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异文化"半斤八两"12>"沉默是金”还是“雄辩是金"

一休哥

中国人给我的感觉是很喜欢讲道理。如果说日本人习惯“沉默是金”,那么中国人可以说从骨子里喜欢 “雄辩是金”吧。春秋时代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中思想流派之一的“名家”,也就是现代所说的“论辩”学。代表人物公孙龙曾提出了 “白马非马” 这个著名命题。诸子百家还包括“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和张仪,主张合纵连横、设第划谋。这些历史人物均以其辩才进行政治活动,将战国七雄操控于股掌之间。

在日本,这种“论辩”无非是“抖机灵”的一种。民间故事中传说,一休曾路过一座桥,尽管立着的牌子上写着:“此桥禁过”,他还是若无其事的过了桥,被质问时他回答道:“我并没有走桥的边缘而走的是桥正中间呀。(在日语中“桥”与“端〈边缘〉”的发音相同)”。这种“抖机灵”跟智力竞赛电视节目差不多。但在中国,“论辩”跟英国人所说的“幽默”一样,都被认为是正大光明且高尚的文化。所以,中国人写作的文章跟解答数学证明题一样,大学生中理科生人数居多,IT相关行业居于领先地位等可以说都是受此影响。

中国的历史书籍中,如司马迁的《史记》、有名的《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情节都会让人联想到中国人喜欢论辩这件事。担任外交交涉事务的军使如果没有论辩才能,只会被给以“无能”的评价。辩才有时事关国家兴亡和自身性命安危,是一项重要技能。

《三国演义》中,魏王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恐其弟曹植意图谋叛,便命文学天赋很高的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会将其处死。由此便有了著名的“七步成诗”。 全文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隐喻自己和曹丕是豆子和豆荚的关系,用意绝妙。暗指如果曹丕不理解诗中之意而将曹植杀害的话,那么他就成了违反人情伦理、残害兄弟手足且不懂文化的野蛮人。

《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也记述了许多文字谜题。比如,曹操去曹娥庙祭拜看到碑文中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对字面进行解读的故事。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绸,那便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即“妙”字;外孙是女之子,那是“好”字;“齑”是捣碎的姜蒜,而“齑臼”就是捣烂姜蒜的容器,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就是“辞”的异体字。所以这八个字谜底便是“绝妙好辞”之意。另有故事中记述,曹操在一处庭园门上写了个“活”字后扬长而去,家臣杨修考虑后猜中其意:“门”中加了“活”字,成了“阔”字,猜到曹操是嫌门太宽,于是修改了院门。而日本的平家物语和太阁记中鲜少有此类字谜手法的文字表述。

笔者任职的大学中有一位留学生小李,他曾在711便利店打工。某个周四,便利店店长问小李:“周六轮班突然没人安排了,你能来替一下吗?” 小李说:“好的”。

-“一定要来啊。” -“没问题”。但是当周五下午店长又问:“周六的值班,你能来吗?”小李却说:“如果不来也可以的话,我就不来。我有些事要做。”于是店长火冒三丈:“你怎么这样?不是说了一定要来吗?!”挨训的小李回来后非常委屈地跟我哭诉说:“店长为什么要训我呢?”我跟他解释:“店长只是想提醒一下你。但是如果重复说一定过来这句话,担心让你觉得他对你不信任,所以他用了委婉的问法。但是中国人观念里都一是一、二是二,所以当他问你能来么时,让你觉得你还有拒绝的余地,所以才会有如果不用来的话这种想法的吧。”听了这些,小李才恍然大悟。

在日本的企业中,迟到时会被日本上司要求说明理由,但是当员工开始说明前因后果时,又会被说“别罗嗦啦”,中国员工遇到这种情况都会一头雾水地想:“是你让我说我才说的啊?!”…这种事情我听说过很多次呐。

文/三潴正道(丽泽大学客座教授、中日翻译活动推进协会理事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