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与小之间

其他 2012年01月23日

说起我和日本的缘分,要追溯到高中时代。那时,我每个月节省下来十几元钱,就为了买磁带。当时还没有互联网,购买磁带之前不知道里面录的是什么歌曲,买磁带就像在进行风险投资一样。所以,经常得在购买之前花时间收集信息。而我对于日本的最初的印象来自小田和正,在我买的磁带上,就有他演唱的《东京爱情故事》的主题曲。

 缘分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东西,高考后我意外地被录取到外国语学院,学习日语。从此,通过学习日语,我获得了对日本系统的理解。七年的时间转瞬而逝,硕士毕业后,我不想靠日语谋生。于是,和日本的老师联系后,我开始在东京学习社会信息学。这是一门通过媒体研究社会现象的新领域,不久,我把研究对象锁定在媒体行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这样一来,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对日本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深入。

 埋头只读圣贤书的大学时代

进入大连外国语学院大概也是命运的安排吧。这个学院是在周恩来总理的指导下,以培养中日交流人材为特定目的,于1964年创办的,是一所重视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大学。在这里,与其说是学习语言,不如说是在学习与日本有关的所有的事情。从日本的历史、地理到经济,从日本的饮食、风俗习惯到建筑风格,从各种各样的礼仪、服装乃至文学,可谓是包罗万象。若将这些课本上的知识全部总结起来的话,可以推导出这样一个结论——日本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正因为其单一性而紧密团结在一起,也正因为其单一性而使得日本民族养成细腻内向的性格。

 教文学研究的老师说过,日本人喜欢把细节当作切入点,从诗歌的表现上便可见一斑。不过,对于中国诗人来说,诗必须得像白居易所说的那样,“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有的诗都不只限于描述一个人一件事,而是有着更大的背景。俳句是日本近代文学形式之一,只有寥寥的17个音。俳坛最有名的俳句诗人非松尾芭蕉莫属。在中国,也有很多研究日本古典文学的学者,芭蕉的俳句和中国的古代诗歌常被当作比较的对象。比如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松尾芭蕉的名作《古池》。2000年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发行的《日语学习与研究》一书中,有一篇文章专门对这首俳句诗的意境做了分析,文章中也对与此相对应的中国古诗做了介绍。这首俳句诗表现的是,以动衬静的情景。大意是说,青蛙跃入沉寂的古池中,仅这一跃所发出的扑通的声音便响彻天地。该学者对这一手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评论道:这里所描写的意境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诗有异曲同工之处。确实如此,在一只小青蛙轻跃的那一刹那出乎其然的发出的声音里,不难寻觅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般的空旷和寂寥。

 大学时代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读很多书,但通过对日本的社会、科学和文化的论述,从某种程度上说,我获得了对日本的系统的理解。有时还会把从书本上读到的东西一五一十地讲给别人听。

 第一次到日本

2005年9月30日,飞机在雨中起飞,穿过重重的云层直向1万米的高空飞去。不知是情绪在作祟,还是那天的云层层叠在一起而显得尤为沉重的缘故,在飞机上升的一段时间里,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挥之不去的奇妙念头:“难道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九重天了?!”

 飞机飞行了3个小时之后,准时降落。在大连时,虽说也和日本人有过长时间的交往,但我对关于日本的知识的掌握大部分终究还是纸上谈兵、道听途说。所以,飞机降落后不久,发生的两件事情让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首先是日本人的礼仪。事情发生在我从飞机上下来,快要坐上从机场大楼到停机坪,用以接送旅客的穿梭巴士上时。当时,我只顾盯着身边的欧美人和漂亮的日本空姐,不知不觉间巴士已悄无声息地停在了车站前。跟前的车门突然打开,我也来不及多想,就把脚迈了出去。与此同时,在这个车站下车,站在门边的一位空姐也向前迈出了一步。虽说穿梭巴士的车门不是特别大,但两人同时通过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不知为什么,那位空姐竟条件反射似地把脚缩了回去。我没有多想,下车后拖着行李就径直往前走了。走了一会之后,大概是被机场的室内设计和过往的人群吸引住了,我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嗒嗒嗒的高跟鞋的声音,原来是刚才站在门边的那位空姐,她拖着行李正要从我身边走过去。出人意料的是,当她回过头来看见我时,竟然立马停下匆匆的脚步,把行李放在一边,在我面前站直,一边深深地鞠躬一边说:“刚才非常抱歉!”。这一切发生得都太突然,我竟一下子回不过神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日本毫不辱于其礼仪之邦的称呼。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有没有妨碍到别人。所以,当你走在街上的时候,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好意思!”。如果你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这句话固然是要说的,但日本人即使是要超赶他人走在前面的时候,也会表达这种歉意的心情。在之后的三年时间里,人们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在街上大吵大闹的情景我一次也没有看见过,更不用说会碰到打架斗殴的场面了。除此之外,日本不愧为礼仪之邦的表现还包括,日本人出差或旅游回来时,一定会带回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礼物送给同事和朋友。

 第二件让我觉得新奇的事情,是那些随处可见的各种禁止事项和警告。比如,下飞机后不久,你马上可以在机场的海关窗口前看到写着“严打期间”的指示牌,十分引人注目。在这里,你会在那一瞬间绷紧自己的神经吧。又比如说,当我坐上开往住处的电车时,发现电车的车窗上用大字写着“禁止使用电话。优先座位附近范围内,请将手机电源关闭”这一警告。日本是世界上手机普及率最高、手机通讯网络最发达的国家,但想不到在这样的国家,手机的地位竟如此之低。而在公司里面,你几乎看不到用手机讲私人电话的人。有一次,我在整理自己的名片夹时偶然发现,在日本,除了搞外勤的业务人员以外,没有人会在名片上写上自己的手机号码。但是,在中国生活的日本人,他们会和中国人一样,把手机号码印在名片上醒目的位置。从那时开始,我便有了疑问:手机对日本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日本,手机完全是作为一种私人的联系手段而存在的,手机通话只限于私人事务。正因为如此,你在公司才会很少看到用自己的手机进行通话的人。

 在有些公共场所,某些个人行为是被禁止的。比如说,在中国,虽然不能在图书馆里面使用手机,如果你走到走廊或洗手间等不会影响到别人的地方则是允许的。但是,在日本,公共场所就是公共场所,私人场所就是私人场所,界限分明,不存在灰色地带。即使你使用手机不会给别人带来困扰也还是会被明令禁止。另外,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说,在街上不许打羽毛球、跳绳、练习踢足球、扭秧歌、打太极拳等,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不可在街上从事以上活动。

在日本,虽然规范的力量用眼睛看不到,但它无时无刻不在强有力地紧紧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谁都不会去触碰它,更不用说去跟它作对了。仍以电车内使用手机为例。关于“禁止使用电话。优先座位附近范围内,请将手机电源关闭”,如果要问为什么禁止通话,你将会得到这样的回答:因为在车厢内通话会给别的乘客造成困扰;而在优先座位附近范围内必须关闭手机电源的理由则是:因为手机发射的信号会对怀孕乘客的胎儿和带心脏起搏器的乘客带来不利影响。不过,只做会给其他乘客带来困扰这样的说明,未免不够有力,影响胎儿和心脏病患者的也决不会仅限于这小小几平方米优先区域范围内的手机。理由是,在其他的座位上有一大群人在拼命地用手机发短信,不见得真的可以避免这些人的手机信号对优先区域的影响。像这样不大合理的规范的例子有时也会见到。但规范就是规范。如果你敢在电车里面打电话试试,就会发现我说的没错,那时,遵守这些规范的人们的目光足以让你的勇气瞬间消失殆尽,从而阻止你的违规行为。

(文京区政府前 以前有很多人会把自行车停在图中围起来的地方,但现在这块地方被围起来后就不能再停自行车了,这期间,表示这一规定的标语会一直存在——此处禁止停靠自行车!)

若能有效利用日本社会的一些规范,便可以开发出针对日本人的服务类型。例如,日本三大通讯巨头之一的Softbank公司于2006年推出了“白天行动”这样的话费套餐。申请这一套餐以后,从深夜1点到21点之间可以免费通话,而从21点到深夜1点之间则需要收取高达每分钟40日元的费用。这个套餐,因为打着可以提供每天20小时的免费通话服务的旗号,将不少别的通讯公司的客户吸引到过来。但实际上,老年人对手机这种东西没有多大兴趣,而年轻人因为每天工作都很忙,几乎不会在上班时间用到手机。更因为在日本,加班本来就是家常便饭,当你做完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家的时候,Softbank的免费通话时间段也早就过了。也就是说,Softbank公司的这种做法可谓是一石三鸟,不仅招揽了客户,还不会因为免费通话引起白天通讯网络的混乱,更保证了通讯方面的收入。在这个例子中,规范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不过,如果在这样的规范框架中呆的时间长了,想法也会慢慢地变得墨守成规。这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会造成不利影响。2006年前后,日本的高性能高级手机在中国遭到冷遇,在世界市场所占的份额也开始下降。如今,日本公司中除了索爱还在国际市场上继续奋战外,NEC、松下等产家已陆续退出国际市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在于人们使用手机的习惯不同。在日本,人们对手机是定位是:一种用于联系私人事务的隐私性通讯手段。而且,日本人拘泥于细节,简直就把手机当作个人的“百宝箱”来对待。比如说,使用照相功能把感兴趣的信息和广告记录下来,使用手机管理个人日程活动,在道路错综复杂的大都市中使用GPS以代替地图,坐电车时使用互联网功能网上撰写博客,还有订酒店等等,名目繁多。但是,在中国以及其他日本以外的国家,高速移动通讯网络并没有日本那么发达,手机说到底和一部无线电话相差无几。在中国,国内的市县级局长使用手机大多是和工作有关的,而普通老百姓使用手机则是为了方便联系别人或让别人方便地找到自己。当一个人手机没电时,借朋友的手机打电话,在中国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中国人喜欢使用欧洲产家的手机,信号强且可以保证充分的待机时间和通话时间。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观察中日之间的差别

到日本之后,我对日本发达的互联网和移动媒体感到新鲜不已。于是,我缩小了自己的研究范围,从原来的从语言的角度去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变为通过媒体和媒体语言去探讨中日两国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的特征和变化。

 现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可以使用一种称之为“网络分析 (network analysis) ”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用数学计算的方法分析网络内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各个点在整个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程度进行说明。

(资料来源:七丈直弘,2007年《对文化市场的全球化以及亚洲圈内人材培养可能性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主办的“中日韩三国大众文化相互交流与影响”国际研讨会资料。)

 东京大学的七丈直弘副教授采用此方法对电影制作从业人员资料库做了分析后,向我们直观地呈现了中日两国电影圈内的制片人、导演、编剧、摄影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网。图中的点分别代表上述的某一个特定人物,连接两点的线表示两个人认识或有过接触。若将见过面的人全部都用直线连接起来,则可以得到电影圈的人际关系图示,也可以说是日本社会和中国社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缩影。直观看来,日本是一个封闭型的社会,而中国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在日本,同一系统内部交流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无疑会增强各成员之间的认同感,使得个体的知识和经验能迅速地被整个群体所利用,获得大家的认可。这样一来,这个系统就能更好地统一步伐、发挥集体优势。日本的明治维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高速增长都离不开这种集体基础。而另一方面,在中国的人际关系中却存在严格的等级划分,分布在末端或边缘的人只有通过较高一级的人才能和系统内的其他人联系。在这样的系统中,同一等级的各成员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上司绝对地制约下属。在这种条件下,将个人的经验和知识与别人共享会使得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而,比起集体的力量,人们会更加注重竞争关系下的个人主动性的发挥。历史上,中国实行过吃大锅饭的分配制度,造成了效率的低下,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极大地激发了个体积极性,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是上述观点的一个佐证。

 仅靠个人能力,是很难在复杂的环境和社会中生存下去的,这也是促使人们和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基本动机所在。具体说来就是,和别人建立人际关系可以更好地维护现有资源以及获得新的资源。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者林南教授所指出的那样,人们更容易获得来自于同一社会集团的人,或在等级制度组织上处于相似位置的人在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支持,而这也会有利于维护共同资源。另一方面,只与自己相同或相似类型的人交往,接触到的新资源种类会减少。而与自己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则可有更多全新的机会和收获。换句话来说,就是在性质不同的集体中,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得新的资源。作更深入的思考,可以发现,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地区之间的差异大,因而,在中国,普遍使用的标语是“开拓创新,不断进取”。而日本是一个岛国,民族单一,地区之间的差异小,大多时候使用的是“守护生活,守护日本社会”这样的标语。这些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对日本人来说,为了守护现有的资源,建立起系统内个体之间的关系并统一行动的准则是重中之重。所以,每逢元旦,人们在全国范围内互送贺年信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对人礼貌恭敬,借以维持相互之间的合作,并且通过随处可见的注意事项统一规范彼此的行动。这些在我们外国人看来也许觉得新鲜,但在日本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同日本相比,在中国,人有亲近和疏远的分别,其中家人是最亲近的。可谓是,近者亲密无间,远者形同路人。这是因为,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维持某些资源和关系是非常困难的,若能以攻为守,也就是在不断地巩固自己地位的同时进行开拓,则更为有效。

 故而,大到治理国家,小到处理日常事务,在很多方面,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行动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这么说也许夸张了点,但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中国100多年以前的“公车上书”——各位爱国志士希望通过效仿日本的“明治维新”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但他们却忽视了日本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这一事实。而且,明治政府立场坚定,所做出的政治决策都能毫无阻碍地按照预想的方式迅速地得到贯彻实行。当时中国的情况却是,各利益集团权力集中,不仅做决策困难,就算做出了决策也很难得到贯彻实施。这样看来,中日两国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双方交流是否必要,是否可行的问题浮上水面。回答是肯定的。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差异是整体上的差异,但若从各个阶层来看的话,实际上存在许多的共同之处。利用这些共同点,双方便可以促进交流、加强理解。现在,经常有人说我们必须理解和学习日本先进的经验。但是,我们首先必须想好的是,当把这些先进的经验学到手时,真能适用于中国复杂的环境吗?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在不同的尺度上行动的,需要区别行动的大小。

 在这里,我又一次想起了芭蕉的那首俳句诗。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的角度来理解其寓意应该是比较妥当的。也许芭蕉没有让那响彻天地的声音带着思绪驰骋,而只是单纯地陶醉其中。不论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还是“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似乎都是这样。中国人无论做什么,写出来的诗,总显得那么意味深沉。不过,在写诗做文章的时候,如果只是停留在那种程度上就失去鉴赏的意义了。所以,作者们分别在后面接上了“此地动归思,逢人方倦游。”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借助“此地”、“逢人”、“千秋”、“万里”这样的字眼将自己置于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思考。这和架起中日友好桥梁和诵读日本诗歌的道理是一样的,必须在理解基础上细细品味这种日本纯粹心理的同时,也让自己有足够的空间思考——只因为我们是生存在大与小之间的人。

 

周少丹

 

 

 

 

 

简介

生于中国辽宁省

1998.9-2002.7 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 本科

2002.9-2005.7 大连外国语学院 硕士

2005.10-2007.4 东京大学大学研究院学际信息学府 研究生

2007.4-至今 早稻田大学大学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