 第三,利用iPS细胞开拓新的生命科学和医疗 第四,打造日本最高水准的研究支援体制和研究环境

明确较为长远的研究目标也是山中教授从美国留学回来带到京都大学的创新举措之一。指导山中伸弥的美国教授问他:“你能吃苦耐劳,但你的蓝图是什么?”山中想了一想回答到:“写好眼前的论文,拿到更多的研究经费,找到好的工作。”但美国教授说:“这不是蓝图。”于是山中伸弥开始思考自己成为研究者不是为了写论文,而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缓解眼前受病痛折磨的人们。
  在救死扶伤医学理念的引导下,世界各国的研究者汇集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加拿大籍副教授Knut Woltjen带记者参观他的实验室,称他的研究团队有韩国人,德国人共同从事研究,这里是研究iPS细胞条件最好的地方。Knut Woltjen称他的目标是搞清楚基因排列的意义。

photo

图三 Knut Woltjen博士

photo

图四 樱井英俊副教授(中)和赵明明研究员(右)

记者母校名古屋大学毕业的樱井英俊副教授称他的团队12名成员中有一半是女性。毕业于京都大学来自中国江苏的赵明明(35岁)研究员应聘到iPS细胞研究所工作快3年了,周六周日都不休息,他说这里研究经费充足,研究氛围浓郁,大家都积极朝着目标攀登科学的高峰。

(未完待续)

文/李海 图/ 一,二由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提供,其他笔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