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能-能 狂言 歌舞伎

日本文化 · 艺术百科 2011年10月24日

都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能,被指定为国家的无形文化财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无形文化遗产。日本的传统艺能有很多是从文化先进国家中国传入的。特别是能和狂言,其源流是奈良时代从中国传来的大众艺术“散乐”。散乐发展成猿乐,再加入歌舞和幽玄的境界成为“能”,将本来的滑稽戏部分抽出来的便是“狂言”。歌舞伎的历史比它要晚200多年,都是把既成形式保持精炼到现代,除了受到日本人的广泛喜爱,还在海外举办有大量的公演。

是以主人公(Shite)的歌舞为中心,由地谣(Jotai)和杂子等伴奏一起构成的音乐剧·假面剧。在奈良时代由中国传来的大众艺术散乐为源流。加之祈祷五谷丰登的奉纳舞和田乐等,与其互相影响得到发展,拥有大约600多年的历史。

散乐经过几多的变迁,逐渐被集约成具有能及狂言要素的“猿乐”,南北朝及室町时代,观阿弥和世阿弥父子受到将军足利义满的保护集大成。观阿弥在猿乐能中加入了音乐性和舞蹈性要素。世阿弥撰写了独自的艺术论《风姿花传》,确立了追求幽玄境界的梦玄能式样,培育出了高度的舞台艺术。到了江户时代,能作为武家的仪仗乐被幕府所保护,并且变得更加优雅高尚。

明治以后,也叫做能乐,此时广义地包括狂言。表演中给主人公作搭档的是配角、演奏乐器的人叫杂子方,以及其他各种角色都有分工,趋向专业化。演奏的乐器有笛子、小鼓、大鼓和太鼓4种。

能的特色在于简朴。舞台上没有大道具或小道具等。演员的动作也省去所有多余的东西,但内容丰富,看上去毫无表情的假面具也就是能面中隐藏着许多种表情。大部分的主人公是幽灵,描绘出人类永恒的本质和情愿。

狂言

与能同样,狂言是以散乐为源的一种艺术。狂言是古代中国的词汇,指脱离常规的言辞或开玩笑。散乐在平安时代突出了滑稽,被称为猿乐。能是在猿乐的基础上加入了歌舞和幽玄,而狂言发展了猿乐的模仿和逗乐性要素。与能一样,狂言也是在室町时代由观阿弥和世阿弥确立的。

登场人物大致2-3人,主人公叫作“shite”,配角叫作“ado”。与能比较更具有平民性,戴面具的只限于一部分角色,也不化妆。除了神或鬼以外,其他角色的穿着都是15世纪的日常服装。

狂言的故事情节具有肯定人类的精神,即便是强盗也不描绘成真正的恶人。只有一个家臣的大名、不知之也知之的僧侣或修行者、骗子等都分别各具人情,风趣可亲。道白也根据室町时代的口语气宇轩昂豪爽,与写实性地夸张动作一同引起人们“捧腹大笑”。

能和狂言一起上演的情况较多,从幽玄的世界到欢笑,让观众心情舒畅。现在主要活跃的有和泉流和大蔵流两个流派。

歌舞伎

据说最早是在1603年前后,一个被称作出云大社巫女的阿国在京都跳念佛舞蹈开始的。虽然博得人们喜爱,但是女性歌舞伎被认为是扰乱风纪而被封禁,以后,便只有男性才能表演。扮演女角色的演员叫做女方(旦角)、扮演男角色的演员叫做立役(正生,老生)。歌舞伎在江户文化的成熟中得到精炼,在大约400年的历史中,形成了拥有独特美的完美世界的综合艺术。

作品可以大致分类为时代剧和社会生活剧。时代剧根据军事故事及讨伐报仇、内讧等武家社会的事件为基础编成。而描绘江户时代平民生活的社会生活剧,主要描绘当时发生的杀人、自杀、强盗等搬上舞台。

江户时代的人们根据身份、年龄、职业等决定发式、服装、用语及装饰品。歌舞伎的服装、小道具和演技等根据上述沿习,采用夸张的手法并格式化,极端突出地烘托出角色的性格。用红蓝黑色线条勾划面部耀眼的舞台化妆以及在表演中一瞬间停止拉开架势的“亮相”动作,也都是夸张和格式化的典型。

还竖切观众席,设置与舞台连接的通路–花道,具有其他戏剧中看不到的平面感(纵深感觉),或通过升空道具得到的三维立体感(高度),还通过旋转舞台转换场景等,发展成为高难度戏剧。

在表演和舞台装置等方面摸索新形式歌舞伎的活动也很活跃,既以歌舞伎样式为核心,又作为生存在现代的传统艺能,正在得到高度评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