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亚热带海水水温上升速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引发关于鱼类小型化的担忧--日本东北大学研究所

2017年09月13日 海洋宇宙

日前,日本东北大学跨学科科学前沿研究所的杉本周作助教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发表研究成果,称在最近100年里亚热带海面的水温上升了约1摄氏度,上升速度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据此,研究小组向世人发出了警告,在亚热带地区,人们所担心的鱼类小型化问题的发展进程可能比预想的更快。

海洋会吸收温室效应所产生全部热量的90%,其中约60~70%蓄积在水深不足700米的浅海海域。然而,20世纪70年以前,关于海洋内部的水温观测数据较少,很难从水温变化的角度确认温室效应所带来的长期影响。由杉本周作助教、日本东北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须贺利雄教授、花轮公雄教授、水产厅增殖推进部参事官渡边朝生和美国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SIO)的谢尚平教授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从北半球亚热带海域内大范围存在的巨大海水团的性质着手,尝试对观测数据不足的这段时间内海水温度的变化情况加以解析。

这样的巨大水团存在于东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到东方海域之间,东西宽度约为7000千米,南北宽度约为1000千米,厚度约为300米。杉本助教等人的着眼点在于,这样的巨大水团具备一种性质,即其各处的水温几乎相同。因此,即便只有其中某处一年一次的观测数据,也能够据此推测出当年的海水温度。从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包括观测数据匮乏的20世纪70年代之前在内的、过去的100年间北半球亚热带海水温度(水深100~400米)的变化趋势。

亚热带海水温度变化示意图

亚热带海水温度变化示意图。虚线是根据1910年以后的数据计算得出的变化趋势,实线是根据1948年以后的数据计算得出的变化趋势(图片由杉本周作助教提供)

研究小组尝试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报告书所采用的气候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温室效应相伴的黑潮等暖流的热输送量有所增加,这是导致亚热带海域海水温度加速上升的原因。

海水温度的上升会导致海水中的含氧量下降,进而阻碍鱼类生长。有研究预测,如果温室效应这样持续下去,到2050年左右,世界各地海洋中的鱼类的体积会比现在缩小约20%,导致出现鱼类小型化现象。研究小组指出“在亚热带海域,鱼类已经开始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而且这种小型化的进程可能会比预想的更快”。

研究的参与者之一谢尚平,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专业,后在日本东北大学大学院地球物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大气海洋科学专业研究员、北海道大学大学院地球环境科学研究科副教授、夏威夷大学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教授等职,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教授。研究对象为气候变化、大气与海洋的相互作用等。

文/客观日本编辑部

相关链接(日语)
日本东北大学新闻稿“亚热带海水水温在100年间上升了1度,海水水温的上升速度以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加速进行”

相关阅读
2017年07月26日「日本JAMSTEC与北海道大学研究发现:气温上升会导致降雨量增加」
2017年02月28日「在苫小牧验证试验中心,CO2回收、压入地下的项目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