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和进展 

产学研合作系列  2014年04月18日  
eyeccxiaoyuan

1、 序章

平成7年以后,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在积极的推进,论文对其发展动向进行概观,以知识产权、共同研究、委托研究、大学等发起的创业投资、具有代表性的表彰技术、以及能够制约全世界的技术为基础,研究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业绩和成果。

在进入主体论述部分之前,首先就设立背景、行动样式以及文化所属不同部门的产业界、大学以及政府(包括国立实验研究机构、独立行政法人)携手的产学研合作为什么能够推进,其背景分别是什么?

1)产业界的背景

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东欧共产圈诸国的独立,市场经济成为主流,中国也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方面形成了被称为世界单一经济圈的国际市场经济,各国产业的国际竞争逐渐激化。而且,同时期,我国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经济出现了长期的停滞,其结果导致产业界竞争力低下等问题的出现。

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企业旗下拥有的中央研究所,基础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功能就无法满足所有的研究开发需求,一部分研究功能不得不寻求大学等机构的力量。尤其是进军新兴领域、与以往不同的领域、以及没有经验的高风险领域,就必须与国内外的大学展开合作。

2)大学的背景

迄今为止,大学一直崇尚学问自由、大学自治,它与社会一直保持着距离,被称为象牙塔式的存在。但是,社会要求大学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对社会做出贡献,成为积极的开放性的存在,应当与外部进行积极的交流、有新的创意和创造出新的价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之一就是产学研合作。

3)政府的背景

自1993年起,我国连续两年的研究开发投资总额持续降低,而且研究开发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政府负担研究费的比例也降到欧美各国之下,各界要求提高其比例,加强产业的竞争力。但是,传统型的产业政策还处于束手无策的状态,因此积极利用大学等的研究成果,加强产业竞争力显得越来越必要。在这样的状况下,需要对大学等的研究开发体系进行改革,引入研究开发的灵活性和竞争环境,同时进行超越组织的合作和交流。另一方面,在美国,出现了像硅谷一样由著名大学创建的新企业和产业的实际成果。

2、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动向

表1中,以年表的形式展示了1995年制定出《科学技术基本法》以后的产学研合作动向1)。

表1 Progression of industry-academia-government collalboration

1995年

制定《科学技术基本法》→迈向“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第一步

1996年

制定《第1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新的研究开发体系”的构筑

1997年

 

1998年

制定《大学等机构的技术转让促进法》→承认TLO制度的开始

1999年

制定《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日本版“拜杜法案”条款)→受国家研究委托的成果 知识产权国归属于受委托者

2000年

 

2001年

1月6日文部科学省成立。

策划制定“第2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研究开发重点4领域”、产学研合作结构的改革。

“第1届产学研合作峰会”在东京召开

 

2002年

 

“第1届产学研合作推进会议”在京都召开。

制定“知识产权基本法”→以“知识产权立国”为目标、每年策划制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

2003年

 

2004年

国立大学法人化→教职员的非公务员化、决定对TLO出資、专利审批机构的归属

2005年

 

2006年

策划制定“第3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人才培养和创造改革”。

修订“教育基本法”→作为大学的使命在“教育”、“研究”上追加社会贡献。

2007年

 

2008年

制定“通过研究开发体系改革的推進等,强化研究開発能力以及研究開発等有效率地推进等相关法律(研究开发力强化法)”→研究开发体系的改革

2009年

通过行政刷新会議对事业分类

2010年

 

2011年

策划制定“第4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克服地震灾害,实现复兴重建”、“绿色改革”、“生命改革”

2012年

 

2013年

策划制定“科学技术改革综合戦略”→5课题

1995年制订了《科学技术基本法》,我国正式宣言以“科学技术创造立国”为目标。虽然没有用产学研合作这个用语,但考虑到了国家的实验研究机构、大学、民间等有机的合作,制订了通过研究开发机构,以及研究者相互之间的交流来促进研究开发的政策。

1996年,根据上述的基本法策划制定了《第一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标题是《新的研究开发体系》。在阐述积极振兴基础研究的同时,建议创造出产学研合作的良好环境,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从此开始了。产学研合作的词开始使用,主要力量也集中在产学研的人才交流方面。

在“各部门之间、地区间、以及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体系的构筑”方面,提出了研究学者的交流,地区产学研等的合作、交流,大科学方面的产学研密切的合作、协力,在“研究开发体系的调整”方面,记述了基于人才交流促进观点进行的产学研共同研究、研究开发设施、设备的共同利用等方面的促进、产学研研究开发机能的集聚和促进。在“国家等研究开发成果的活用”方面提出建议,比如,从专利的申请等到专利权成立、维持结构的完善、推进产学研进行的共同研究等。

在《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回顾了第一期中的产学研合作,其取得的成果有,完善和国家委托研究开发有关的专利权等、国家灵活接受来自民间企业的委托研究、技术转让机构的活动、共同研究设施。

1998年制订了《大学等机构的技术转让促进法》。明确规定设置将大学等的研究成果通畅地向企业等组织的转让机构,为设置TLO(Technology Licensing Organization)铺平了道路。并且,还设立了科学技术厅核准的认证TLO制度。

1999年,制订了《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其中包括被称为是日本版“拜杜”条款的内容。由此规定,受国家委托的研究取得的知识产权成果能够归属受委托者企业等,从而大大推进了技术转让活动的发展。

2001年策划制订了《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在强调基础研究重要性的同时,建议设立研究开发重点领域,分别是生命科学、情报通信、环境、纳米技术材料四个领域。关于产学研合作方面,作为“产业技术力的强化和产学研合作结构的改革”,产学研合作的定位越来越高,并且在计划中的内容篇幅也更多。

在“为加强产学研合作的信息流通、人才交流的结构改革”方面,记述了公共研究机构中研究信息和人才信息的提供、共同研究中心以及技术转让机构中交流场所的创造、同通过竞争性资金让产业界的人才参与到研究课题的选定等,在“从公共研究机构到产业的技术转让的环境创建”方面,提出许多建议,例如,对大学的共同研究中心和技术转让机构的支援、产学研合作活动取得的业绩的评价基准的采用、公共研究机构中从专利等个人到机构管理的转换、提高发明者、研究者的干劲的制度完善等。在“将活用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事业化的促进”方面,提出了企业等向技术转让机构进行国有专利等的转让以及专用实施权的设定等,在“为搞活高科技风险企业进行的环境创建”方面,建议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大学等设立课程、充分活用共同研究中心的共同研究、SBIR(中小企业技术革新制度)的灵活运用。在“为振兴当地知识群进行的环境创建”方面,记述了为形成当地知识群而进行的共同研究和人才培养、“善于观察”的人才培养,协调合作功能的强化、地区间的合作。

在《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作为第二期期间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的成果,对大学和民间企业的共同研究件数和大学发起的风险项目件数的顺利进展、通过我国独自的研究成果形成的新的数千亿日元以上的市场。

同年,“第一届产学研合作峰会”在东京召开,从事产学研合作方面的人员汇聚一堂。

2002年“第一届产学研合作推进会议”在京都召开,产学研合作的负责人汇聚一堂交换了各自的意见,同时还有大学和研究开发法人等的研究成果的展览,这成为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国内最大规模的活动。

同年,还制订了“知识产权基本法”,规定了为实现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以及活用的基本理念及其实施的基本事项,目标是“知识产权立国”。以后,以此为基础,策划制定了“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并且每年更新。

2004年,实施了国立大学法人化后,教职员的身份从公务员改变为非公务员。国立大学法人向认证TLO出资成为可能,同时,知识产权归属于国立大学法人等机构。作为国立大学法人,在增加了其法人经营自由的同时,也担负起了经营的责任。

2006年,策划制定了《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在研究开发重点四个领域的基础上,提议设立推进四个领域,分别是能源、商品制造技术、社会基础、尖端技术,指出战略重点科学技术是国家支柱技术、安全安心、国际竞争力、人才培养。还打出了培养高质量研究人才、不断改革创新的旗号,其特征是将改革创新放在最前列。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包含下述多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方面,提出了培养产学协作的知识产权、技术经营教育等人才;在“创造改革体系的强化”方面,提了许多建议,例如,致力于构筑从基础到应用共同研究的产学研持续性、发展性、合作体系、形成研究教育据点、企业以及大学等机构间的相互理解、产学研合作活动的业绩评价和利益互易经营、大学知识产权总部和TLO活性化和合作强化、公共部门中来自研究开发型风险企业的资金筹措、研究开发型风险企业创业活动的支援强化等;在“地区改革体系的构筑和有活力的地区建设”方面,提出建议,如地域群的形成、协调机能的强化、地方公共设施实验研究机构的地区间的合作;在“知识基础的建设完善”方面,记述了大学等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活用(知识循环)的活性化、纷争支援、从量到质专利战略的转换。

同年的2006年,修订了《教育基本法》,在大学的使命方面除了教育和研究之外追加了社会贡献。

2008年,制订了《关于通过研究开发体系的改革推进等强化研究开发能力以及高效地推进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法律》,即所谓的《研究开发力强化法》,同通过进行研究开发体系的改革,强化我国整体的研究开发力,谋求改革创新,从而强化日本的竞争力。

2009年,出现了自民党到民主党的政权交替,在民主党的行政刷新会议中实施了事业分类,产学研合作事业和地区振兴事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2011年,策划制定了《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在地震灾害后的复兴重建、应当强化的领域方面,提出绿色革命、生命改革。

政权交替后,民主党最先策划制定的是第四期。科学技术改革的战略化推进被放在中心位置,将改革分为绿色改革和生命改革,二者根据其特质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编入了科学技术改革。大幅度变更迄今为止的计划章节和内容,讲述了推进政策的方法策略是其特征。

在“强化科学技术改革的战略化推进体制”方面,在科学技术改革战略总部进行调整的基础上,设置科学技术改革战略协议会。此外,还提及了开放改革的进展、扩大海外大学和企业的共同研究和委托研究等产学研“知识”网络的强化,构筑作为开放改革据点(竞争和协调)的产学研协作“场所”。在“科学技术改革方面的新体系的构筑”方面,支援作为地区改革体系的地区群网络的形成、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等、包括国际标准化战略在内的知识产权战略和研究开发战略等的一体化。

2013年,受到2012年自民党重回政权的影响,为了实现科学技术改革立国的目标策划制订了“科学技术改革综合战略”。其中作为应当大力投入的课题,有如下提议。绿色的经济性能源体系的实现,领先世界的次世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建立完善,发挥地区资源强势的地区再生、东日本大地震后早期的复兴再生。

3、产学研合作取得的实际业绩

3.1、产学研合作活动的指标

1996年以后,明确地确立了产学研合作政策的地位,并积极地开始推进。我们在讨论产学研合作所取得的业绩时,必须从动向和活动方面、取得的结果,也就是销售额等金额方面的实际业绩、以及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方面去讨论。

在动向和活动方面,利用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以下称为JST)每年编写的《产学研合作数据》3) ,将国公私立大学等(包含高等专科学校在内,以下称为大学等)的知识产权,共同研究,委托研究以及大学等发起的风险投资相关的数值作为产学研合作活动的指标加以利用。

接下来,在金额方面取得的业绩以及社会性影响方面,以讲述两个著名的表彰制度和代表性的技术革新的书籍为基础,决定了选择对产业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与社会变革紧密相关的技术

3.2、专利申请件数

Fig.1中表示了从2003年度到平成2011年度9年间大学等的专利申请的业绩。2004年度国立大学顺利实现国立大学法人化,因此法人化以前和法人化以后很容易做出比较。

在国立大学法人化以前的2003年度,专利的申请件数是2,462件,从法人化之后的2004年度开始出现了大幅度增加的倾向,2004年度是5,994件、2005年度增加到8,527件、2007年度达到了最多9,869件。之后,从2008年度到2010年度处于减少倾向。2011年度是9,124件,虽只有少许增加,但可以说停留在一定的水平。2003年度和2011年度之比大约是3.7倍,可以说,大学等机构的知识产权活动在极其活跃的推进。

pic1

3.3、专利权实施等件数和实施等的收入

Fig.2中表示了大学等专利权实施等的件数,2003年度的185件和国立大学法人化后的2004年度的477件相比较,增加了大约两倍以上。此外,自那以后每年也表现出了顺利的增加态势,到了2011年度达到了5,645件这一数字。专利的申请件数在2005年度以后几乎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与它不同的是,实施等件数在不断增加,这是其特征。

Fig.3中表示了大学等的实施方面取得的收入和实施件数有着相当大的不同。2003年度的実施等取得的収入和2004年度是一样的,都是543百万日元的相同的金额。之后每年都在变动但都显示了增加的倾向,这是其特点。将专利权这一产权和实施费用等的收入联系在一起是有交涉等变动性要素的原因,因此我认为才表现除了这样的倾向。

pic2

3.4、共同研究件数和共同研究费收入额

Fig.4中表示了大学等的共同研究的件数,从2003年度的9,255件到2008年度的17,638件,实现了稳定的增长。2009年度,由于雷曼冲击受到经济停滞的影响表现出了若干减少的倾向,2010年度开始恢复,2011年也实现了增长,达到了19,299件。但是,共同研究数的增长率渐渐了放慢了。

Fig.5中表示了大学等的共同研究费收入额,整体上的变化倾向与上述的共同研究件数几乎是相同的。2003年度的216亿日元到2010年度的438亿日元,实现了稳定的增长,2009年度虽然出现了若干降低,但从2010年度开始恢复,2011年度达到了最大的448亿日元。大学等的共同研究的合作方中企业占据了压倒性的多数。

pic3

3.5、委托研究件数和委托研究费收入额

Fig.6中表示了大学等的受委托研究件数,这与上述的共同研究件数表现出了相同的变化倾向。从2003年度的13,786件增加到2009年度的20,599件,呈现了平稳的增加趋势。2010年,受到经济停滞的影响和国家预算等的影响显示有所减少,2011年度开始恢复上升,超过了2009年度的20,930件。雷曼冲击的影响在晚了一年之后才明显地显现出来。大学等委托研究的委托者大多数都是国家或者独立行政法人等,研究资金的大部分都是竞争性资金这是其特征。

Fig.7中大学等的受委托研究费收入额与受委托研究件数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倾向。也就是说,从2003年度的859亿日元开始一直处于稳定的增加倾向,在雷曼冲击之前的2010年度达到了最大数字1,700亿日元。

自那之后呈现了逐渐减少的倾向,2011年度降低到了1,589亿日元,国家大幅度地减少研究经费对其产生了影响。

pic4

3.6、大学等发起的风险企业的设立和IPO

Fig.8中表示了大学等发起的风险企业(包括独立行政法人发起的风险企业)从1998年开始的累计设立数量。和1998年度的46件相比,1999年累计到达了146件,实现了巨大的增加,之后一直到2005年度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增长率,累计设立1,494件,迎来了大学等发起的风险企业高潮。但是,从2006年度的累计1,720件开始,增长率开始大大减少,2009累计数量是1,720件大学等发起的风险企业高潮开始告一段落。

其背景原因认为是,风险企业设立可能性很高的大学等所积累的研究和技术已经全部用尽,以及我国通货紧缩的经济持续,导致即使设立风险投资企业也会面临经营的困难,其成长的可能性也不能满足人们的期待。

大学等发起的风险投资企业的巨大目标之一是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上市),通过IPO不断地筹措资金,而且社会性的评价和财务方面的信用度也会提高。

关于大学等发起的风险投资企业的IPO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把握其概要,通过公司四季报告的确认来调查。2001年度以后到2013年11月现在,上市的大学等发起的风险企业估计是36家,最早在2001年度实现IPO的是inter-action株式会社。2003年度数量最多达到了5家,2004年度,2007年度,2009年度以及2011年度,分别是四家公司实现了IPO。

对这36家公司的领域进行概览,会发现大多是生命科学领域和信息通信领域,材料领域和商品制造领域比较少。实现IPO的大学等发起的风险公司对产业界和雇佣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和效果,尤其是在制药风险企业方面,希望其成为制药开发输油管的期待很高。

pic5

4、促进改革的大学等研发的技术

说起产学研合作的成果,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大学等研究成果创造出的产品和服务的销售额,不过要想准确把握它是很难的,所以只能在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加以推定。能够称得上改革的是变革社会的技术。因此,这里主要在受到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表彰制度表彰的技术和志村幸雄著《制胜于世界的“日本式技术灵感”》为基础加以讨论。

4.1、“产学研合作推进会议”上表彰的技术4)

自2008年度开始在内阁府等主办的“产学研合作推进会议”中,从2003年开始进行“产学研合作功劳者表彰”,主要是对产学研合作活动中取得的巨大成果,或者是做出的先驱性的项目等对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的成功事例。截至到2013年度,总计举办了11届,共计表彰了153件。自2013年度开始起,产学研合作推进会议不再召开,产学研的合作功劳者表彰也单独举办了。

表彰的机制和过程是接受来自各个府省的推荐,然后由内阁府从中做出选择,各省府把自己把握的该年度具有优势的技术推荐上来。因为不是自荐,所以说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在受到表彰的153个技术当中,笔者估计能够发展成为新事业的获得巨大销售额(年间数十亿日元以上)的是Table2中所示的八项技术。

Table 2 Primary technologies awarded recognition by conference on promoting industry-academia- government collaboration

第1届(2003年度):由氮化物半导体进行的青色发光装置的开发

  赤﨑勇(名古屋大学名名誉教授)

第2届(2004年度):安全清洁建材、放射材料等的光

 触媒利用技术的产业化  

  桥本和仁(东京大学教授)、

  渡部俊也(东京大学教授)、 

  藤岛昭(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第3届(2005年度):普适计算技术的研究

  坂村健(YRP普适・网络工作研究所所长、东京大学教授)

第3届(2005年度):超高密度磁力记录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实用化

   中村庆久(东北大学电气通信研究所教授)、

   山口一幸(东北学院大学工学部兼职讲师)、

   城石芳博(股份有限公司富士通执行董事)

第6届(2008年度):为实现超高密度HDD的高性能隧道磁力抵抗元件的开发

  汤浅新治((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电子研究

  部门长研究组长)、鈴木义茂(大阪大学教授)、Djayaprawira David(佳能ANELVA股份有限公司电子空调设备业务本部部长)

第7届(2009年度):铒光纤増幅器(EDFA)的开发和其实用化

  中泽正隆(东北大学电气通信研究所教授)、

  萩本和男(日本电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未来网络研究所所長)、

  大越春喜(古河电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部长)

第8届(2010年度):领先世界的“能源农场“商品化 

  永田祐二(东芝燃料电池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技師长)

第9届(2011年度):电子机器的小型化、大容量化成为可能的半导体黏贴技术~芯片焊接胶卷的开发~

  稲田祯一(日立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筑波综合研究所 基础技术开发中心主管研究員)、

  井上隆(山形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客座教授)

 

Table2中,作为磁力领域方面的表彰技术有第三届的“超高密度磁力记录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实用化”,第6届的“为实现超高密度HDD的高性能隧道磁力抵抗元件的开发”。

4.2、获得井上春城奖表彰的技术5)

JST的表彰制度是凭借企业等的捐款资金来推进的,由井上春城奖委员会以及井上春城奖选拔委员会运营和选拔。主要是在大学、研究机构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企业研究开发、完成商品化的一些技术,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的提高做出贡献的技术、研究人员和企业进行表彰。

这一表彰制度表彰的不是大学等的研究,而是对企业投入实际生产应用走进市场的,在五年之内达到一定规模销售额的技术进行表彰。其中也包括早期达到巨大销售额的技术,以及有很大可能性的技术。

一般情况下,由企业提供研究资金,由大学和企业共同研究取得的成果和业绩很难公之于众,而且企业也不想公布。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有了政府的表彰制度,就能够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而且还能达到宣传公司技术的效果,以及激励公司内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效果,因此,包括大型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都来报名申请。另一方面,在大学等的研究人员看来,自己研究开发的已经投入实际应用的研究成果得到表彰,自己也能收获较高的社会性评价。

1998年到2013年16年间共计表彰技术37件,其中,Table3中列举了七项预计能够发展成为新兴事业并且获取巨大销售额的技术。

Table 3 The primary technologies awarded recognition by Inoue Harushige Prize.

 

第23届(1998年度):氮化镓系高性能青色发光元件

  研究人员 赤崎勇(名城大学理工学部教授)

  企业  丰田合成股份有限公司

第27届(2002年度):铒添加光纤増幅器(EDFA)

  研究人员 中泽正隆(东北大学电气通信研究所教授)

  企业  古河电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29届(2004年度):高生物性亲和性磷脂聚合物生物材料

  研究人员 石原一彦(东京大学大学院工学系研究科教授) 

  企业  日本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现日油股份有限公司)

第34届(2009年度):氧化镁系隧道磁阻元件及其生产技术

  研究人员 汤浅新治(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电子工学研究部門自旋电子学组组长)

企业 佳能ANELVA股份有限公司

第36届(2011年度):新兴的DIC治疗药、遗传因子重组创造血栓调节蛋白

  研究人员 铃木宏治(鈴鹿医疗科学大学薬学部教授)

  企业  旭化成农场股份有限公司

第36届(2011年度):白色LED用β赛阿隆蛍光体的研究开发

  研究人员 广崎尚登(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机构 环境能源材料部门赛阿隆组组长

  企业  电气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37届(2012年度):

新兴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芬戈莫德盐酸盐的药物发现

  研究人员 藤多哲郎(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企业  田边三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Table3中,在磁力领域受到表彰的技术有第34届的“氧化镁系隧道磁阻元件及其生产技术”。

4.3、 《制胜于世界的“日本式技术灵感”》的主要技术

根据志村幸雄著的《制胜于世界的“日本式技术灵感”》,日本人战后的主要技术革新是Table4中所示的12项6)。其中,基于大学和国立实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的技术是标有○的六项。

Table 4 Japanese technological conceptions which dominate the world.

1.超晶格元件(索尼:江崎玲於奈)

2.碳纳米管(NEC:饭岛澄男)

○3.青色发光二极管

(名古屋大学:赤﨑勇、日亚化学:中村修二)

○4.光纤(东北大学:西泽润一)

○5.光触媒(东京大学:藤岛昭)

○6.导电性塑料(筑波大学:白川英树)

 7.快闪记忆体(东芝:舛冈富士雄)

○8.垂直磁力记录(东北大学:岩崎俊一)

○9.PAN系碳纤维(工业技术院:进藤昭男)

 10.长细纤维(东丽:冈本三宣)

 11.锂离子电池(旭化成:吉野彰)

12.超传导磁悬浮列车(国鉄:京谷好泰)

Table4中,我国主要的技术革新中有关磁力领域的技术是“8.垂直磁力记录”和“12.超传导磁悬浮列车”两项。

4.4、日本发起的革新技术

如上所述,基于产学研合作功劳者表彰,井上春成奖,《制胜于世界的“日本式技术灵感”》,这十五年期间发展成为新的事业并且取得巨大销售额的,并且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可以称之为改革创新的技术,能够选出三项,如Table 5所示。

Table 5 Representative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from universities.

①  青色发光二极管技术

②  光触媒技术

③  垂直磁力记录技术

顺便提一下,2002年,关于青色发光二极管(青色LED)的经济性,JST由外部有识之士组成的评价委员会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其结果如下7)

○期间:1997年到2005年

○利用T公司的青色LED制成产品的总销售额:大约三兆六千亿日元

○在附加价值中青色LED所占的贡献份额:大约3.4千亿日元

现在,能够进一步获得更大的销售额已是板上钉钉,最近它在照明领域加速普及,估计销售额会扩大到原来的两到三倍。

5、产学研合作的进展和课题

我们看到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取得的业绩和成果,下面,关于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发展的状况和课题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5.1 产学研合作的进展

从知识产权和共同研究、受委托研究的项目数量和金额来看,产学研合作以国立大学法人化为契机正在平稳地发展着。其背景是,政府进行的政策立案、实施、法人化后的国立大学向社会做出贡献进行的积极活动、企业研究开发战略中的自我负担主义的改变、独立行政法人在研究资金方面和知识产权取得和管理方面的援助等等。通过这样的各个部门的活动,出现了一些大学的研究成果创造出我国改革创新的有价值的事例,也有许多发展成为了很大规模的事业。

而且,从与大型企业的研究开发负责人和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首席技术官员)的诸位抓住各种机会交换意见的经验来看,可以肯定说的是,这些企业都在以各种形式(共同研究,委托研究,奖学金捐赠,技术专利,创业,技术商谈,指导,研究会设置,参加,临床研究,临床试验,治疗实验等等)进行着100%的产学研合作。

换句话说,产学研合作对于产业界,大学和政府等部门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机制,尤其是如今企业的研究开发战略中已经编入了该部分,所以现在说它已成为企业的日常活动也不为过。

当然,改革是以企业为中心产生并加以推进的,不过我想要强调的是大学等将研究成果返还给社会,做出了社会性贡献,它起到了重要而且不可缺少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的收入预算中,从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的收入占到了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在国立大学法人中,在运营费配额年年递减的状况下这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资金部分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界的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获得胜利,竞争力的源头要求通过研究开发创造出新产品,新服务,以及新的商业模式。那么,其前提条件首先是,在大学独创性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学和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的共同研究就是必须条件,而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5.2、 产学研合作的课题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的活动中面临这几个课题。

①   产学研合作停滞论,拐角论

在产学研合作在顺利开展的过程中,有人担心的产学研合作停滞论,拐角论也是事实,这也有其道理。从产学研合作活动的一些数据来看它确实有停滞的倾向。此外,这15年来大学等的研究成果明显的与改革创新有关系的有三项,但对于国民来说,或许他们的直接印象是与改革创新的技术只有三项太少了。因此,这就要求要进一步向社会宣传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和业绩,告诉国民除了这三项成果以外,企业和大学等的产学研合作下取得的共同研究成果还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企业向大学提供研究资金来进行共同研究等的成果非常难把握。虽然通过报名著名的表彰制度将成果公布出来的情况也比较常见,但是我认为抓住各种各样的机会加以调查和把握也非常必要。

与改革创新相关的三项技术,主要是从1996年开始在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之下,在研究资金大幅度增加以前的研究取得的成果。今后,我想要强调的是,将提供较大额度的研究资金的基础研究与企业化紧密联系,就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改革创新的技术。

1、产学研合作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动力不足

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关键是出于好奇心的自发性的基础研究和课题解决型的基础研究,通过发表具有独创性的论文,受到社会很高的评价,获得大型的研究资金,进而继续基础研究,这是他们研究工作的巨大动因。

因此,可是说研究人员意识到输出的、或者说是从输出意识到实际应用化的研究开发、应用研究、实用化开发是无法成为独创性的研究的。此外,在产学研合作领域,比较小型的研究开发资金较多,而大型的研究开发资金较少,使其在研究开发经营管理方面,进展管理等方面有较大负担也是其不利因素。如上所述,对于产学研合作推进的共同研究的研究人员来说,优势和动因的缺乏是其实际情况。

2、研究开发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产学研合作进行的研究开发,创造出了共同研究的机制,只要提供研究资金就能够实现企业化么,这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产学研合作的结果并没有很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研究开发的经营管理并没能很好的构建和运营。

由第三者也就是专家们组成的研究开发运营管理的组织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使得这样的组织发挥作用,设立研究人员讨论的场所,根据需要对研究人员提供建议等细致入微的支援,同时,通过重新审视研究速度和研究目标,以及替代技术的利用等方面的建议、评价以及判断,能够灵活的开展和推进研究活动。我认为通过这样的努力实现企业化的成功概率就会越来越高。 

References

1)长平彰夫:《产学合作入门教科书(第二版)》(产学合作学会,2010)

2) http://www.mext.go.jp/a_menu/kagaku/kihon/main5_a4.htm (As of October 18, 2013).

3) 《产学研合作数据集(2012~2013)》:(科学技术振兴机构,2013).

4) http://www8.cao.go.jp/cstp/sangakukan/index2.html (As of October 18, 2013).

5) http://inouesho.jp/ (As of October 18, 2013).

6) 志村幸雄:《制胜于世界的“日本式技术灵感”》(讲谈社非专业启蒙,2008).

7) http://www.jst.go.jp/itaku/result/effect.html (As of October 18, 2013).

作者简介∶

小原满穗

1969年 一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学科毕业

1974年 关东学院大学工学部机械工学科毕业

1974年(特)日本科学技术信息中心(JICST)工作

2001年 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JST)知识产权战略室长

2005年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地区事业推进部长

2005年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审议

2010年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理事

至今。

相关阅读

分享

关于作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