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界是“黑心企业”吗?合同纠纷层出不穷

日本社会 · 经济百科 2017年04月07日

2017_0407_03_01.jpg

2017_0407_03_02.jpg

女演员清水富美加以要专心从事宗教团体活动为由,毅然“出家”,宣布退出演艺界。据清水介绍,导致她隐退的原因中包括被强迫参加穿泳装的活动及有时月薪只有区区5万日元等。针对这些不满,她所属的经纪公司予以了反驳,并且对媒体表示,针对清水的隐退,目前正忙于进行向电视台、电影公司及出演广告的相关公司一一致歉及各种善后工作。

清水是童星出身,已经在演艺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真正令她在日本人气暴涨的是2015年在NHK播出的连续剧《小希》,她在其中饰演女主角小希的同学,一个梦想成为西点师的女孩。此后她的知名度上升,成为了“金牌女演员”。多半情况下,无论清水本人还是所属公司,都对未来表现出了信心满满,然而好景不长,双方究竟在当时签署了什么样的合同,又违反了其中哪些条款,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在演艺界,由于合同含糊不清导致的纠纷时有发生,最近还有新闻称,歌手土屋安娜由于无故缺席她主演的舞台剧,被制片人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这个世界上,艺人多了,纷争也就随之多了起来。

2017_0407_03_03.jpg

最新版的明星名册上以附带照片的形式介绍了11000多名艺人,同时刊载了大约2000家演艺经纪公司。然而,仅吉本兴业一家公司旗下的搞笑艺人就高达10000人左右。由此可以推测,实际上日本的艺人和演艺经纪公司的数量可能是名册中的好几倍。这些公司无一例外,能否推出炙手可热的艺人都事关公司的生死存亡,因此艺人与所属的经纪公司一旦在利害关系上产生分歧,就很容易引发合同纠纷。尽管是合同,但是其大部分都没有正规的合同文本,只是一份简单的协议。

说起来,演艺界没有合同自古有之。在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有一幕,王子哈姆雷特授意江湖艺人进宫献艺,上演了一场国王被国王弟弟毒杀的谋杀案。由此可见,古往今来,无论东西方,艺人都是受王公贵族庇护而演出的。在日本,15世纪足利义满将军资助了能乐美男子世阿弥,16世纪末期人形净琉璃也得到了朝廷和贵族的支持而得以演出。虽然他们彼此之间没有合同的概念,但是在18世纪江户时代出现了民间资本家之后,剧院和歌舞伎演员之间产生了演出合同。从每年十一月的歌舞伎新年的“颜见世兴行”(译者注,“颜见世兴行”是日本歌舞伎演出中最重要的年中行事)起,剧院会与被称作“大干部”和“干部”的资深演员签订为期一年的专属合同,但当时的合同并没有书面材料,而是凭借相互之间的信任以口头的方式约定而成。曾经有传闻,在签订了专属合同的城市大剧场发生火灾烧毁后,有演员擅自去地方上的剧场演出,从而与剧院之间发生了纠纷,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上述传闻。下级普通演员虽然从其隶属的“大干部”和“干部”那里获得酬劳,但是并没有签订任何的合同。虽然日本从19世纪后半期的明治时代就开始有了电影这个行业,但是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除部分演员外,其他人都没有明确的书面形式的合同。当时业界都喜欢用口头形式与普通演员订立合同,以此代替正式的合同文件。这与现如今在“开黑店的”企业里打工一样,处于弱势的一方无论在薪资待遇方面还是劳动条件方面,想抗争都十分艰难。

2017_0407_03_04.jpg

日本的演艺界是在二战后接触到美国电影界之后,才开始逐渐了解到合同的重要性。律师作为代理人,在制作公司和艺人之间进行协调,最终制作出多达数十页的合同,其中详尽细致地规定了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方如有违约,要支付高额赔偿。笔者在担任娱乐记者期间,曾经与演艺经纪公司的负责人交流过,他表示这种做法在日本行不通。因为日美两国演艺界的情况并不相同。我曾经目睹过这样的一件事情。在一个新节目制作组的桌子上,摆着几十张演艺经纪公司的经理名片,每一位都是来拜托节目组多关照自家艺人、变相宣传自家艺人的,但实际上制作人看都没看就把这些名片直接扔进了垃圾箱。第二天,这些名片也从垃圾箱里消失了。的确,日本的演艺经纪公司会花重金推销那些他们认为有希望红起来的艺人,然而,一旦遇到红起来之后就申请解约、自立门户的艺人,经纪公司就会有苦难言、陷入深深的困境当中。

如今的演艺经纪公司虽然拥有为数众多的艺人,但实际情形却跟出版行业十分相似。仅凭作者和内容作担保,编辑就敢预测第一版印几千、几万册的时代已经结束,如今从业者的心态都像等待彩票中奖一样。演艺界也是如此,目前正处于一个充满未知的时代,无法预测什么样的才艺能够引爆人气。专家的看法已经派不上用场。虽然清水今后的发展同样不可预测,但是为了演艺界不再被称为“黑心企业”,今后艺人和所属的演艺经纪公司也应该在双方认可的基础上签署清晰明确的书面合同。如果被拍摄成人影像(AV)的公司相中的明星控诉公司强迫其拍摄性爱相关的影像,而公司予以反驳的话,这就上升为人权问题了。这也同样是由于在被星探发掘之初没有签署明确的合同,或因合同对工作内容的解释措辞多义而造成的。

在当今尊重人权的社会背景下,不能抛开合同来解决问题。靠约定俗成的规矩和口头约定办事已经是过去时了。在听到有人抱怨说自己遭到了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务必要问清楚,当初合同上是怎样的约定。

文/ 朝田富次   照片/ 客观日本编辑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