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会从日本海域消失吗?

调查 · 统计 2018年05月16日

日本四面环海,自古以来就以鱼类等海产品为重要营养来源。不过,从大约20~30年前开始,鲑鱼、秋刀鱼、白腹鲭、远东多线鱼及太平洋褶柔鱼(又称日本鱿)等日本餐桌上常见鱼类的渔获量全都在减少,并且呈长期持续减少的趋势。在日本近海捕捞的鱼类数量减少,体积也越来越小。另外,金枪鱼等通过远洋渔业捕捞的鱼类资源量的减少也令人担忧。

PHOTO

据悉,代表秋日味道的秋刀鱼的渔获量降到了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2015年和2016年的渔获量为11万吨多,降到往年的一半以下,2017年更是骤降至8万吨多点,价格暴涨。2017年秋季北海道的鲑鱼渔获量只有2016年的三分之二左右,而2016年的渔获量原本就不佳。太平洋褶柔鱼的渔获量也在不断减少。

日本水产厅2018年1月发布的日本周边50种主要鱼类资源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周边海域的84个群系中,占其中46%的39个群系的资源量处于“低水平”,而处于“高水平”的只有14个群系。金目鲷、竹荚鱼、远东多线鱼、竹䇲鱼和明太鱼这些日本人餐桌上常见的鱼类还是“低水平”群系情况尤其严重的。

PHOTO

日本天然渔业资源的渔获量在二战后持续增加,到1970年代后半期达到1000万吨,1984年达到峰值,渔业和养殖业的总产量高达1281万吨。日本的渔业开始出现变化是在80年代以后。随着各国设定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EEZ),日本的渔业被赶出海外渔场。之后的渔获量持续减少,近年来降到了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不到。2017年的渔获量为430万吨,其中天然鱼为325.8万吨,连续4年刷新历史最低纪录。

资源量为何骤减至如此地步呢?除了渔民的老龄化和后继者不足的原因外,还受到了过去过度捕捞造成的资源减少的影响。虽然根据鱼的种类的不同,资源减少的原因不一而足,但气候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韩国、中国等周边各国及地区等对鱼类的需求量增加导致的过度捕捞肯定也是原因之一。

日本目前最受欢迎的鱼类当属金枪鱼。金枪鱼也有很多种类,其中人气最高的是蓝鳍金枪鱼,作为高级寿司和生鱼片的食材广受欢迎。明治时代以后,通过近海延绳钓渔业及大型固定渔网等新型捕捞方法捕获的鱼量增加。另外,随着鱼群探测器的飞跃发展,三陆海域和东海等利用围网法捕捞的渔获量猛增。随着这些渔具和捕捞方法的进步,金枪鱼的渔获量一度大幅增加,但这样做导致了过度捕捞,进入21世纪后,渔获量急剧减少。2014年,由科学家等设立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蓝鳍金枪鱼列为濒危物种。

PHOTO

金枪鱼数量骤减的原因是,幼鱼和具备产卵能力的母鱼被大量捕捞,此前日本的渔获量更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金枪鱼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各个海域洄游,捕捞海域甚广。目前,分五个地区对资源进行保护的国际渔业委员会正在讨论资源保护事宜。其中,中西部太平洋金枪鱼类委员会(WCPFC)负责包括日本海域在内的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的资源管理,日美、墨西哥和韩国等经常参加委员会会议进行讨论。有调查报告显示,具备繁殖能力的母鱼数量已骤减至50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2015年终于导入了幼鱼(30公斤以内)渔获量配额制度。但这项规定以资源还比较丰富的2002~2004年的渔获量为基准,因此实效性受到质疑。

2017年9月举行的北小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一项新政策,即“为促进渔民对资源管理持积极态度,当资源有改善的前景时,应该明确增加渔获量配额”。这项政策接受了考虑日本渔民不满情绪的日本水产厅的主张。

即便如此,日本仍有不少渔民认为,“这样下去只能歇业了”,无视渔获规定违法捕捞和私下捕捞的情况横行。结果,在截至2017年6月的捕鱼期未能遵守渔获量配额,2018年的情况也一样。

以前在日本,鳗鱼只有在一些纪念日和特别的日子才食用,但自从中国生产的养殖鳗鱼大量进入日本后,鳗鱼价格暴跌,超市等开始低价售卖真空包装的烤鱼片。中国产鳗鱼原本是大量购买欧洲鳗鱼的鱼苗进行养殖的,但近年来欧洲鳗鱼资源量减少,2010年被列为濒危物种。本来数量就不多的日本鳗鱼也在2014年被列为濒危物种,如今,鳗鱼再次陷入难以端上普通百姓餐桌的状态。

鲱鱼子和盐腌鲑鱼是日本人新年必吃的菜肴,但由于鲱鱼的渔获量骤减,出现在新年餐桌上的鲱鱼子大部分来自加拿大、阿拉斯加和俄罗斯等国。

鲱鱼曾经是北海道渔业的重要支柱。在距今100多年前的明治时代,每年的渔获量达到近100万吨。一到春天,鲱鱼群纷纷游到北海道沿岸产卵,小樽和留萌等地聚集了大量外来劳务人员,靠鲱鱼致富的人建造了被称作“鲱鱼御殿”的豪宅。鲱鱼的渔获量从1897年(明治30年)开始减少,而19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近海再也看不到鲱鱼群。

容易受环境变化影响的是远东拟沙丁鱼。1960年代以前很难捕获的远东拟沙丁鱼进入70年代后突然能捕捞到,因远东拟沙丁鱼的渔获量增加,日本的渔获量在1977年至1991年位列世界第一。在鼎盛时期,远东拟沙丁鱼大多被做成鱼粉,用作养殖鰤鱼和真鲷等的饲料。最近20多年,远东拟沙丁鱼的渔获量出现减少,主要原因被认为是自然环境影响,而非过度捕捞。

以前,对于这种渔获量减少的情况,日本主要通过渔民等自主制定的规则进行资源管理。在龙虾和鲍鱼等的产地,渔民们会自主决定自己的捕鱼期和渔获量规则,对违反者实施罚款等惩罚。

但近年来,资源量已经减少到光凭这种自主措施无法解决的程度,全球的渔业资源保护动向正在扩大。

PHOTO

日本水产厅此前对秋刀鱼、明太鱼、太平洋褶柔鱼、竹荚鱼、鲭鱼、远东拟沙丁鱼和雪蟹7种主要鱼类设定最大渔获量(TAC,即总可捕量),推进了资源管理。不过,与欧美各国等相比,设定的对象鱼种较少,太平洋褶柔鱼等鱼类每年的渔获量超过TAC的状况一直持续,很多国家和日本的不少专家都认为“日本的渔业资源管理不彻底”。渔获量与日本处于相同水平的美国通过渔获量配额制度对520种鱼类进行管理,渔获量只有日本十分之一左右的新西兰也对100种鱼类进行了管理。另外,日本的渔获量配额非常宽松,每年都会剩余30%至40%的配额,今后,要在征得渔民同意的情况下扩大渔获量配额。

目前,日本政府开始讨论调整此前优先分配给当地渔协的渔业权制度,以及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促进企业参与旨在实现近海和远洋渔船大型化的的措施等。

供稿 泷川 进
编辑修改 客观日本编辑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