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中日印开启全球定位系统大竞争时代

2017年10月23日 化学材料

日本三菱重工业和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于10月10日成功发射了搭载准天顶卫星“引路”4号的H2A火箭36号机。至此,日本完成了作为当前目标的4颗准天顶卫星的体制。日本虽然在定位精度方面将领先世界,但正在推动军事应用的中国和印度在已经投入实用的颗数方面先行一步。围绕全球定位系统(GPS)基础设施的大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

PHOTO

搭载日本准天顶卫星“引路”4号的H2A火箭被发射升空(10日,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

“即便在仅差几厘米就会碰坏别的农作物的地方,农机也能实现自动运行。将在(离顾客最近的)最后一公里方面发挥精度高的优势”,日本内阁府宇宙开发战略推进事务局局长高田修三充满了信心。现行运用的GPS会产生10米的误差,而“引路”号可将误差缩小到6厘米。相比未摆脱“米级误差”的其他国家,日本在精度上大幅提升。

不过新兴市场国的竞争对手也在迅速追赶。中国通过“产官学军”联合来推进宏伟计划。正加速开发独自的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即将引进的“北斗3号”在精度上比目前的“北斗2号”提高2~3倍。准备在年底前发射4颗卫星,到2020年形成35颗体制。据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仅局限于亚洲,还将覆盖全世界。

“卫星定位系统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依赖美国是不行的”,参与北斗开发的企业的干部感慨地说。在南海和东海的海上活动方面,部分渔船已经搭载北斗的导航系统。今后计划覆盖通向欧洲的“一带一路”沿线各国。

PHOTO

印度也有7颗定位卫星已经在轨运行。准备将来扩大到11颗体制。卫星系统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负责开发,预计2018年印度版GPS“NavIC”就将投入使用。

印度曾有过痛苦的经历。1999年在与邻国巴基斯坦发生冲突时,所依赖的美国GPS信息被拒绝使用。于是该国在10年前开始构筑独自的基础设施,并成功开发。印度版GPS主要面向印度本土和印度洋等周边1500公里范围内,卫星传送的信息还将向从事地图信息服务等的民间企业开放。

PHOTO

日本版GPS的准天顶卫星“引路”号的效果图

日本此次发射的“引路”号同样也不是终点。计划到2023年度将卫星进一步扩大到7颗,下月开始在冲绳县进行公交车的自动驾驶实证试验等,扩大实用化的范围。如有4颗卫星,就能常时覆盖亚洲上空,因此瞄准亚洲市场开展服务也会更加方便。

卫星业务上的优劣不仅决定各国的航天业务竞争力,还关系到利用位置信息的IT服务以及即将迎来实用化的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主导权之争。着眼于10年、20年之后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转载自日经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