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数字亚洲

2011年07月27日 能源环境

1998年,原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为了促进人们对地球的理解,提出了“数字地球构想”的倡议,以此为契机,活用地理空间信息的“数字地球”在全世界迅速普及。1999年起,每两年都会召开一次数字地球国际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研究机构、企业、政府、NGO(非政府组织)的代表等汇聚一堂,就各国和地区在数字地球方面的最新事例、研究成果展开讨论,采取国际性行动来推动“数字地球”的运用。

数字亚洲网络

设在伊姆扎冰川湖边的现场监控仪器。

设在伊姆扎冰川湖边的现场监控仪器。

在亚洲地区,虽然以地球观测卫星的数据为代表的地理空间信息不断获得实际运用,但信息共享所需的体制、网络环境尚不成熟,因此,相关部门间在信息积极交互利用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

通过数字地球来改善这些问题,便是日本“数字亚洲项目”的目标。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学术领域推进事业的推动下,庆应义塾大学自2004年起,计划在5年内,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泰国的亚洲工科大学(AIT)及共同通信社等产业、政府、院校联手合作,共同开展这一项目。担任庆应义塾大学全球安全研究所副所长的福井弘道教授,便是数字亚洲项目的核心人物。

“数字地球的基本思想,就是要探知地球的真实情况。客观掌握地球的现状,了解地球的真实情况,从而可以有效地处理地区性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喜马拉雅GLOF的监测

从防止温室效应对策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利用数字亚洲,研究人员开展的试验之一是喜马拉雅山冰川湖溃决洪水(GLOF)项目。地球上除南北两极之外的最大冰川是喜马拉雅山冰川。在那里,大量冰川融解、消退的积水逐渐堰塞形成“冰川湖”,这些冰川湖的数量和规模急剧扩大。近年来,冰川湖决堤将导致突发性洪水灾害的危险性越来越高。喜马拉雅山的降雪和冰川是周边亚洲各国的主要河流水源,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冰川问题可以说是关系到整个周边亚洲地区的水问题。

福井教授的研究小组将实验地点选定在位于珠穆朗玛峰山麓、海拔5,000米的伊姆扎冰川湖。伊姆扎冰川湖目前全长约2公里,宽560米,最深的地方有100米,现在仍然在不断地扩大。据尼泊尔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的调查显示,在整个喜马拉雅山地区,像伊姆扎冰川湖这样在未来决堤可能性较高的冰川湖约有200处。研究小组为了搭建早期警戒系统,使其能与冰川湖的实时监控联动起来,在伊姆扎冰川湖周围安置了2台现场监控服务器(监控地面环境的装置)。这种服务器依靠太阳能电池为动力源,主要用来采集各种数据,如气温、湿度、伊姆扎冰川湖的水位等,并通过内置数码相机定期拍摄伊姆扎冰川湖,收集其图像信息。现场监控服务器通过无线中转站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上,这是该系统最标新立异的地方。这样就基本上保证能够实时地观察到冰川湖的情况,这在世界上尚属首创。只要访问数字亚洲项目的网站,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人都能观察到伊姆扎冰川湖的变化情况,实际感受地球变化的现象。此外,作为伊姆扎冰川湖GLOF早期警戒系统的一个环节,研究人员建立起一定的机制,只要冰川湖的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就会直接向预先注册的电脑及手机邮箱发送警报邮件,而且,这种机制已经通过了实证试验。

除了建设早期警戒系统,福井教授的研究小组希望今后能够摸索出一些新对策,比如降低伊姆扎冰川湖水位的排水等方法,以及降低风险的土建方法。“将来更需要一些综合性的项目,不仅包含灾害对策,还包括整个喜马拉雅山脉的水资源对策”福井教授说。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福井教授建议在日本“建立国际救援信息基地”。“这是一个专门针对环境及灾害的综合性专业机构,既具备数字亚洲这样的信息基础,又拥有在灾害实际发生时,提供必要人员与器械的能力。这是一个现代版的雷鸟基地。为了在亚洲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今后,我会为这个基地的建立去游说相关部门。”为了解决以喜马拉雅山GLOF问题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包括中东)的各种问题,福井教授正在不断努力,以实现数字亚洲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