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上)

日本社会 · 经济百科 2011年11月23日

1964年是日本人对国际社会有了清晰认识的一年。

在1月份的国会上,池田勇人首相说:“目前,我们正面临着成为IMF8条国(有义务履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定第8条规定的国家)以及正式加入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转变,这就意味着我国终于迎来了向开放体制过渡的“严峻局面”。为了确保我国经济适应这样新的国际环境并能够稳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谋求长期的国际收支平衡。”

同年4月,日本同意不对汇率加以限制,成为IMF的8条国,并加入了OECD。同时,接受IMF的劝告,决定加入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11条国,这意味着不得以国际收支为理由对进口加以限制。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日本具备了成为发达国家的条件,进入了真正的开放经济时代。在这值得纪念的年份之初,池田勇人首相使用“严峻局面”一词是有理由的。

实际上,成为IMF8条国后,通过经济发展、增加贸易、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等,确立了与其他成员国更加紧密的协调体制;但是加入GATT,必须履行进口自由化的义务。这样的举措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影响,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增加出口。

截止1964年,日本的贸易收支一直处于赤字状态。伴随经济复兴,内需扩大,特别是进入1960年代后,在国民中兴起空前的消费和娱乐热潮,1961年的贸易收支出现战后最大的赤字,达到5,670亿日元。随之,政府实行了货币紧缩政策,1962年,这一现象有所改善,赤字额下降为2,593亿日元。然而,到了放松金融政策,增加进口的1963年,赤字额又陡增到4,552亿日元。赤字转为盈余是在1965年(1,018亿日元)和1966年(913亿日元),之后直到1980年,数字一直在上下波动,从1981年以后到现在,才转变为持续贸易顺差的局面。

1964年11月,池田勇人首相因病辞职。被指名为后继首相的佐藤荣作指出:“我国除了要以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关税总体下调谈判为主,灵活运用国际协议,努力扩大贸易”。还要努力和发达国家进行协调,废除歧视性的对日进口限制,这样才能符合经济成长的安定旋律。1968年,日本GNP(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西德,名列世界第二位。

相关阅读